倪 刚
[考点扫描]
一、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环境污染、环境破坏两大类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环境问题的全球性与地方性分布特点
三、环境问题的本质与产生的主要原因;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发展问题的相互关系
四、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
五、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途径;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基本途径及采取的措施
[知识构建]
[主要考点精析]
一、透析下页右边“人类社会与环境相关模式图”
1.内、外圆及内外圆之间区域空间含义。内圆表示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外圆表示人类社会与其环境所构成的人地系统;内外圆之间区域表示人类社会周围的地理环境。
2.箭头所示的含义。箭头①、②表示人类社会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③、④表示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所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其中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种类型;⑤、⑥表示人类活动对环境施加了影响;⑦、⑧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
人类如果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地利用资源或者排放的废弃物在环境的自净能力之内,(如箭头⑤)则环境造福人类,(如箭头⑦)构成良性循环,即可持续发展;人类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即生态破坏)或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即环境污染)(如箭头⑥)则环境报复人类,(如箭头⑧)形成恶性循环,产生环境问题。
二、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对策及本质
三、环境问题地区差异
各地区由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政策的不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不同。
1.城市与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对比:
区域性环境问题可发展成全球性环境问题。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加强国际合作,以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五、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结构示意图
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
1.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内涵: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复合系统。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率、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3.原则:
七、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
在可持续发展整体系统中,人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观念,实行循环经济,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如清洁生产、文明消费、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的核心任务。具体的实施途径有:
1.控制人口增长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搞好国土整治工作。
2.发展循环经济。在传统经济中,人们把资源、能源从自然环境中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将产生的污染物和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资源利用率低,废弃物排放量大,加大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其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
在循环经济中,人们建立了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即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变废为宝,化害为利。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有效提高,废弃物的排放量减少,减轻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其物质和能量开展了循环和综合利用。
循环经济的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原则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物质和能源流量;再利用原则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长度;资源化原则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
3.实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用整体预防性的环境策略,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可能的危害的生产。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节约了原料与能源,尽可能地减少使用有毒、有害原料,并在废弃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减少其排放数量,降低其毒性;对产品而言,则是从生命周期分析,使得从原料的取得到产品消费后最终处置过程中,尽可能地将对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实现清洁生产必须采用新技术,同时还要改革工艺和企业的管理方式。
评估产品对环境影响的传统方式是把焦点放在产品的末端处理上,即产品在使用后成为废弃物时对环境的影响。清洁生产则从原料的开采、产品生产至废弃物的处理全过程来评价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4.公众参与。公众参与不同于一般活动的参与,它不仅仅包括积极参与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并承担相应的义务,更重要的是人们必须改变自身态度与行为习惯。
5.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环境标志表明该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符合特定环保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的特点。
八、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巩固训练]
一、单选题
读有边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例中序号①②③所反映的环境问题依次是()
A.土地荒漠化、酸雨、森林锐减
B.酸雨、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
C.土地荒漠化、森林锐减、酸雨
D.森林锐减、酸雨、土地荒漠化
2下列污染物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是()
A.工业排放废气
B.家庭炉灶排放废气
C.汽车排放废气
D.建筑工地扬尘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3~5题。
3.“黑风暴”现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A.植被遭到破坏
B.地下水位下降
C.降水异常减少
D.“温室效应”加剧
4.“黑风暴”现象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A.地域性
B.整体性
C.地带性
D.非地带性
5.“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A.要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B.要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
C.要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D.要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右图是某种自然资源(阴影部分)的全球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
6.该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
A.盆地和湖泊周围
B.沿海与大陆架上
C.大陆边缘与岛屿
D.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
7.该自然资源是()
A.天然气
B.石油
C.冰川
D.煤炭
8近几十年来,该自然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
B.大气臭氧层变薄
C.人们的需求量增加
D.火山、地震频繁发生
发展绿色食品,进行清洁生产,避免在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污染,
这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据此完成9~10题。
9.目前,绿色食品的市场份额较低,主要原因可能是()
A.绿色食品成本高、售价高
B.绿色食品营养含量比一般农产品低
C.人们对绿色食品认识不足
D.绿色食品生产要求高,产量低
10.实施清洁生产后,工厂()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
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下图为甜菜制糖废水的末端处理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该流程()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种效益的和谐统一
C.提高了糖的产量和质量
D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提高
12.应用新流程后在该厂附近最适合布局()
A.罐头厂
B.啤酒厂
C.造纸厂
D.养猪厂
13.右图为人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发展示意图,数码①②③④表示的含义依次是()
A.①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②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B.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②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③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C.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②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④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D.①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②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③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④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物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项流动的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回答14~15题。
14.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可能产生下列哪种生产方式()
A.全球化生产
B.信息化生产
C.积聚生产
D.清洁生产
15.下列不符合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行为是()
A.政府制定相关法规,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督管理
B.城市大量建设垃圾发电厂,化害为利
C.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物
D.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减少浪费
读右边我国某乡农业产业结构规划图,完成16~18题。
16.该乡可能位于()
A.江汉平原
B.松嫩平原
C.宁夏平原
D.成都平原
17.该乡农业产业结构规划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地域性原则
18.该乡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
A.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B.推动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
C.促进乡村城市化的整体发展
D.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读右边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地球上某种资源分布,箭头表示洋流。根据图中提供信息,回答19~20题。
19.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资源是()
A.石油、天然气
B.煤矿
C.雨林
D.草场资源
20.若人类不合理利用这种资源,将可能会出现
A.能源供应紧张
B.酸雨现象更加严重
C.喜马拉雅山的雪线上升
D.臭氧层空洞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西藏的产业结构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似,也就是“三二一”的结构,“三”最大。在西藏,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和畜牧业;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和建筑业;现代商业、旅游、文化娱乐等第三产业占GDP的50%以上。从本世纪初开始,西藏第三产业发展非常迅速,现代商业、旅游、邮电、餐饮服务、文化娱乐、IT业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已成为西藏第一大产业。
发展以旅游业为支柱的第三产业,符合西藏的可持续发展。试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2.D 3.A 4.B 5.D 6.D 7.C 8.A 9.D 10.D 11.B 12.D 13.B 14.D 15.B 16.B 17.C 18.D 19.C 20.C
二、材料分析题
21.第三产业对资源的需求量和环境的影响不大,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可促进经济的整体发展,进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吸纳大量劳动力,增加藏民的收入,保护藏民的文化,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