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春霞
作文并不仅仅是写文章的活动,而且是写作个体体验生活、参与实践、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而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主观情感的创造性表述过程,只不过是借助语言这个工具“物化”在载体上罢了。小学生作文有别于作家的文艺创作,也不同于科学工作者的学术著述。说明白些,小学生作文属于“习作”范畴,是学习写作的初级阶段,应该有人“扶”,有人“导”,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期望太高,只要小学生能用自己笔描述见闻、倾吐情感、悟谈感受、展开想像,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就好。为此,本人就新课改环境下的小学作文教学研究问题作些探讨和思考:
一、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1.作文训练随心所欲多,目的性小。本来小学生作文是一种习作性的练笔活动,是学生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而教师对此却定位不准,把小学生作文看成了文学创作,往往随意拔高作文要求,以成人化的作文标准来要求小学生作文。加上多数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中关于作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分段目标认识不清楚,这就必然出现以下几个问题:①方向不明确,任务不具体,在要求上随心所欲;②训练内容随意性大,想写什么就写什么;③训练量不确定,想写多少就写多少;④训练步骤没有安排,先练什么,后练什么心中没有数;⑤训练的方法不研究,不选择,任意出个题目就让学生写。作文教学中的这种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当然引不起学生的写作动机、写作欲望和兴趣。这是学生厌恶作文,逃避作文的重要原因。而学生对作文没兴趣,语文课至少失败了一半。
2.立意指导过分强调“深刻”,中心不够突出。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他们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抽象逻辑思维仍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的成分。他们对具体的东西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容易,对理性的东西分析综合就有较大的困难。但是,语文教师在指导立意时,常常人为地提高标准。每次作文总要求学生的立意要深刻,总希望学生能写出“含金量高”的点睛之笔。如写一件事一定要写出“这件事给你什么有益的启发和教育,写一个人总要表现这个人的高尚品质”等等。在这样的立意标准面前,不少学生感到茫然无措,有的绞尽脑汁也难以挖掘出材料的“深意”。
3.批改笼统抽象多,针对性少。在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批改是最费时间和精力的。可它又是教师与学生个体进行充分交流的极好时机。由于主客观方面的种种原因,部分教师批改作文的评语往往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诸如中心突出、内容具体、结构合理、语言流畅,这样的评语最省时,但也是无效的。每个学生写作过程的状态,写后的感觉都不一样。但不管怎样,都是写后静等教师的反应和评价。在长长的等待过后,才得到教师这个惟一“读者”的一个意见:一个分数,一个“阅”字或一些相似的评语予以应付,这对学生也是一种不公。有时面对有特色的作文,教师甚至自己把握不准优劣,而只有用缺乏感情色彩的模糊评语来敷衍,这更加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笼统而无的放矢的批改意见反映出教师的惰性和作文教学水平的欠缺。
二、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水平的措施
1.创情境,不让真实生活中的“妙事”溜走。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因此,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不过,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单靠日记和每学期的几次习作是难以实现的。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善于抓住契机,善于创设良好的情境,随时练笔是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很好方法。生活中随处可见值得写下来的大事小事,如听到蛙叫鸟鸣,看到可爱的图画,亲身经历的、难忘的事等等。有一次,班级同学的椅垫破了,钻出一根鸡毛,被风一吹飘然而舞,我灵机一动,问学生:“看,这根鸡毛多调皮,我们就用它来个吹鸡毛比赛好吗?”“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可是你们不但要关注比赛的胜负,更要留心观察两队队员的动作、表情、神态或双方拉拉队队员的一些细节,能答应我的要求吗?”后来我们还真的写了一次题为《最难忘的……》的作文,有不少学生写了那次“吹鸡毛比赛”,写得很不错呢!
2.以人为本,努力把教作文与教学生做人统一起来。要尊重学生,真正把写作个体——学生看做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满足学生求知和表达的欲望,引导他们乐学、勤写,促其个性品格健康发展。主要方法有:
(1)参与生活,认识自我。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随笔记下见闻和感受,使他们在认识多彩世界的同时,认识自我;培养他们养成说真话、写真事、抒发真情实感的文风,养成热爱生活,反映生活、勤于动笔的良好写作习惯。当他们认识到习作的个人意义时,兴趣会更浓。
(2)体验角色,超越自我。儿童喜欢或羡慕社会生活中的某些“角色”,就会对他们的工作感兴趣,引导他们扮演这些角色,他们会乐此不疲。如让他们以小记者、小编辑、小摄影师、小主持人的身份,参与调查采访、编辑《手抄报》、办摄影展、主持广播节目,那么他们就会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心理状态、情感和价值观念。这种迁移学习活动,会使学生在认识社会生活的同时,超越自我。
(3)个性阅读,丰富自我。读是吸收,写是表达。作文要个性化,就要呼唤个性化阅读。教师只有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才能实现“厚积而薄发”。个性化阅读强调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作者沟通,让他们在积累语言材料的实践中间接地认识世界,开拓知识视野,积淀文化底蕴,不断丰富自我。书读多了,学生可以从中获得精神享受、艺术熏陶和思路借鉴,下笔作文思如泉涌,美词佳句也会流出笔端,习作也就渐入佳境。
(4)张扬个性,鼓励小学生发展自己的学习风格。风格即人格,是人的个性品格的呈现。美国教育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认为,所有的儿童在他们一生中首先需要的是有人相信他们,支持他们采取好的学习方法,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学习风格。小学生作文尤其如此。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才能使他们写出凸现个性、风格各异的优秀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