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波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2009-01-18 06:01王华毅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标价产业结构汇率

王华毅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汇率作为国家间商品的相对价格,对要素在全世界的配置具有重大的影响,而要素的流动反映在国内各个产业发展形势上。因此,汇率和一个对外开放的经济体的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简要的分析了这二者之间关联的具体途径,从而对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产生一个新的认识。

一、汇率波动对产业结构影响问题的提出

在经济全球化与贸易投资一体化的背景下,可以说所有国家的产业结构本质上都是开放的,无非是开放或与外部产业结构联系的程度不同而已。实行对外开放会导致产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当一个国家与外部发生经济往来时,会引起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这一点在古典经济学家那里就引起了广泛的注意。亚当·斯密指出:一国开展对外贸易能为剩余产品找到出路,而后的李嘉图则提出了著名的比较成本原理。类似的,赫克谢尔和俄林认为,国际贸易可以作为对生产要素在国家之间缺乏流动性的一种替代,能改进各个参与国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公众福利,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汇率这一国际贸易发展出来的产物,作为要素在各国之间的相对价格,则直接参与到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之中。汇率作用于产业结构调整,从根本上说取决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贸易利得水平和规模,汇率水平的变动可以减缓、扩大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贸易利得水平,在某种特定情形下甚至可以使贸易利得的方向发生逆转。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介绍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折算比例,也就是一种货币用另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或比率。计算两国货币的汇率时,首先要确定哪一个国家的货币作为标准。因标准的不同,国际上目前存在两种汇率的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所谓直接标价法,就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因此也称价格标价法或应付标价法。汇率越高,表示单位外币所能换取的本国货币越多,则本国货币价值越低,反之则反。而间接标价法,就是将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折算成若干的单位的外币,又称数量标价法,在汇率间接标价的情况下,汇率越高则本国货币价值越高。

汇率变动通过对进出口商品的价格、数量的影响,将具体变化再反映到一国的国际收支,而这一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重商主义学派的相关研究。重商主义学派认为货币是衡量一国财富的唯一标准,主张扩大贸易顺差以增加货币的流入,从而增加社会的总财富,并且认为在压低本国汇率后,本国在对外贸易中就可以利用两种货币的汇兑差额,使更多的货币流入币值较低的国家。

有关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影响的弹性分析是由马歇尔、勒纳、梅茨勒等人在国际经济学的弹性理论建立之后逐步完成的。弹性分析法主要是从商品市场的角度来分析由汇率变动所导致的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的改变对贸易收支的影响。货币贬值实际上是对国内出口实行补贴,对进口征税。在马歇尔-勒纳条件下,出口的增长率上升,进口的增长率减少,贸易收支从而得到改善。然而,即使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贬值能否改善一国贸易收支仍取决于进出口的数量。弹性分析法指明了汇率变动平衡贸易收支的必要条件,并将贸易条件效应纳入到汇率变动影响的分析中。随着宏观经济学的完善,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分析法应运而生。吸收分析法强调由于本币贬值,降低了国内商品的国内产量和收入对贸易存在的反馈效应和相对价格,因此贬值对改善贸易收支效果较弹性分析方法好。

三、汇率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机制

(一)汇率与产业结构的关联

汇率既然表示的是一国货币在世界货币市场中的价格,那么其必定对产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试想,当某个国家某类产业(比如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不合理的时候,汇率的调整就会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在我国1994年以前,人民币盯住美元,因此汇率不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自动调节,这样汇率作为资源配置的价格杠杆机制就失灵了;其次,又因为我国政府对第三产业还设置的有诸多严格管制政策,这样一些其他的资本就很难进入,最后导致我国改革的效应只体现在了制造业上,而以服务业的第三产业不能跟进,衍生出了比如我国工业生产能耗高、相关产业不匹配等一系列问题。

汇率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涉及了价格穿越模型。价格穿越效应作用于产业结构的变动不仅采取外生形式,更重要的是,正如已有的研究显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对价格穿越进而采取内生形式,即价格穿越程度在国家或产业间并非完全一致,而这源于实际汇率自身的浮动、宏观被动的国际传递等经济结构的长期因素,又取决于名义价格粘性条件下,市场分割和竞争不完全对汇率穿越程度的短期因素的制约。

(二)以价格穿越视角分析汇率波动与产业结构调整

汇率价格穿越是指汇率变动一单位引起进出口价格多大程度的变动。在国际经济学传统分析框架中,汇率对价格传递是完全的,所以汇率具有弹性价格的调节功能,是调整外部经济失衡的重要工具。西方经济学界对价格穿越效应的研究最初是从微观视角展开的,相关学者从产业组织理论来分析汇率波动的价格传递效应,即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条件下企业实行国际价格歧视导致了不完全的汇率价格传递效应。

