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荣金
数学教育从本质上讲是数学文化传播与学习的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多少年来,数学教育一味注重数学知识的传递、数学技能的训练,漠视数学本身所蕴涵的鲜活的文化背景,漠视浸润在数学发展演变过程中人类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精神本质、力量以及数学与人类社会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数学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在教师的课堂里一直处于难学难教、枯燥乏味的尴尬地位。
如何在教学中践行并彰显数学的文化本性,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让我们的课堂显得更美丽、更深邃、更人文?笔者在教学省级公开课《圆的认识》这一课时,从“体验”“亲历”“解决”三个方面引导孩子步入了数学文化的殿堂,用数学文化点亮他们心中那盏发展的明灯。
一、“心灵体验”。感受圆蕴涵的数学之美
圆是数学中一种非常特殊的图形,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试图通过一些充满哲理的话来引领整个课堂,使学生在领略古人智慧文明的同时,充分体验到圆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深入理解圆的本质特征。
师:(出示圆形纸片)认识它吗?(生答:认识,是圆形)在哪见到过圆形物体?
生:瓶盖、钟面、碗……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见过平静的水面吗?(生答:见过)如果从上往下扔一颗石子下去会发生什么情况?
生:圆形的水波。(师出示图片)
师:像这样的现象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我们来欣赏一下。(出示各种图片:向日葵、月球环形山、星球轨道、星系云团)找到圆了吗?感觉怎么样?
生:太美了!
师是啊,真美!正是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神奇,所以在2000多年前,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就发出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最美”)
师:你们有这样的感觉吗7(有)那它美在哪儿呢?和其他图形比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生:没有角,线是弯曲的。
师:我们把这样由曲线组成的图形称为曲线图形,而另一些由直线组成的图形称为直线图形。(出示各种图形)那这两个图形也是曲线图形(师手指图形),与它们比,又有什么特别?
生:没有凹凸不平,各个地方都很平整、光滑、饱满。
师:是啊,正是因为如此特别,才显得美丽无比!
我选择了从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引入,引发学生感受圆无处不在的神奇魅力,又通过毕达哥拉斯的名言,使他们认识到原来圆如此神奇,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圆强烈的探究兴趣。学生对数学的奇妙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受到深刻的感染。数学文化在这里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数学课堂的文化教育,必须突出学生内心情感体验,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本身的内在美。而教师在设计数学教学时,要调适好自己的数学观、数学文化观、数学价值观,廓清自己对数学的文化的理解,涉猎一些关于数学历史典故、趣闻轶事等,必要时,还可以了解一些高等数学方面的内容、思想、方法,以打开自己的数学视野,用文化润泽数学课堂。
二、“亲历动手”,实践圆蕴涵的现实之美
要真正领悟与体验圆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必须要经历实践探索,要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比一比,甚至滚动、碰撞等动作,感受圆在现实情境中的不同表现,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
师:古人对圆的了解可远不止这些,关于圆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还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想不想知道?(生答:想)
师:(课件出示“圆,一中同长也”)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一中是什么?
生:就是指一个中心点。
师:一中指的是一个中心点,圆的中心点称为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
师:同长呢?
生:就是一样长。
师:那什么一样长呢?
生:半径。
生:直径。
师:有人说半径,也有人说直径,这两个都是新词语。那半径指哪条线段?会画吗?(请学生到黑板上画)
师:所以半径指怎样的一条线段?
生:圆心到圆上一个点的线段。
师:是的,我们把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称为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学生在自己画的圆上画一条半径,标上字母)
师:那我们能把这完美的圆画下来吗?用什么画?(圆规)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个圆规和一个硬币,当然你也可以用自己准备的材料画出一个圆,会吗?(学生独自画圆,交流方法)
师: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生:用圆规画好,因为画的圆更标准,而且可以画大小不同的圆。
师:谁能来介绍一下怎样用圆规画圆?
