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芹
所谓自组织,“指能够从环境吸收能量和信息,以补偿自然增熵失去的有序,无须外部指示便使系统要素产生共同行为,从无组织到有组织,从低级程度到高级程度复杂组织的开放系统。”这种系统动力来自于他对外的开发性和内部的自组织能力。提出“复杂性科学”的法国哲学家——埃德加·莫兰把生命的自组织特征概括为如下公式:“自主的——通过环境——反复进行的——组织活动”。教育和学习作为人构建自身的活动,具有高度的自组织性。笔者根据实践,结合“自组织”的有关理论和原理,对现有阅读教学模式进行了整合,构建一种新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第一阶段:课前预习,尝试自学——自我激活
课前预习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学生语文实践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按“常规要求”(如用圈、点、画、注等作标记法读通课文)预习;进一步理解课文时,围绕“课后习题”尝试自学,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的怀疑。对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与寻找出的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并尝试自主解决,靠自己(问家长、问同学、问书本或网络)仍解决不了的,留待课堂上和老师、同学讨论交流。通过“课前预习”与“尝试自学”达到“自我激活”,营造自组织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作好铺垫。
第二阶段:交流、选择——自我定向
“从自组织理论的角度来说,混沌系统中所有的运动轨线都有各自不同的运动方向,但各个运动轨线之间又存在着干扰、竞争和协同的关系,并都向系统的某一局部空间聚集”。学生在“自我激活”阶段的“自组织学习”中,完成“常规要求”时相互之间的差别往往是不大的,但随着阅读的深入进行,其阅读个性最终会“顽强”地表现出来。如对内容的理解、质疑问题的深度等决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目标统一并引导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上来。它和随后开展的学习活动中的“生成”一起继续推进学生的自组织学习,这就需要有间断的、有效的“自我定向”。这是不断推进学生的自组织学习的保证。
第三阶段:自学、对话——自我挑战
有了自主学习的目标,还要激发学生自主或通过合作学习向着目标“自我挑战”。“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的获取不是单靠教师的传授,而是学习者‘自组织的结果,是学习者在与外部环境交互的过程中完成的。”对话旨在学生自读感悟、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用“对话”的方式自主交流与表达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学生在对话过程中,或理解或认同或疑问或质询,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问题归并,组织交流,学会倾听,共享课堂上生成的语文知识、语文素养和精神力量。在教学过程中,应放手让学生自我否定和自我肯定,通过学生自身不断遭受挫折,不断调整信息反馈,不断获取成功的“自组织学习”行为,使学生自觉保持激奋状态,以积极的非平衡行为不断获得学习上新的平衡。
第四阶段:品赏、展示——自我超越
自组织理论指出:系统的自组织活动是摆脱了来自别的系统指令约束的自主过程,无自主则无自组织。学生的学习具有自反馈的一面,这比来自外界的反馈要重要得多。“自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不仅善于从外来的反馈中获取调整自己行为的信息,而且还会自觉地在接受信息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修复、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形成一条系统内部的信息回路,及时地调控自己的认知和行为。”没有这一过程,学习过程的协同有序则可能是迟缓、盲目、被动而非自主的。通过“品赏与展示”启发学生品出课文的“美”来,获得审美体验,生成语文素养;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课文的感悟、理解,引导学生通过适当的形式(朗读、演讲、练习、表演等)把自己的学习结果呈现出来,并组织评价。让学生在“信息”交流中,获得更准确、更丰富的知识与智慧的体悟,实现阅读的“自我超越”。
第五阶段:反思、整合——自我调适
把反思作为一个教学的环节,旨在让学生和教师通过“反思”更加促进学生的发展。“反思是一种主动思考,是促使学生自组织学习的重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以有效生成。”“反思”对学生而言,是指作为学习主体和立足于“自我”之外,认识、判断自己或同学的学习是否正确、有效的行为。它是学习者理解、巩固知识的有效途径,是优化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关键环节。这是因为“学习最终是学生自我需求、自我处理的过程”,他们必须能意识和体验到自己对知识掌握、学法领悟、能力提高的“来龙去脉”,从而根据自己的“学情”作出改进自己学习的决策。
综上所述,通过“自我调适”阶段的有效反思,又激发学生新的认知,知识与能力的探究又被“自我激活”,经过“自我定向”,进而进行新的“自我挑战”与“自我超越”。学生的“自组织学习”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循环,在不断的循环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