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卫平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多媒体以其强大优势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由于条件的限制,有些实验只能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演示,而物质微观结构和微观现象无法用肉眼直接观看,宏观的天体运动也无法在实验室摸拟,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一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非常好地完成课上无法完成的实验,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物理实验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而物理实验对于建立物理基本概念和理论及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同时在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方面也是具有其他任何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还可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难点在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应用多媒体这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手段,来弥补实验器材本身的不足及实验条件的限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拓宽思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经过多年的教学尝试,多媒体已经深入到了我的物理教学,尤其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信心
我所教的学生活泼好动,不专心听课,组织纪律性相对较差。上课的状态基本上是老师讲台上讲,学生讲台下“自由活动”,鼓励、批评只能起到一时的安静作用,一开始讲课又恢复原状。而自从使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后,课堂气氛有了明显的变化,教学效果也明显提高了,在课件中加入一些与学生生活学习紧密相关的事例,让学生从课件的视频或动画中找到自己或同伴的身影。这些措施极大地吸引了学生,课堂气氛有了明显改善,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也有所提高。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物理实验
许多微观结构及微观现象既看不见,又摸不着,演示实验也无法做成。在传统教学中,只能靠挂图、板书及教师的语言进行,然而这样的教学不易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就可以考虑用CAI课件来解决。例如,电流的方向判断及大小计算在初三电学中是重点,但电流在导体中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初中学生来说是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导致在电路分析和计算中经常出错,课本中虽然有许多相关知识插图,但都是静止的,不利于让学生产生电荷流动的感觉。如果利用CAI课件模拟出导线中正、负电荷流动的画面,这样把微观粒子夸张化,学生理解起来就不那么困难了。另外,像宏观的天体运动等,通过人眼无法很好地观测,而挂图、板书等只能展示静态的图像。若用CAI课件将其模拟出来,就可以很好地展示出天体等宏观物体的运动过程。
三、挖掘现有多媒体设备的另类用途
深层挖掘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充分发挥其作用,开发另类用途。例如数码投影结合实物投影做简单的放大镜、简易摄像头、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再利用计算机和其他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演示实验的实验过程转播给学生,可以让原来只有操作者周围几个人可以看到的实验展现给全体学生,例如,讲磁场磁感线的时候不用再像以前那样为了让全班学生都看到实验现象,把铁屑撒在放有磁铁的玻璃板上,然后端着玻璃板满教室转悠,既浪费时间,效果又不好。把实验放在实物投影上一放大,全班学生都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还有讲电路连接、金属的热胀冷缩、练习电压表读数时都可以明显地显示出多媒体的作用,既提高了实验的可见度,又提高了实验结论的可信度。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些物理实验过程往往要历经几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演示实验根本无法在课上完成,教师可以安排几个学生利用身边的数码相机、摄像机或是最常用的手机每天或是定期拍摄照片,然后由教师用FLASH或其他工具软件把这些照片做成课件连续播放,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完成课上未完成的实验,二来可以提高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探索自然规律的积极性,并且还可以实现无限次循环播放,逐帧播放,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细细观察和揣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四、不能用计算机代替所有的实物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以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一些易于操作、现象特别明显的实验最好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实验除了让学生掌握实验方法,总结实验结论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记得讲海波的熔点时,因为嫌麻烦,我采用课件的形式播放给大家,虽然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但总感觉实验过程是放进了一个提前设计好的模中,实验现象都是人为制作好,实验数据也是人为凑进表格中的。所以用课件代替实验会一定程度的减弱实验结论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无论如何,多媒体已逐渐扎根于我的课堂,如何合理利用让它更好地服务于物理教学是我永远不变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