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萍萍
摘要:石油资源产业集约化发展是摆脱行业亏损的关键所在。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石油资源产业集约型发展的迫切性,从行业改革、企业制度改革、自主创新、循环经济以及集群化发展等角度提出改革建议。
关键词:石油产业;集约化;路径
2008年以来,国际油价波动幅度过大,国内石油企业饱受油价“过山车”之苦,国内炼油企业普遍严重亏损。有鉴于此,国务院组织制定了石化产业振兴规划,规划中提出对中石油、中石化2008年度炼油亏损给予财政性补贴的问题。然而,亏损补贴是临时性的,消费者不可能长期为垄断企业的亏损买单。从长期来看,关键是要转变石油行业的增长方式,降低炼油成本,真正实现企业的集约化可持续发展。
一、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内涵
产业发展可以是以单纯增加要素投入求得产出数量增加的粗放型,也可以是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劳动效率的提高实现增加产出的集约型。在粗放型发展方式下,产业扩张走的是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的道路,产业内的企业间缺乏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往往是“大而全”、“小而全”,产业生产力组织水平低下,往往是高投入、低产出,资源极度浪费。在集约型发展方式下,产业的发展依靠的是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依靠的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依靠的是产业生产力的合理组织与配置。因此,产业集约化发展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我国石油资源产业集约型发展的迫切性
与国际石油先进水平的现代标准相比,我国石油产业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技术进步对石油经济发展的贡献还较低,石油冶炼技术60%来自国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很少,缺乏原创性成果,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还停留在模仿阶段,并未实现实质性创新。究其原因除了有垄断行业的体制性障碍外,还因国家对石油科技、教育和R&D投入偏少,导致石油员工素质无法适应现代石油产业的发展,而且由于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和信任,对国内石油科技成果转化不够重视,导致不少成果闲置,转化率偏低。石油行业的大规模亏损也影响了技术创新投入的后劲。
第二,石油经济效益仍然偏低,主要表现为“四低两高”:石油吨油利润低;资本生产率低;边际资本产出比低;劳动生产率低;物耗比重高;能耗比重高。
第三,石油资源利用率及配置效率还较低。主要表现在:一是石油产业规模小而且较为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很多低渗透油田因为品质问题,开采成本过大,成为“烫手的山芋”,无法进行大规模商业开采,产出率很低,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与技术配置失衡、结构层次低。石油产业链中,原油产量和原油加工量之间的比例不协调,在石油生产中,产业链越向下游发展,产品附加值越高,而我国的石油产量却更集中于上游产品。三是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严重,缺乏特色,企业生产集中度低。基于对区域权益的追逐,防止本区域利益流失,各区域均力求在区域内部延伸产业链,这是导致产业同构的根源。
第四,石油经济运行质量也较低。表现在石油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受制于投资拉动的影响,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差,难以承受国际、国内经济波动影响而反复波动,且频率高、周期短、波幅大,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下更为明显。
三、我国石油资源产业集约型发展路径
能源是一国经济命脉,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石油竞争力强弱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一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因此,我们必须要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石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有效、可持续发展。
(一)深化石油行业改革,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石油市场体系
石油产业集约型发展需要良好的内外部环境,由于石油资源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所以政府对国家石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是必要的。但是,政府应该对自身的职能进行准备定位,并进行职能重构,应逐步淡出直接管理和领导,根据行业发展要求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将政府的政策制定职能与监管职能逐步分开,按照依法监管的原则建立现代监管制度,逐渐淡化行政审批等行政管理职能,在进行经济监管的同时,增强技术、安全、环保等社会监管手段。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包括放松市场准入,逐步放开终端销售市场,鼓励其他资本流入石油行业,尤其是民营资本的进入,形成合理的、有序的竞争格局。完善投融资体制,建立投资风险机制,形成包括外资和民间资本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发展格局。进一步改革石油价格体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改进石油价格形成和调节机制,使价格尽量与国际价格接轨,尽可能由市场决定和指导石油价格导向,创造资源合理流动的市场环境。
(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石油资源产业集约发展的微观基础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目标,也是石油企业改革的目标,是石油企业走集约化发展道路的微观基础。石油企业深化改革,首先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已上市的公司要择机扩大公众股的股权比,逐步改变“一股独大”的状况,增强不同持股者之间的相互制衡;未上市的企业要创造条件通过注入上市公司、重组上市和引进战略投资者等途径实现股权多元化,形成符合石油市场经济规律的产权组织基础。应学习和创新石油经营理念和现代管理模式,继续健全适应市场化、信息化、人本化要求的石油石化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强化基础管理,完善计划管理和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等,不断优化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内部治理的监督机制和决策机制,形成精简、快捷、高效的运行机制,建设持续、有效发展的石油企业,为推进石油资源产业经济集约发展创造组织基础。
