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
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未来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确定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在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方面,提出了符合国家战略和群众需求、反映教育规律和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指导方针。科学确定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任务和重大部署。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以及分阶段、分地区的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并制定出了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基本目标和总体思路。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全国人大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今年要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2020年前我国教育改革作出全面部署。
第一,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全党全国必须坚持的战略方针。
要坚持“三个优先”、“三个大力”、“三个必须”。 “三个优先”即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证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三个大力”即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全民族素质;“三个必须”即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必须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第二,把素质教育作为主题。
教学、科研、管理、后勤服务都是培养人才的途径和手段。
第三,把提高质量作为改革发展的核心。
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之中,努力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着力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四,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
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用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二是坚持用惠民政策保障教育公平;三是坚持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
第五,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
第六,把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作为基本策略。
今年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促进教育公平;二是优化教育结构;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四是推进素质教育;五是实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
一、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加强教育装备工作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的发展目标。“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
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就必须要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含义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这是实现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2009年度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提高实验装备水平和学校图书、体育器材配备质量,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建设。
只有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才能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因为,“国家能力的核心要素是人才。国家能力是由资金、资源、设施、装备、制度、规划、管理、人才等多种因素构成,但人才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我国目前还没有世界一流大学,没有一个教授在中国取得的科学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奖,没有一个中国学者创造出任何系统性的国际关系理论。”(摘自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教授《国家最崇高的目标不是致富》)
可见,教育装备工作在人才培养中是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什么样的教育装备才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装备就是质量,只有好的装备质量,产品质量,才能有好的教育质量和好的人才质量。因此,必须要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装备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提高教育质量。
二、改变观念,改造传统,改革创新,推动教育装备科学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就是“改革不要动摇,发展不要懈怠,稳定不要折腾”。《教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整改落实方案》中指出:“完善标准和制度建设,加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这既反映了领导的决心,也反映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育装备工作者和整个教育装备行业的心声,更是教育装备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规律。
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教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实践载体;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和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以“提高教育装备质量,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为载体。
通过分析检查制约教育装备事业发展中存在如下问题:在行业上,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严重下滑;在管理上,宏观管理缺位和规范管理不足;在发展上,战略性规划不足和争取领导不够;在作风上,深入实际不够,有针对性调查研究不够。我们应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已经到了该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好好抓抓教育装备工作的时候了。
要加强教育装备工作,必须至少要优先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1.要提高思想认识;
2.要明确地位作用;
3.要健全组织机构;
4.要理顺体制机制;
5.要争得领导重视;
6.要制定政策措施;
7.要狠抓队伍建设;
8.要颁布标准规范;
9.要加强理论研究;
10.要坚持改革创新。
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装备工作要以抓质量为核心,以标准化建设为手段,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平台,以职业教育装备为重点,创新工作思路,探索装备工作新规律。加强战略谋划,解决突出问题,做好理论研究,搞好教育装备队伍自身建设,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意识,进一步提高科学发展能力,进一步破解科学发展难题,进一步创新科学发展体制机制,努力推动教育装备事业的科学发展。
三、加强实验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现代化
2009年7月5日,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在巴黎召开,大会指出,“中国目前正兴办着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现代化教育体系基本形成。”“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是百年大计、千秋工程。”“教育振兴直接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振兴,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国家”。“教育兴国、教育立国、教育强国是国家意志,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坚持的方针。”
教育装备是教育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是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的物质载体,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科学素养的有效手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提高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条件。