生:先把针尖固定,然后转动把手轻轻一转,注意画的时候针尖和笔尖的距离不能变。(教师示范画,然后学生画)
师:其实用圆规画圆这个方法我国古人早就知道了,从一句俗话中就能看出来。(课件出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的规就是指圆规,而矩指的是一种带直角的尺,意思是只有用规矩来画方圆,才能画得最好。
师:比一比你们画的圆,看看它们的大小、形状等各有什么相同或不同。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认识圆的一般特征并积极主动地去画圆。在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之后教师出示俗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是水到渠成之事,数学文化中也体现了人文哲理。而在比较后,教师还让学生列举与观察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并引导学生分析圆形物体的特点,这对于加深学生对圆的本质属性的认识起到了强化作用。
以上案例反映出,数学文化教育必须让学生感受与亲历实践过程,学生只有在动手、动脑与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对数学本体的认识才会趋于理性与深入。而教师要充分创造条件,引领学生参与互动、创新发现。
三、“问题解决”,探究圆蕴涵的现实应用
数学文化教育最后的归宿,是引导学生走向数学应用,即从理论概括与艺术化走向现实情境,从而去解决现实中的数学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不断创新,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构建科学的数学问题解决思维模式。学生只有经历了数学问题的应用解决,才能在更高层次上对数学学习提出新的挑战,构成螺旋式发展。
师:墨子说的同长既指同一圆内的半径相等,也指直径相等,同意他说的话吗?(生答:同意)是啊,我们刚才都验证过了,所以圆是一中同长的图形,但难道只有它是吗?比如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就不是吗?
生:不是,因为中心点到角上的距离和到边上的距离是不相等的。
师:所以只有圆是一中同长的图
形。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就越接近于圆。
师:难怪有人说圆是一个正无数边形,现在你又有什么感觉?
生:圆太奇妙了!
生:越深入了解,越觉得圆美!
师:是啊,圆真的是太奇妙了,而我们的古人也真是了不起,短短6个字竞蕴藏了这么多圆的知识,而且我国的这一发现比西方国家早了1000多年呢!
师:现在让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好吗,(出示图片)为什么石子扔下去会形成圆形的水波?
生:石子投下去的地方就是圆心,力量均匀向四周散开的波纹就是圆。
师:篮球比赛开始时,两队队员要争球,球在哪?队员在哪?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生: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相等,这样就非常公平。
生:就是一中同长嘛!
师:举行篝火晚会时,人们自然地围着火坐成了圆形,为什么?
生:每个人到火的距离相等,可以感受到同样的温暖。
师:中国人吃饭喜欢用圆桌,为什么?
生坐的人多。
生:每个人都能夹到每一样菜,公平。
生:大圆桌和小圆桌的圆心应该在同一位置上。
师:这个图认识吗?(出示阴阳太极图)知道是怎样构成的吗?
生:一个大圆和两个小圆。
师如果告诉你小圆半径是3厘米,你还能知道什么?
生:小圆直径6厘米。
生:大圆半径等于小圆直径。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生已验证了古人的话,但这时学生对圆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教师又提出疑问,难道只有圆是一中同长,其他正多边形就不是吗?得出圆是正无数边形。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才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圆的本质特征,同时又渗透了极限思想。教师再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圆、画太极图等活动,对知识进行巩固应用和提升,激发学生用心去关注生活中的圆。
以上案例表明,数学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低层次的知识学习到高层次的问题解决,要通过不同层次的发展与目标要求,不断引导学生更新知识结构,构建完善的数学思想体系,丰富数学体验与数学情感,让数学文化特性浸润于学生的心间,成为学生数学成长的不竭动力源泉。
综上三个策略,表明数学课其实可以上得更富有韵味。只要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充分挖掘数学背后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数学知识本身所负载的探索过程、丰富背景、理性精神、方法策略等,把数学还原为学习者的经验活动,让学生在大胆探索中主动形成数学意识、获取数学知识、拓展认知结构,从而形成学习数学的技能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