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利
作为一名70后的教育工作者,从上学到工作,一直没有离开过校园,也亲眼目睹了学校装备由旧到新、由简单到完善的整个过程,羡慕当代学生的优越条件,也感受到做教师的荣耀。
美化校园环境
2001年7月,我来到这所学校报到,十中大门口还是综合楼刚刚开工时挖的深坑,如今,一座标准化的综合大楼已经拔地而起。一、二、三层分别是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的理化生实验室,四层是藏书丰富的现代化图书馆和阅览室,五层是教工活动室和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室。
在上级部门的积极扶持下,最近几年,我校先后建起了学生宿舍和师生食堂,校园内实现了集中供暖。在2009年校园文化建设年中,我校的硬件建设更是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我们整修了校园,教室地面、走廊墙壁铺设了瓷砖,墙壁上悬挂了富有文化气息的展板标牌,教室内更换了新式的课桌椅,办公室内配备了最新配置的电脑,教师备课室、学生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在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我们正憧憬着又一座新教学楼的建起,盼望着标准化操场、塑胶跑道的修成。
便捷教学交流
从2007年开始,我校开始深入、系统地进行教改,在校长的带领下,我校教职工先后学习了山东杜郎口中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江苏洋思中学的“日清月结”、江苏东庐中学的讲学稿。学习期间,虽然有部分教师代表是亲临其地参观学习,但我校大部分教师对这些先进教学经验的学习是通过网络完成的。
近几年,学校先后购置几百台电脑,专设教师备课室、学生微机室、集现代化教学设备于一身的多媒体教室。正是借助这些现代教学设备,教师们真正实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多媒体、计算机的配置在方便与外界交流的同时,更大程度上方便了常态教学过程中学校内部教研组教师间的交流。我校实行集体备课,在上课过程中使用讲学稿,目的是用教师的集体智慧,让学生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争取最大的学习效果。正是借助计算机的可以复制、可以剪贴、可以粘贴等功能,教师们得以轻松地互通有无、集思广益,用集体智慧打造出优质的教案、编写出代表学校最高水平的讲学稿。
学习愈显轻松
实现上课更加轻松。抽象的物理原理、化学变化、生物知识都可以在理化生实验室中借助先进的实验仪器轻松理解,文科知识也可以借助网络、视频做更多、更深、更形象地了解。
方便各种阅读。宽敞明亮的阅览室、随时向师生敞开的图书馆圆了爱书人的梦想,不断更新的书目让我们永远有与时俱进的自信。今年,学校每个班都设置了图书角,每个教师书桌上都有了自己的图书架,上面是自己做主选购的图书。学校这样的举动,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真切地感觉到:在这个文化校园中,读书上座,读书人上上座。
为发展专长创造了空间。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专长,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以前,我们把这些“个性”压在心底,因为即使有时间,也没有场地;即使有场地,也没有设备。如今,师生们不再为此而担忧了。
在宽敞明亮的综合楼五层,学校专设音乐教室、十字绣教室、手工作坊、电脑维修班、书法绘画室。这里,从几元钱的毛笔、绣针、宣纸,到几千元的电脑、电视,甚至上万元的钢琴一应俱全。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在这里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十几年来,正是由于国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使学校装备不断完善、提高,由此,学生才能享受优质资源,教师才能顺利教学。■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第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