实施素质教育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国家发展的需要,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学生个人发展的期盼统一到素质教育中去。
1.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实验仪器设备数量不足,配备不合理,使用效率比较低,缺乏运行经费。实验教师素质不高,常规管理薄弱,产品质量问题较多,市场秩序比较混乱。
2.认真贯彻新的课程标准,全面推动新的课程改革。
我们要围绕加强素质教育,多出人才,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实验教学改革。要认真思考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更多的杰出人才?从而对教育体制办学模式以及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改革进行深入研究,如何从体制机制等整体上面解决。这就要求培养人才的观念要更新,培养人才的模式要创新。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
为了贯彻新的课程标准,在新制定的《普通高中实验仪器配备标准》(征求意见稿)中,体现了六大理念特点,即支撑新课程,促进素质教育;满足教材多样化,体现新课程的选择性;保证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体现时代精神,贴近日常生活;推动技术进步,促进教学手段现代化;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安全、健康、环保。
从体例、配置方案、品种、数量、分类和编号6个方面把新“配置标准”与“旧配备目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两者的不同。
3.历史进入新世纪,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面临新形势。
新形势,需要新方式;新情况,需要新内容;新课程,需要新仪器;新特点,需要新措施;新发展,需要新技术。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发展、改革、创新都要抓住机遇,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许多问题都必
须靠发展来解决。发展观,决定着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
四、教育装备现代化要支撑保障教育现代化
我国建国以来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伟大成就,特别是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30年来,充满着勇气、激情和活力。我们从“短缺经济”走向“充裕经济”,从“温饱不足”走向“全面小康”,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封闭保守”走向“开放创新”,“从动乱年代”走向“和谐社会”。使我国告别了僵化沉闷,迎来了生机勃勃,百花齐放。
1.我国教育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我国教育发展改革,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正处在从人口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转变的历史关键点上,已经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30年来,成就归纳为:“两个跨越”、“一个突破”、“一个重大步伐”、“一个确立”。
两个跨越,即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已经达到99.3%;高等教育已经实现大众化,入学率已经达到23.3%;在校学生超过2907万,居世界第一;一个突破,即职业教育突破性的发展,中职招生达810万,中职、高职招生总规模达1 100万人,在校学生超过3 000万(去年1 900多万初中毕业生,其中840万上了普通高中),这样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的规模和质量已经大体相当;一个重大步伐,即实现教育公平迈出了重大步伐;一个确立,即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2.教育技术装备的发展要靠需求引领、技术推动、市场引擎。
教育技术装备发展的历史说明,教育技术装备的发展是在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方针、目标、任务、目的)的引领,在飞速发展的科技进步的推动下,才不断地发展的。(需求,是实现教育目标、目的所需要的一切条件和要求的总和。主要指素质教育、新课程的需求。技术:指新技术、信息技术等)。
教育技术装备坚持需求的引领、技术的推动和市场引擎相结合,既是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历史充分证实的一个基本规律,又是我们从事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所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
教育需求直接影响对教育技术装备经费投入的强度。在不同的国家战略和教育方针指导下,就会有不同的教育需求。而国家对教育经费投入的力度,特别是教育技术装备的研制、发展、采购的费用多少,直接影响教育技术装备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及标准。最终还要靠市场引擎和检验。(上述中有的内容和观点摘自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装备研究所所长周碧松教授的文章)。
五、教学资源要有利于“提高素质,增进知识,促进思维,发展能力”
1.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的科学发展。
新课程的教学特别强调老师对教材之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尤其那些来自于生活实际、生产实际和社会实践中的资源。要使教学方式突破课堂、校园的局限,向大自然、向生产和生活的大课堂延伸,需要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着的努力。
教学资源建设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柱和基础。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指以数字格式记录,存储和显示教育、教学信息的软、硬件电子产品。(硬件:服务器、电脑和多媒体教室等,软件:电子图书、网络课程、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和学习资源包等)。
教育现代化必须要信息化、数字化、标准化、规范化。教育现代化:手段(装备)现代化;内容(科学、技术)现代化;管理(服务)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建设,要强调“四效”即:效率、效果、效益、效能。
教育现代化,要抓数字化校园建设、数字实验室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科技校园建设、校外活动实践基地建设。
例如:北京川布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生物技术实验室配置方案》,并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共同制作高中生物新课标实验教材光盘;宁波市开展“科技校园”工程;强调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的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2.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加强技术基础,学习新技术,推动技术发展,这是提高我国教育质量的紧迫任务。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政府咨文报告中指出:“昨天的技术不能使我们的孩子有效地迎接明天的挑战。”报告明确要求:“所有的教师无一例外地都必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工具来改善教育”。
有专家估计,近20年来人类创造和积累的知识总量,相当于甚至超过过去20个世纪知识的总和;还有专家预测,未来30年人类科技知识总量将在现在基础上增加100倍。
国外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中国学生学习系统性、逻辑性、基础知识扎实。前人知道的他都知道,前人不知道的他也不知道,是一个数字记忆库”。“中国教育强调避短,美国教育强调扬长”。(山东省素质教育的成功经验要深入学习、大力宣传、扎实推广)
3.明确责任,才能办好教育。
教育方针、教育体制、教育布局和教育投入,属于国家行为,应该由国家负责;每个学校如何办好,应该由学校负责,校长负责;如何搞好教学应该由教师负责。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要采取有力措施吸引社会最优秀的人才来当老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创造全社会都能尊师爱生,并成为全社会氛围。教师的高尚的精神品格和奉献精神,在四川抗震救灾这种特殊的实践形式中,得到了集中、完整、深度的展现。在抗震救灾实践中得到了最直接、最严格、最有效的证明和检验。
六、深化教育改革,必须要切实抓好的几项工作
1.课程改革。
2.教学(实验教学)改革。
3.教材改革。
4.教育教学制度改革。
5.创新教学科研组织形式。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7.鼓励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8.教育体制、机构改革;
9.管理、后勤服务改革;
10.加快教育法制建设。
当前,已颁布的有《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国务院学位条例》。要制定的有《学校法》、《教育投入法》、《教育考试法》、《终身学习法》、《学前教育法》、《学位法》,此外,《教育督导条例》即将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审议通过后,各地要抓紧做好学习、贯彻和实施工作。
总之,我们要抓住教育改革和发展机遇,更新发展观念,丰富发展内涵,开拓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壮大发展实力,增强发展能力,推动实验教学和教育装备事业健康、协调、持续发展。■
(作者为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会长、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