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正清
拍照片时,快门一按,镜头框里的所有事物全部拍入。写文章不是拍照片,选取什么舍弃什么是经过推敲的。课文中有些内容,出于剪裁的需要,剪掉了,或用一句话带过了,空白的、省略的、概括的、虚化的、淡墨的内容是很多的。因此,教许多课文都可以根据这一特性来发挥,将略的详了,概括的具体了,抽象的形象了;空白的给它填补,省略的给它延续,概括的给它具体,虚化的给它充实,淡墨的给它重彩。
一、补充
省略和空白是文章的剪裁艺术,而填补和充实却是练笔的机会。
青年才俊张祖庆执教《我盼春天的荠菜》(原浙教版第九册),构思精妙,对课文第八自然段,让学生设身处地,合理想象,充实课文内容田野里升起了一层薄雾,夜色越来越浓,周围静得可怕。我听见妈妈在村口呼唤着我的名字,可是我不敢答应……
学生品读了一次又一次后,教师让学生说说,读了这段文字,哪句话让你最难受?想一想,此时此刻妈妈会呼唤些什么?女儿会说些什么?让学生以“孩子,你怎么还不回来呀……“和“妈妈,不是女儿不想回家……”为开头进行写话练习。这段文字,张老师没有过多讲解,而是让学生转换角色,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释放自己的心灵和情感,既使学生获得阅读的独特感受、真切理解,更使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
二、叠加
教材中并列式结构的课文很多,它们往往采用相同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写了两三个语段。其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就只有这两三个情景的,这就为“叠加”语段带来了机会。
四上课文《火烧云》中写火烧云变化极多的语段,都是按照“出现——怎样的——消失”这样的表达顺序来写的,通过读课文把握语段的叙述特点,然后想象火烧云还会有哪些变化,比如变成大象、公鸡、巨人等,再照样子写一段到几段话。
六上《山中访友》一文有着诗一样的韵律和情怀,飞扬着作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尤其是第五自然段,作者采用第二人称,跟山中的“朋友”打招呼。除课文已经写到的,还会有哪些朋友呢?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模仿作者的语气风格,尝试用诗化的语言,跟山中的“朋友”打打招呼。学生笔下灵动的文字也就出来了。
你好,尖尖的笋芽儿!你着急地探出头来,是想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吗?
你好,芬芳的野花儿!你打扮得如此艳丽,是要去参加舞会吗?
你好,可爱的小蜜蜂,你整日在花丛中穿梭,是在酿造甜蜜的生活吗?
喂,调皮的小松鼠,你眼睛一眨一眨的,是想跟我捉迷藏吗?……
三、扩展
将课文写得简略或概括的话加以展开扩充,将它写详细写具体。三下《燕子专列》编有课后题:“我想对贝蒂说几句话,再写下来。”如果没有什么指导,孩子只会说“感谢”“佩服”“学习”等等的套话空话。若能换一种训练,效果可能会更好。如课文有一段写贝蒂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而怎样的皑皑白雪,怎样的山间岩缝,怎样找,怎样冻僵的燕子,课文并未写,这就可以扩展。
四、延续
课文结束了,余音还在。将余音放大,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就是“延续”练笔的策略。
三下《燕子专列》结尾,“燕子在车厢里叽叽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有哪些燕子?它们有怎样的遭遇?人类怎样救它们?它们说了怎样的致谢话?可以这样设想:
一只胖嘟嘟的燕子小伙说……
一只娇小的燕子靠在燕子妈妈身旁说:…
翅膀上还扎着白纱布的一只燕子说……
一只燕子瞪着大眼睛,很感动地说……
六下《凡卡》最后写的是凡卡做着甜蜜的梦。美梦醒来是什么——“是早晨”?“一场空”?“更凄凉”?让学生想象凡卡睡醒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写一段文字。
五、外显
通过外部的神态表情、行为表现想象内心活动,将其合理地表达出来。
五上《钓鱼的启示》中“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他内心到底有怎样的活动呢?文章没有写,这给学生言语交际提供了一个显现内心语言的机会。
四下《中彩那天》中的父亲为同事捎的一张彩票中了名牌汽车,于是,他面临着一场道德的抉择。一位教师这样设计“同学们,此时父亲的内心是多么矛盾啊!在他的心里仿佛有两个小人在争论。一个坚持要选择财富,一个坚持要选择道德。它们都会说什么呢?”学生分成了两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随后,教师让学生以《抉择》为题写了一篇小练笔。学生习作中,一个个真实的、生活化的父亲跃然纸上,一个深刻的道德命题在思想碰撞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五下《桥》的结尾出人意料:“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学到这里,学生受到强烈的震撼,由此对前文的描写恍然大悟——“啊,原来是这样!”回过头来体会,感悟老汉在水窜上来时的一“揪”,小伙子的一“瞪”,以及桥塌前小伙子的一“推”,老汉的一“推”,把他们的内心世界用言语表达出来。
六、反照
写出与课文相反的情景或事件。
三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开始就写小村庄的美丽: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后来会是怎样的景象呢?可以对比着写一写。
三下《女娲补天》,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天塌时的内容,并不断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情景的可怕和老百姓所受的煎熬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学到“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时,可以播放一段“大地到处是欢歌笑语”的录像,然后出示如下句式引导学生练笔:天空……山冈……大地……田野…许多人……还有许多人……
七、变角
转换角色,变换人称,从另一个视角写同一件事。
四上《麻雀》是以猎人“我”的视角来展开故事的。教学时可以跳出文本,超越主题,改变思路,以猎狗、老麻雀或小麻雀的视角来展开故事,从它们的事件亲历来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练笔时,可各自选最惊心动魄的某个片段,比如小麻雀的“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老麻雀的“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尖叫着”、猎狗的“愣住慢慢后退”。
四下《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孩子”写的。可以安排这样的练笔,以母亲的身份给加利先生写一则附信
尊敬的加利先生:
这是我的儿子写给您的一封信。孩子崇拜的父亲、我亲爱的丈夫为了世界和平倒下了,孩子和我们全家都
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之中。现在,孩子从悲痛中抬起了头,擦干了泪水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这是孩子的呼声,这也是每一个疼爱孩子的父亲母亲、每一个白发苍苍的祖父祖母的心声。
我请求敬爱的加利先生,能把我儿子的信转发给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让所有的人都看到这封信。全世界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和平之神永驻人间!