从宏观视角来看,奥博斯法尔德和鲁歌夫(Obstfeld和Rogof,1995)研究了在一个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中,只考虑企业出口采用生产者货币定价,名义汇率波动就会产生一一对应的进口价格变化,汇率价格传递机制是完全的。曼恩(Mann,1986)分析了需求不确定性对汇率价格传递效应的影响,认为在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汇率波动会导致需求发生变化,所以厂商会调整利润空间以稳定价格,避免价格波动对自己的冲击。泰勒(Taylor,2000)考察了通货膨胀环境对汇率价格传递效应可能产生的影响。他认为在一个交错定价模型中,可察觉的持续性成本变化程度比较低而且稳定,这种低通货膨胀环境降低了厂商的通货膨胀预期,稳定了企业价格调整行为,降低了汇率传递效应。

一个典型的价格穿越模型遵循着以下逻辑:名义汇率水平的大幅度变化,引发实际汇率的变动,从而本国的贸易部门、非贸易部门(包括服务部门)的产品价格发生相对变化,价格将引导各部门的生产状况的改变,从而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特别是,通过相关学者研究发现,在新兴市场中,汇率波动引发的价格穿越效应,其中还包括了进出口商品的不同环节以至最终的CPI的变化。这些价格信号变化无疑将为各个不同种类的生产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这些部门的生产结构(产业结构)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如果这些变化更加符合当地比较优势的发挥,即更具比较优势的部门得到充分的发展,则无疑会促进经济的增长,为资本积累创造条件。

(三)以国际资本流动的视角分析汇率波动与产业结构调整

一般来讲,国际利率变化是影响资本流动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但是汇率因为与短期资产收益率差异密切相关,且其预期直接影响本币和外汇资产未来收益率之差,因而汇率对资本的流动也有十分明显的影响。

汇率波动涉及两个层面,一是汇率平均水平的变化(汇率贬值或升值);二是汇率波动的剧烈程度。按照传统的汇率理论,汇率水平性变动与国际资本之间互为因果关系。单就汇率波动这一因素进行分析,东道国货币升值,那么意味着外国直接投资购买力下降,因此会排斥此类外资的流入;而汇率升值预期又会刺激间接投资的资本流入,因此最终的结论要比较上述两种作用相互大小,若前者较大,则显示外国直接投资下降,反之则反。而当东道国汇率下降,虽然在购买力方面有利于直接投资的进入,但考虑到贬值的预期,又会阻止间接资本流入。

而汇率变动对国际资本的影响又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首先,汇率变动对长期性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其次,汇率变动对短期性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由于长期国际资本流动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国际长期贷款,所以从理论上考察汇率变动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机制应该是:本币汇率变动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比较小,因为外商直接投资更注重投资环境的好坏,汇率变动造成的风险只是诸多环境因素之一,不会起决定性作用。当然,汇率变动具有一定影响力,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本币贬值使得外币的购买力相对上升,有利于外商节约投资成本。不过这种贬值效应决定于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如果外商直接投资过多依赖进口原材料及技术的产业部门,则会遭到损失。

对于汇率波动的剧烈程度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一般认为:汇率波动程度等价于投资者所面临的汇率风险的大小,东道国汇率频繁的波动对于具有风险厌恶偏好的外商直接投资者往往具有负面效应。

四、我国汇率波动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践

人民币汇率影响产业结构的价格穿越或联动具有独特的机制。就我国政府政策而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汇率影响经济运行与结构变动的机制还是一个不熟悉的领域。我国汇率管理一直采用的是直接标价法,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我国外汇市场尚未形成,因此人民币汇率一直由国家确定,在此之后,人民币汇率制度逐步由计划向市场转变。1994年的外汇体制改革算是我国汇率改革的一个里程碑,随着我国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也正式逐步走向市场化;2005年7月21日,我国启动了新一轮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具体操作是,根据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赋予若干种货币相应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而不再盯住美元。同时,根据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参考一篮子表明外币之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不等于盯住一篮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理的浮动汇率,并且在改革时,对多年来一直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水平进行了初始调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通过上述对我国汇率制度演变历程的简要回顾可以发现,我国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是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程度而不断推进的。

我国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产业结构变动的国内部门,即便是对外部门,也主要关注吸收外资和出口规模与结构的影响,即:重点关注开放经济中的数量信号;再加上我国长期以来把汇率作为可能传导国外经济波动的诱因,对人民币汇率水平的波动幅度控制得极其严格,以保持人民币汇率水平的长期基本稳定。所以,长期以来,对人民币汇率影响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动的关注是不够的,这同我国采取的改革开放的方式和实践有关。

参考文献:(略)

猜你喜欢
标价产业结构汇率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那些“99”结尾的标价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手环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下投标报价低于成本价的识别研究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