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竹
【摘 要】“东施效颦”是用来比喻生硬模仿,效果适得其反这一做法的成语。本文从“东施效颦”的含义入手,结合现实分析了新时代下“东施效颦”的特征和社会意义,并强调辩证地认识“东施效颦”,批判地继承外来文化的观点。
【关键词】中西文化;辨证;模仿;自身特色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70(2009)6-0048-01
一、 对“东施效颦”的本源理解
《庄子·天运》记载:传说春秋时期,越国有一美女西施因病经常捂着胸口皱着眉头,旁人看了觉得这个病态的姿势非常美。邻居丑女(后人叫她“东施”)看见了,也模仿起来,但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夸奖,因为这样一来她反而更加丑陋不堪。这个典故就被说成是“东施效颦”。唐朝王维的诗文“西施”:“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稀。”清朝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回:“若真有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且更是可厌。”这些古典文学作品中都运用了这个典故,因而使其更加广为流传。
西施和东施,做的都是皱眉的动作,为什么两者之间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我想问题就出在“效”字身上。所谓“效”即仿照,主动效仿的人是东施,仿照的对象则是西施。西施的美丽是一种独特的、有着鲜明特点的成功,而东施却不能透过西施容貌的表象挖掘出其本质美之所在,也忽视了自身条件所存在的缺陷,仅仅是一味地加以模仿,在盲目中失去自我,必然会找不到真正的答案而留做千古笑柄,贻笑大方。
二、当今社会之“东施效颦”翻版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快速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生活压力使得很多人渐渐地失去了自我,类似“东施”的痕迹仍然残留,不顾本身条件而一味模仿,以致效果很坏的大有人在。比如,内地一些通俗歌唱演员,在演出中一味地嗲声嗲气地学说、学唱国外歌手某个音调,效仿某个“招牌动作”,而不是学习他们的发声方法、演唱技巧……这些做法也许可能取得暂时“成功”,或者博得人们一时的“喝彩”,但终究无异于饮鸩止渴,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改革开发以来,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中西方的文化也在不断地交流和融合,比较典型的是现在各种节日多了,尤其是许多“洋节日”开始进入到国人的生活中。4月1日愚人节,这个来自西方的节日在中国似乎变得越来越寻常,人们整人的花招也一年比一年古怪,“愚人节”玩笑演成恶作剧的恶果屡见不鲜。其实西方人眼中的愚人节似乎只开些小玩笑,人们也只不过把它当作可以随意开玩笑的轻松日子,也并不像国人想象的那么受人重视,与国人的大动干戈比起来,就显得有点“小巫见大巫”了。有些人为何如此钟情西洋节日,甚至为过节不惜扭曲其本来的意义?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很多的文化值得我们学习。西方人有其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与中华文化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而我们在学习西方文化的时候,要学会懂得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果盲目地学习就容易犯“东施效颦”一样的错误。
三、辨证看待“东施效颦”——批判地继承
东施之丑不在于自身的长相难看,而在于盲目模仿别人,丧失自我,以至于事与愿违。东施之所以要模仿西施,是因为深知自己的丑陋,就她有自知之明这点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其次,东施在自知丑陋后,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努力试图改变自己的形象,这也是不容易的。但她在追求西施美态的过程中要注意讲究方法,不能单单只是从形式上去模仿,而是要理解其美的内容,并结合自身情况,为我所用,这样就脱离了一味地“效”,取而代之为“学”,以达到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自我完善。
其实,人都是有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人都是有自己特点的,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每个人在实现人生价值或追求更高目标时,一定要保持自我,倘若放弃自我,东施效颦般地模仿,只会迷失在茫茫人海中,找不到前进的方向。纵观历史,但凡志士仁人,有哪一个不是在坚持自我而不断完善。李白的洒脱不羁,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再到邓小平的“一国两制”……这些伟人身上无一不渗透着个人的魅力。毛泽东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取俄国革命和辛亥革命的有益经验和教训,没有照搬俄国革命首先夺取城市的经验,而是根据中国革命的历史现状,创造性地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等著名论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种精神我们应该深刻学习。
我们今天进行现代化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在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时,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仿本身没有错,我们应该大胆提倡,关键是要学会辨证地模仿,批判地继承,吸取长处,克服不足。我想,这才是当下“东施效颦”新的社会含义之所在。
总之,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要自强,不论是我们个人还是国家,在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国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创新,使现代化建设事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