(三)以自主创新为主,引进消化为辅,抓住石油资源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关键
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几乎世界上所有产油大国走过的发展道路都证明了这一点。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石油行业为了实现发展模式的集约型转变,必须走技术创新发展经济的道路,要靠新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为驱动力。国家和石油企业应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实施“科技兴油”战略,推进石油教育、科技、产业一体化、“产学研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应调整科技投入结构,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和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加强新产品研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品的更新速度,实现产品性能从一般向优异、附加值从低向高、市场容量从小到大的转化,进而形成独有的拳头产品。强化石油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建设学习型企业,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石油科技和产业员工,为推进石油资源产业经济集约发展提供先进科学的技术装备物质基础和优质的人力资源与人才支撑。针对我国石化产业技术创新瓶颈和关键技术,应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吸纳不同科研领域的研究人员,联合攻关,组织技术合作开发联盟,同时依托科研院所,设立一批专门的工程技术研发基地,从事共性的关键技术研究。打破阻碍科技创新的封闭格局,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以及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中介组织方面的配合,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共建、共享的自主创新体系。以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激励政策,如税收、金融、贸易等方面的一套政策体系,抵扣税优惠。通过适当的产业优惠政策,如设立技术创新风险基金、重点技术装备国产化、建立自主创新示范工程和等做法来鼓励石油产业的技术创新。
(四)走循环经济之路,探索石油产业集约型发展的先进模式
发展循环经济将促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随着国际石化界的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发展受到资源和环境的约束,石油和化学工业转变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已是大势所趋。石油企业应当认真总结“十五”以来石油行业中推进循环经济工作的成功经验,受政府资金支持的试点单位应当将其经验推广到全行业。应利用国家已经将石油行业列入国家循环经济重点行业的契机,认真组织编制好行业循环经济规划,包括行业的目标、任务及拟推广的技术、措施、配套项目,以争取国家支持,推动石油行业循环经济的开展。对于一些经验较为欠缺的民营石油企业,相关部门应为其提供咨询服务,组织指导企业编制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同时组织开展巡回经济支撑技术的筛选工作,发布石油行业循环经济制成技术,为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支撑。最后应督促地方石油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品产业链,提高污染治理力度和资源利用水平。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不能局限于原始资源的深加工转换,而应通过核心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将废弃物转换形成新的产业,使处理负担转化成经济效益。
(五)以集群式发展为动力,加快石油资源产业集约型转变
产业集约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就是产业具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结构效率:即产业内的企业处于规模经济水平,企业之间具有科学的分工协作,产业处于高效运行状态。产业集约化发展需要产业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产业集群模式的出现为石油资源产业集约化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石油产业发展产业集群应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骨干石油化工企业,关停部分小企业,逐步形成炼化一体化、集群化的基本格局。应当按照“大力支持上游、积极介入中游、加快发展下游”的原则,提高油气资源在集聚内加工的数量和深度,大力引进大企业、大集团以及其他社会资本,参与石油石化下游产品的开发利用。应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企业与石油企业联合重组,并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项目。大力发展大型炼油、大乙烯、大芳烃、大化肥、精细化工、高性能合成材料等石油天然气下游产品。集群内部除了发展石油产业,还可以着力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积极向石油装备制造和工程服务领域延伸拓展产业链和产品链,从而形成共生链网,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姚新国,朱颖.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石油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中国矿业,2008(5).
2、曹燕,庞景安.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对策[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8(7).
3、王炜瀚.石油产业链战略环节的演进对我国石油战略的启示[J].国际商务,2008(8).
4、周鑫.河北省石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07(8).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西北油气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