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金凤
1 变语文教学目标为学生的主体需要
笔者曾在学生高二时搞过一个试验,让学生分析、提炼、积累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每个班分成6个组。一个小组负责一册课本和读本的内容。每个小组指定一个组长,负责把本书里的重要课文分配到人。然后收集整理的资料,并加工处理,如修改、装订等。准备工作做好后,班上组织交流。最后教师收齐,装订成册,作为一个学生课题来处置。这样,原来不够重视课本的人,懂得课本的价值;原来感到作文无料可写的人,也大有收获。因而,他们再也不小看课本。高三的时候,还有一些学生在自觉梳理所有课本里的知识材料,他们再也不认为课本无用了。
因此,教者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
2 分解大目标,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导致失败,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自信心对于高三学生更为重要。高三学生考试频繁,情绪波动大,一旦哪门学科有2次考试“滑坡”,马上就自暴自弃。这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善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妨搞一些小的专题性的竞赛,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教师要对高分获得者及时表扬和奖励,因为教师的“表扬和奖励”代表一种“权威”的认可,它能够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
学生学语文,最怕的有作文、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在开始进入诗歌鉴赏复习阶段,笔者采用分解法教学:了解诗歌的常识——鉴赏诗歌的形象——灌输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训练答题步骤——品味诗歌语言——最后,每人上交一篇关于谈诗歌鉴赏技巧的小论文。经过几周的训练,学生觉得“诗歌鉴赏也就这么回事情嘛,没有什么好怕的”。但是,有一个普遍现象值得重视——他们的阅读量有限,他们的鉴赏水平太低,必须强调他们多做练习。否则,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指导他们的实践——准确鉴赏诗歌,这才是真正的难点。但无论怎样,笔者通过做这样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学生排除畏惧心理,这一点仍然是有效的。
3 开放学习——实现课本与生活的对话
“世界即课本。”语文是语言、文学、文化的综合,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特性。语文既要教会学生识字“作文”,更要教会学生明理“做人”,从广义上讲,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本身。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即提出这样的口号:“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主张在做中学,学中做。用生活来解读课本,用“人本”来参悟、补充“文本”,让生活的知识库与学习的知识库交汇、交融,实现课本与生活的对话,从而使语文学习充满生活与生命的气息。只有这样,语言才是活的,课文才是生动的,学习才是愉悦的。
4 依据标准、考纲超越教材
一个科学系统的教学计划,应该依据课程标准超越教材。在教学理念上,经常强调的是紧扣教材,这固然是不错的,但对现行语文教材来说,固守紧扣教材反而会走入误区。因为现行的语文教材本身并没有科学、具体地对应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纲。虽然教材每个学段、单元都有自己的教学重点,但总体而言是粗放而不具体的,分散而不集中的,不易于操作。而高考中的某些具体知识点、能力点的专题系统训练并没有有序地纳入教材体系,如辨析病句、对对联,教材中并没有专门的章节指导学生学习。因此,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超越教材。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4.1 补充语言基础知识与语言运用考点专题内容把高考考点中的字音、字形、近义词辨析、成语熟语使用、辨析病句、压缩语段、扩展语句、仿句、简明连贯得体等内容科学有序地纳入高中3个年段的教学当中,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落实知识点与能力点训练,打好基础,减轻高三复习的负担,真正把备考落实到日常教学当中。
4.2 明晰教材中阅读与写作训练的重点,使之更科学更系统一个阅读文本如果其知识点、能力点与思想性不具备代表性、典型性,便可以重组或取舍。作文训练系统,如果不够科学,教师便可以引进其他写作训练体系,补充完善它。这样依据“两纲”运用教材,可用也可不用,可简也可繁,可以节省一部分教学时间。
4.3 补充适量的内容如适合学生实际、适合高考的时文、古诗文,形成读本,分类编排,引导阅读,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阅读鉴赏方法,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分析鉴赏能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