一个可怜孩子的母亲
1996年11月8日
四下《生命生命》,飞蛾在杏林子手中挣扎,飞蛾会喊些什么?杏林子会说些什么?
飞蛾:人哪,你只要两个指头稍一用力,我的小命就完结了。我也是大自然的一个成员,我也应该享受大自然给我的雨露春风。你就忍心看着一个生命在你手里消失?放了我吧,你会有报答的。
杏林子:小东西,看你还能不能骚扰我?怎么,翅膀还要动?哟,还挺有力!只要我手指稍一用力,你就完蛋了。哦,不,怎么能这样?飞蛾也是一条命,我怎么能做杀手呢?你生命很脆弱,还这样强烈求生,我瘫痪了,也要好好活下去,我要向你学习!飞吧,小飞蛾,去享受生命的快乐吧!
八、模仿
仿照原文的结构(开头结尾、过渡照应、主次详略)、顺序(顺序、倒叙、插叙、并列)、表达方式(消极修辞、积极修辞)、特定描写(写景状物、人物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以及主旨、内容等,进行仿写。
六上《军神》有几个特点1倒置详略。写沃克详,写军神略;每人一节。2设置悬念。3对话为主。学习本文后,仿照这几个特点,学写对话。本册教材第四单元《学习园地·趣味语文》关于周樟寿“私塾对句”故事,非常适宜用来进行这一训练,正好“就地取材”,选择改写。
五上《钓鱼的启示》,钓鲈鱼抵制“鱼”的诱惑,生活中有许多类似事例,可以仿照“事例+启示”的样式写一写。还有后一单元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来阐述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也是比较多的。对网络有“好极了”和“坏透了”的说法:对子女的爱玩,家长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评价;对学生在学校里“练摊”、摆“跳蚤市场”,点头派和摇头派都有……教这篇课文,就可以学习课文这样的表达特点,写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不过,这一类练笔,往往要写成“篇”,要注意降低难度,采用“填空式”“补续式”比较好操作。
九、借用
教材中有非文字类的元素,可以借用来练笔。
如四上年级的一篇散文《搭石》,本身并没有具体写一件事,但插图配得很好,记叙文的几个要素都表现出来了:时间、地点、景物(晨雾迷蒙,枫叶如丹,秋凉似水,溪流淙淙)、人物(主角配角、神态动作)、事件齐备。完全可以利用这一资源,写一篇富有情节的记叙文。
三上《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可从网上下载《清明上河图》来展示,然后学习课文的写法,选其中的一个局部,写出一段故事: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一个人骑着马,正往桥下走。因为人太多,眼看就要……
像《二泉映月》《月光曲》,乐曲表达的情节、情景、情感,本来是“听”的,但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变成“看”的,变成了文字。学了这些课文后,也可以选合适的乐曲,如《赛马》《百鸟朝凤》等让学生试着写一写。
十、改造
把文体样式变一变,文变诗,诗变文,成语变故事,寓言变故事等。
1散文变诗
教《乡下人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有序地“堆积”了一些词语,最后仿照马致远的散曲《秋思》,变成了诗歌。
五言房前瓜果笑,屋后花竹摇,场上鸡觅食,河中群鸭闹。夏晚天底饭,秋夜织娘谣。乡下人家乐,风景这边好。
六言:长藤绿叶瓜架,春雨竹笋鲜花,鸡群悠闲自在,石桥流水戏鸭,夏晚门前吃饭,秋夜织娘歌吧,风景独特迷人,最美乡下人家。
七言:别有风趣瓜果架,雨后春笋探鲜花,鸡群觅食雄鸡护,石桥流水有戏鸭,夏晚霞映门前饭,秋夜月明织娘家,自然和谐农家乐,独特迷人谁不夸。
2诗变散文
可以逐步推进。最容易的是“近乎翻译”。如五下《舟过安仁》:“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翻译也是练笔。
稍复杂一点是“有所扩充”。如五上《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叙事性很强,可以改写为记叙文或课本剧。
更难一点的是“只是要素”。如《老师领进门》中的一首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完全没有情节,但田老师能够把它变成一段故事,这就需要有一点“创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