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家庭与学校的和谐教育

2009-01-22 07:27姚晓红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24期
关键词:挑战道德环境

魏 琨 姚晓红

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络作为传播新媒介,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它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也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应该说网络对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影响是一柄双刃剑,如何利用,这是摆在学校德育工作面前的挑战。

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新挑战

1.网络信息的虚拟开放性带来学生道德等问题

在网络环境中,绚丽多姿的网络世界就像潘多拉的魔盒,在带来巨大社会效能的同时,也对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出严峻挑战。良莠并存的信息对于自制力不高、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初步形成的中学生而言,其影响尤为显著。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隐蔽性等特征,言行不直接受道德和纪律法制的约束,很多学生容易形成自由放荡、言不符实、崇尚虚无的品性,日渐引发青少年道德失范问题。

2.网络信息的多样性挑战传统德育

在网络世界中,人们将摆脱制约人的道德环境,而在超地域的范围内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这意味着,传统道德在信息社会中并不完全适用,但我们又不能为了维护传统道德而拒斥网络世界闯入我们的生活,我们也不能听任网络世界的道德无序状态而导致现实道德失范。这些矛盾均是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

3.网络发展的创新性挑战现有教育模式

网络是创新的产物,其创新的形式,使信息的传输过程变成参与者主动的认知过程。然而,与青少年学生的内在需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某些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这就需要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师自身素质等关键环节上加强自身改革,调整速度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网络环境下实现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和谐

未成年的学生是学校和家庭的中心交叉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和谐统一对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在网络环境下怎样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和谐统一呢?

1.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把未成年人培养成有用之人,是我们老师和家长共同的目标。现在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唯我独尊,由于受网络“砍砍杀杀当英雄”的影响,也想做现实生活中的英雄,欺小凌弱,对这样的学生,老师理所当然要进行批评教育,可有的家长对此不能正确理解,认为老师有偏见,甚至当着孩子的面与老师大吵大闹。这种情况,如何让未成年人认识错误并改正呢?在培养孩子这个总目标上老师和家长应该是一致的。当孩子犯错时,家长应和老师共同努力帮助他认识并改正错误,只有这样才有利他们的健康成长。

2.榜样示范的一致性

从人的生理心理特征看,未成年人模仿力最强,其模仿意愿大都指向老师和父母,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怎样做好孩子的榜样,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习的榜样,通过勤奋刻苦、认真踏实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让孩子意识到老师和父母年纪大、工作忙还这样学习,自己岂有不好好学习的道理。二是做人的榜样,无论何时何地,老师和父母都要言行一致,诚实做人,孝敬父母,与人为善,塑造自身良好的品格。可现实中有的老师和父母却是另一番模样:有的老师上课无故迟到却没有一点歉意的表示,要学生讲卫生而自己却乱丢垃圾;有的家长一有空就上网玩游戏或打牌赌博,不孝敬父母,和邻里同事扯皮打架,还教孩子和同学打架时不要忍让。未成年人可塑性强、模仿性强,面对这样的老师、如此的父母,他们该学什么?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会留下怎样的印记?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3.创建和谐民主关系的一致性

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父母和老师应多关心孩子,创建和谐民主的关系。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少批评多鼓励,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多听取孩子意见,学会必要的让步和道歉。父母和老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他们,才会激起他们积极向上的力量,才会受到他们的尊敬和爱戴。比如,对叛逆性强的网瘾少年,用简单“堵”的方法毫无效果,甚至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株洲市某校一初二学生曾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经常和同学们议论游戏的心得,并写进自己的作文里以示炫耀,对此父母未能与孩子平等沟通,只是严加管束,禁止他上网。五一放假溜出去上网,在网络世界里他找到了天堂般胜利者的欢乐和满足,复课那天,他无法忍受学校的管理,跑到湘江纵身一跃,去他的天堂享受永久的快乐去了。试想,如果老师能从他的作文中发现他的写作潜力,给他注入信心;如果父母不是强势压人,一味地“堵”,而是从关爱角度,疏堵结合,使其从虚幻世界的畅游回到现实的学习上来,这个悲剧或许完全可以避免。可见,创建和谐民主关系的一致性的重要。

总之,网络这一当代科学智慧的结晶,如果驾驭得当,就会成为人类借以翱翔的翅膀;如果放任失控就可能变成洪水猛兽,成为沼泽和黑洞。学校德育工作一定要抓住机遇,与家庭携手联动,净化网络空间。愿网络环境中的未成年人,乘着家庭与学校和谐教育的翅膀展翅奋飞!

猜你喜欢
挑战道德环境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环境清洁工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叽咕乐挑战
漫观环境
道德
第52Q 迈向新挑战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