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 叶
喜欢一个人、一幅画、一本书、一出戏的时候,我们真正喜欢的,往往不是那些东西本身,而是从中看到的自己。人是一种自恋的动物,总爱在其他事物上寻找适合自己的镜子。话剧《情人》就是这样一面哈哈镜、一个万花筒,照着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你,也映射出多重的叠影、扭曲的脸孔。
该剧是英国戏剧怪才哈罗德?品特的一部短小精悍的力作,不见得十分经典,却给人印象深刻。巧妙得近乎离奇的构思足以让人琢磨许久、唏嘘不已。
一对结婚10年的夫妻,周而复始地过着相敬如宾的生活。他们为彼此保守着一个秘密——一个关于情人的秘密。妻子每天趁丈夫上班,在家里幽会情人。丈夫归家后,两人就各自偷情之事谈笑风生,甚至不断探听对方的“情人”, 想知道他或她究竟与自己有何不同。就这样,绅士君子的丈夫、端庄贤淑的妻子以及他们的情人,共同分享着幸福的生活。
这一切,看上去是那么不可思议地和谐与安宁。
在丈夫面前,女人高贵冰冷;在情人面前,女人火辣奔放,欢快雀跃地扮演着妻子与情人、冰与火的角色。男人似也一样,无论是衣冠楚楚的丈夫还是流氓痞气的情人,同样游刃有余。
然而,某天,这种微妙的平衡被打破了。情人向妻子提出分手,丈夫也腻烦了装模作样。但妻子却不想停止,因为这是一场游戏,他们两个人玩的角色扮演游戏。最后,纠缠的关系还是没有结束,一切似乎都将重新开始往复……
《情人》用简单的言语道出了人类非一般的关系。从这样一对“幸福”的夫妻着手,剧作描绘出一个人身上共存的双重性。理查德以丈夫/情人的身份交替出现;萨拉也是以妻子/情人的身份交替出现。他们时而放纵,时而又受理智约束,一如“理智与情感”、“红玫瑰与白玫瑰”,永远相生相克。以上对《情人》该是一种普遍的解读。
也许有人直到看完全剧依然是一头雾水。剧中,许多环境是既存在又仿佛不存在,事件是既发生又仿佛未发生,影影绰绰、似是而非的。我敢说,即使你去现场看了戏,还是无法断然地分辨清楚。不过休皱眉、莫惆怅,若是讲得清、看得明,这个戏便失了味道,没了嚼头。
导演周可深谙此理,她没有将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强加于人,而是给观众更多想象的可能。剧中的台词照本宣科,导演的更多努力是在舞台呈现。她似是把品特的文本做了一个精美的包装,吸引大家看下去。她做到了。
与以往演出版本不同,此次舞蹈和面具傀儡等元素的加入让这出原本“静默”的戏有了动感,显得妖艳而性感。两个戴着面具的舞者加入其中,让他(她)们成为夫妻的影子,在现实和幻像间交替出现。
舞美设计是该剧的一大亮点,整个舞台以一个巨大的水池形态呈现。主创原本是想通过“剧中人、物在水中与倒影相伴,从而体现品特关于双重性的描述”,后来由于场地限制,水池太浅,没能达到预想效果。但“水”依旧是一个重要的意象,能让整出戏“湿漉漉”的,令人感到从外而内的湿冷。剧中人每一次移动荡漾起的水波,如同澎湃的心潮泛起的层层涟漪,又如心头“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
然而,这水是一滩死水,只会越来越浑浊,最后青苔滋生,跌倒是偶然,也是必然。
这个版本的《情人》延承了品特作品雾里看花的美,还添加了几分现下时兴的悬疑推理劲儿,值得玩味的看点颇多。然而好看是好看了,却没了重点。周可也说,自己下了太多的佐料。
《情人》是品特在上世纪60年代创作的作品,现在来看,有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体现在——以往的前卫幻想,到如今皆成真实写照。当荒诞逼近真实,我们都不得不直面真实的荒诞。原本狭小整洁的道德系统,现在已经不堪一击。结论是,当两人的坚守变成四人的游戏,是游戏了人生,还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