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红
充分了解教育对象的认知水平、年龄特征、知识结构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保障。因此,在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对学前儿童进行深入、全面地了解,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对话氛围,
让儿童充分地展示自己
教育的职能之一就是要通过一切教育活动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发现自己身上的火花,从而激发其兴趣,树立其信心,充分地展示自己。这既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对儿童充分地了解,就必须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对话氛围,让儿童感受到新环境是轻松的,教师是可亲近的。通过平等的对话,激发儿童表达的欲望,从而了解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在对话中观察儿童的注意力、行为习惯等。
设计贴近儿童生活的、多元化主题,
让儿童有话可说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每一个人都潜藏着八种智能。人在智力上没有好坏之分,只是智能类型之间的组合不同而已。通过设计贴近儿童生活的、多元化主题,让儿童言之有物,可以多维度了解儿童。比如设计:“你看见过树,能说出几种树的名称吗?”“你看见过鱼,能说出几种鱼的名称吗。”儿童能说几个就说几个。这些都是儿童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有的甚至品尝过的,因此有话可说。儿童的这些经验可以在与家长、教师、他人的交流中获得,也可以通过电视、书籍获得。教师根据儿童的回答了解儿童生活教育状况。
另外,还可以通过在黑板上画个圈,让儿童想象:象什么?评价儿童的想象力;通过特长展示激发儿童表演的热情,挖掘儿童的潜能;通过儿童阅读相关的材料了解儿童的识字量。这些都是从不同侧面来了解儿童认知水平、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等。
由表及里,感悟教育
与儿童交流后,我发现儿童都吃过鱼,但是他们对吃过的鱼的名字大都说不出来。只是说一些电视上,卡片上见过的色彩鲜艳的鱼。比如金鱼、娃娃鱼、热带鱼等。经常吃的鲫鱼、鲤鱼、鲶鱼到成了稀有鱼类了。陶行知老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与学前教育中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
识字是学好各学科的第一关,儿童只有多识字、多读书,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才能提高。在全国著名早期识读专家刘振平高级讲师的指导下,笔者设计了科学的测评试卷与结果统计办法,发现51名儿童中,最高的识字量是1770字,最低是80字,其中识字量达到700字以上的是25人,700字到400字有9人,400字到200字的有10人,200以下是7人。平均的识字量是729.7个字。
学前儿童接受了家庭早期教育,幼儿园学前教育,再加上儿童在生活中获得的直接经验。每一位儿童走进校门时,都不是一张“白纸”,因此教育不能从“0”开始。
通过调查引发的几点思考
思考一:农场地处偏远,人口数量少,学前儿童的平均识字量能够达到这种程度,说明部分家长具有教育意识。从掌握1770字的宫瑞鹏和掌握1710字的毕文耀来看,其父母文化程度是高中以上学历。家长有一定的文化积累,平时关注孩子的早期教育,经常地教读孩子。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幼儿园的体制改革。前几年农场把幼儿教育推向了市场,出现多家个体幼儿园,那么要想生存下来,办园必须有特色,有创新。它们都在寻找自己的出路,其中“小天使”幼儿园的孩子在这次调查中脱颖而出,该园送来的17名孩子中达到或超出1000字识字量有13人。通过调查,该园学前教育早在三年前就引用了刘振平专家提出的“让每一个六岁儿童都能阅读”的教育理念,在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同时,把识读教学作为办园的一个特色。所以平均识字量达到729.7个字。幼儿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通过几年的实践调查,以及对幼小衔接的研究,笔者认为幼儿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基础。要引起教育部门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与此同时,笔者看到同一年龄段儿童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为什么同一班级的学生总是有差异呢?而且差异还不小呢?主要原因就是家长的素质与教育观念问题,孩子出生后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同,就使孩子站在了不同的起跑线上。下面是对51名学生家长文化程度的调查:
这些儿童的父母大多出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他们接受的是全民普及教育。通过调查,母亲是小学、初中毕业的占了71.74%,父亲占了78.43%,这是找到了学前教育差异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家长的文化素质有待于提高,教育意识有待于加强。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应当把学习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即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
思考二:早在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的,今后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苏联著名儿童教育家维果茨基的研究证明:小学生的学习负荷量过重或不足,都会影响儿童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智能的培养。他认为:“只有那种走在发展前面的教育才是良好的教学。”回顾曾经的教育现象,我们没有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详实地分析与调查,直接收到班级内进行整齐划一的教学,导致部分学生每天做重复工作。这样都违背了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教育理论,出现了学习负担过重或不足的现象。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呢?
幼儿识字是减轻小学生负担重的策略之一。实践证明:小学生学前不识字,识字的起步晚,识字的数量少,是造成小学生负担重的重要原因之一。众所周知,识字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着各科的学习效率,也关系着儿童智能和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培养。大量的实验证明:只要方法正确,两三岁的小孩一天学认一两个字,四、五岁的小孩一天学几个字,是很容易的。我们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了学前儿童快速识字的教学实验。证明身体和心智正常的五、六岁儿童,都能在一个半月左右时间里认知汉字1000—1200个。阅读低幼读物的认读率,均能达到92%以上。这样到了小学的时候,已经开始具有阅读低幼读物或一般读物的能力。对于学好语文和学好各学科,及至整个义务教育,都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不少幼儿园或学前班已经做了这一点。
分层教学也是减轻学生负担重的策略之一,并且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是拥有不同认知结构的学生,他们对知识的领悟理解和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很多实践者发现,分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对策。
中国教育报在2009年6月30日刊登的,关于分层教学的专版内容给了笔者很大的启示。分层教学不同于快慢班。可以有三种形式:选修、活动、跑班。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数学、语文、英语学生易出现分化现象,而其他学科,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能达到合格水平。所以在这三个学科中实施“分层跑班”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是“分层不分班”。所谓“分层”是学科教学分层,“不分班”是学生隶属的行政班级不变。一个学生的数学可能在A层次的课堂上,而语文可能在B层次的课堂上(学生进步了可以调整到相应层次的班中)。但他所在的班级不变。除了数学、语文、英语学科上课时到自己对应层次的教室接受教育外,其他学科的教学及各项活动均在行政班内进行。这种在班级授课中开展“跑班”形式的分层教学,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给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从而减轻学生学习过重或不足的负担。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建三江分局二道河农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