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秋
【摘 要】许多汉语政治词语承载着浓厚的中国特色信息,由于中英文化的差异,译者在翻译这些词语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着重探讨汉语政治词语翻译中的困难和译者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素质。
【关键词】政治词语;素质
【中图分类号】 H315.9【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09)6-0002-02
政治词语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对外宣传工作的效果。然而,当我们用英语去描述那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词语时,往往会发现从汉英词典中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对应的表达方式。因为中国与英语国家在历史文化背景、政治经济体制、社会意识形态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就要求翻译工作者从提高自身的素质方面出发,努力创造出既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英语特点,并能让英语国家人们读懂和理解的英语表达法。
一、政治词语翻译中译者所面临的难题
1.词汇空缺
英汉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文化环境,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也就存在着差异。英汉民族在发展过程中诸多的差异导致了语言上的差异,并突出表现在词汇层上。词汇承载了大量的民族文化的积淀,在成功的交际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英汉语言都有各自的一些特有文化现象专用名词,这些特有文化现象专用名词在其他语言里很难找到相应的对等词或契合词,这种现象往往被称之为“词汇空缺”。语言之间这种词汇空缺是一种自然现象,表现为形式与内容的空缺。词汇空缺可以分布在词汇的各个方面上。在汉语政治词语中,比如:臭老九、三八红旗手、三个代表、文明礼貌月等等。这类词语的英译难度很大,因为在英语中无法找到相应的对等词,译者的工作完全是全新的和创造性的。因此,在汉英翻译和跨文化交际时,译者必须设法处理这种由于文化差异产生的词汇空缺问题,才能达到语言转换及文化交流的目的。
2.词义冲突
汉语政治词语英译中的另一难题是词义冲突。词义冲突指原语词语所载的文化信息,与译语的对应词语所载的文化信息是互相矛盾的。如“自由主义”在英语中的对应词语是liberalism,但两者的涵义却相差迥异;在汉语中“自由主义”是指“革命队伍中的一种错误的思想作风,主要表现是缺乏原则性,无组织、无纪律,强调个人利益等等。”但在西方文化中,liberalism 是指“一种强调个人活动和发展完全自由,主张社会和政治机构逐步改良的政治思想。”显然自由主义在汉语中是个贬义词,但在英语中却具有明显的褒义。又如,汉语的“宣传”和英语的propaganda。据《现代汉语词典》,宣传的意思是“对群众说明讲解,使群众相信并跟着行动”,并无贬义。在汉英词典里查这个词时的第一个解释就是propaganda。可是在交际中使用propaganda来翻译“宣传”时,常常看到外国人脸上流露出一种疑惑不解的表情。原来英语propaganda可知一般意义上的宣传,但是实际上多用于贬义,带有“撒谎、欺骗”等文化涵义。
二、译者应具备的素质
1.译者要有很高的政治素养
首先,要求译者必须善于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研究和深入理解原文内容,还要有实事求是和辩证思维的思想方法,正确地处理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例如,谈到海岸关系时常常使用“和平统一”一词,其中“统一”的英文按字面意思应为unification。然而,在对外翻译时应在unification之前加上前缀 re-表示again,也就是说我们的国家要重新统一。这样译是有道理的,因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如今的台湾问题。现在常说的祖国和平统一,实际上是指祖国的重新统一。基于这样的理解,把“和平统一”译成peaceful reunification较为合理,既突出政治观点和立场,又便于读者理解,大大增加了对外宣传的效果。
其次,译者要增强自身的政治责任感和职业责任感。这是能否做到准确翻译的先决条件,也是译者应有的起码译德,因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译者起着桥梁的作用,担负着双重任务,既要理解对方,又要了解自己,中间要跨越多少障碍可想而知。稍有不慎就会带来不良影响。例如,要翻译“五讲四美三热爱”这个信息量大的词语难度不少,曾有人译成five talks, four beauties and three lovers。但这样的译文会让人误解,说英语的本族人可能会理解为“五个讲话”、“四个美人”和“三个情人”,他们会对我们提倡“美人”、“情人”之类的东西感到惊异。
2.译者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语言能力是表达能力的基础,单纯追求翻译的方法和技巧,那翻译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对译者来说,语言的基本功包括外语的功底和母语的功底。
首先,深厚的本国语功底对做好政治词语的翻译是必不可少的。许多人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认为汉语就是自己的母语,凭着自己的底子,应付翻译中的问题应该是绰绰有余了。然而在翻译实践中,常常出现理解上偏误,从而影响了翻译的准确性。由此可见,对汉语的理解能力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英译的质量的好坏。下功夫学好汉语,打好汉语的基础,对政治词语的翻译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做好政治词语的翻译工作,还需要有很强的英语语言能力。一方面要全面掌握英语语法知识,另一方面要有很大的词汇量,两者缺一不可。光有一点语法知识,没有一定的词汇量,这就迫使译者不断地查阅词典,大大降低翻译的速度,也影响翻译的准确性。反之,如果只有大量的英语词汇,而没有较好的英语语法和修辞知识,那么在翻译时,译者尽管理解了汉语原文,却无法组织像样的英语译文,更谈不上地道的英语译文。
3.译者应具有广博的知识面
要准确地翻译政治词语的真实含义,一方面要有语言修养,另一方面要有背景知识。翻译的难就在文化知识的理解与翻译上。一种语言中的纯语言障碍可以较为容易地在另一语言中得到克服。但是,要克服文化上的差异及其在语言上的反映则比较困难。由于文化又关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无所不包。所以译者的知识面应愈宽愈好。
在政治词语翻译中,如果译者没有广范的知识,翻译时就很吃力,译文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比如,“三通”这个词语若是照字面直译为three links的话,估计没有多少外国读者看得懂。“三通”这里指的是大陆与台湾间的通商、通航、通邮,是中国共产党为改变台湾海峡两岸民间往来断绝状况而提出的建议。因此,在翻译该词时应做解释性增译,正确译法应为the link of trade, travel and post。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他们之间的文化差异决定了各语言表达的特性。有时,某词语在原语中栩栩如生,人人能懂,而按字面换成译文语言时,则原味全无,无人能懂。这是由于语言转变违背了译文语言的文化特征。比如在翻译“又红又专”这一词语时,不能简单地译成both red and skillful。因为 red在英文里有“血腥的”、“暴力的”等意思。因此从对外翻译的实际效果出发,可以把它译作both socialist-minded and professionally qualified。由此可见广博的知识面有助于译者在翻译政治词语时,能够正确地了解原文的词义并准确翻译,同时还能够帮助其洞察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以避免由此造成翻译上的尴尬。
4.译者应具备一定的翻译理论和技巧
合格的翻译者必须学习一些别人已经总结出来的翻译理论和各种技巧。这些翻译理论和技巧对翻译实践起着指导作用,可以使译者少走弯路,事半功倍。但是,正如众多翻译家指出的那样,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特别是与理论相结合的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翻译的理论和各种技巧。而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在保证译文是“忠实、通顺”的前提下还需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灵活性,翻译实践没有金科玉律,没有万应灵丹。同样的译文放在不同的语境,对于不同的读者或听众可能就会格格不入。二是创新性,由于有时别人的译文放在对自己所面临的语境不合适,或者对自己面临的是全新的状况,就需要创造性地进行翻译,而不应因循守旧,因陈规陋习束手束脚。
【参考文献】
[1]张键,报刊新词英译纵横[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3]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2003.
[4]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