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楠
相信很多人听过陶行知先生的《糊涂的先生》一诗: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学堂成了害人坑,你的墨水笔下有冤魂!你说瓦特庸,你说牛顿笨,你说像个鸡蛋坏了的爱迪生。若信你的话,哪儿来火轮?哪儿来电灯?哪儿来的微积分?
这首诗是陶行知先生对教师的警示。诗中深刻的内涵,与今天倡导的新课程改革思想不谋而合。新课程理论指出,教师应该树立的学生观是: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教师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充满信心。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群体,这就意味着学生的心智表现还不成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学生的心智能力表现具有阶段性、差异性,所以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现时的表现而过早地下结论,否则就是现代版的“糊涂先生”。
然而现实中某些教师依然处于“糊涂先生”的状态。集中表现为:教师自身职业修养缺失,不尊重学生;教师对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理论认识不够,没有严格遵循教育规律等。以下所举事例可窥一斑。
事例一:放学后,两个一年级的学生被叫到办公室,“看看你们的作业,太不象话了,错了这么多。”“认真”的数学老师一边抖着学生的作业本,一边声色俱厉地说道。男孩因为胆小已经吓得哭了起来,另一个女孩则不好意思地笑笑,老师更生气了,对着女孩说:“还笑,你脸皮真厚,人家男孩都比你知道害臊!你……”
事例二:师范学校的学生到中小学实习时,几乎总要听到一些教师传授类似这样的“经验”:“我们曾经也想按照教育学、心理学上所讲的那样,对学生耐心、热情、尊重,然而一接触现实,根本就没用!你看某某班老师对学生那么耐心,结果呢,学生根本不怕她,有时侯课都讲不下去。所以,你们一开始就不能对学生太和善,否则根本‘镇不住他们。”
每当听到学生向我转述这些所谓经验并表达他们的疑惑时,我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悲哀,难道真是我们的中小学生不愿意接受教师充满关爱、循循善诱的教育吗?毋庸置疑,答案是否定的。
陶行知先生一生推行平民教育、有教无类的教育观。他批评传统学校中教师与学生好像“是两个阶级,在两个世界里活着”,师生之间有一层隔阂,思想得不到交流,精神不能贯通,教育也就难以发生作用,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所以陶行知先生要求教师“变个小孩子”,才能懂得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才能去有效地教育孩子。否则,就会摧残孩子,扼杀人才之幼苗。
然而,孩子们从一入学开始就接受教师“严格”的教育,久而久之,他们已“习惯”了训斥、讽刺、责罚的教育方式。当有教师对他们施以关爱、尊重的教育时,他们反而迷惘且不适应了。儿童心理学表明,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年龄的特点,经验的局限,认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都较差,且儿童天性活泼好动,因此在平时的学习和活动中就可能表现出上课不认真,学习困难,道德行为上的反复等现象发生,对于这些,教师应该给予宽容、理解与帮助。要相信儿童的力量,相信儿童的可塑性。陶行知先生认为,严格要求是必要的,但不是盲目压制。否则就如陶行知先生所描述的糊涂先生那样: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新课程理论中特别强调,教育的任务应该是发展儿童的潜能,培养个性。毫无疑问,这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树立典范,以自己的人格素养感染学生。可是,当教师在不经意间用言行挫伤儿童的心灵时,我们是否反思过对儿童性格成长造成的影响或伤害。小学特级语文教师斯霞,在总结自己多年从教经验时说,为人师者,特别是小学教师,被儿童看作是智慧的化身,言行的典范,应时时注意,否则,稍有不慎就会在幼小的心灵留下这样那样的错觉,所以,学校无小事,教师无小节。
然而,由于现实中教师错误的学生观,不仅没能细心呵护、发展儿童的学习热情和良好情感,反而使儿童变得怕学、厌学。有的教师用斥责、讽刺、挖苦的语言,甚至体罚的方式使儿童过早体验到了压力和痛苦,儿童是带着求知的欲望、强烈的好奇心来到学校的,可是现实却无情地熄灭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小学生的求学之路才开始,当我们放眼他们的未来,怎能不感到责任的重大呢?
让我们谨记陶行知先生的教诲,相信学生的潜能,永远不做糊涂的先生!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高等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