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功能的理念性变化

2009-01-18 07:44李大平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09年10期

李大平

摘 要:在信息技术和教育理念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在过去十几年中陆续出现了“学习中心”这一新事物,使图书馆功能发生了理念性变化。学习中心并非某个人的发明,而是时代的选择。可以想象,我国的高校图书馆未来也会向这个力向发展。

关键词:学习中心 图书馆功能 理念性变化

中图分类号: G258.6 文献标识码:A

一、理念转变:从借阅图书过渡到服务学习

高校图书馆传统上是收藏图书并以外借或馆内阅读的力式将其提供给学生使用的机构。学生在图书馆内学习的主要场所是阅览室,阅览室也常常被学生们用作自主学习的自习室。现在,我国图书馆大多设有PC和网络学习室,学生可以使用这里的电脑和网络设备。从观念上来说,我国高校图书馆的阅览室基本上还是阅读的地力。

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图书馆在阅览室设置上要比我们先进一些。除附设有打印、扫描等外围设备的PC自习室外,随着笔记本电脑的普及,普通阅览座位上也预置了电源和上网端门,很多图书馆实现了无限制无线上网。从观念上来说,图书馆的阅览室是任何学生都有权使用的学习场所,学生们来这里是为了学习,不一定和使用图书馆资源联系在一起,而图书馆则有责任向他们提供学习空间、技术设备和他们所需的信息资源。图书馆在阅览设施力面的技术进步和服务意识方面的进步可以看作是学习中心产生的前提。

使图书馆功能发生理念性变化的除了技术因素外,还有教学方式不断进步的原因。西方国家高等院校传统上就重视研讨班的教学方式,在网络时代,他们越发强调集体互助式学习的重要性,重视团组的共同讨论和合作完成学习课题或科研项目,重视学生在团组式学习中发展个人展示成果的能力。传统的图书馆阅览室显然不适合这类活动,新的学习形式需要在座位安排和多媒体展示设备方面都考虑到集体互助学习需求的工作室。从理念上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方式的变革要求图书馆将工作重点从传统的服务阅读(reading)向服务学习(1earning)过渡。

二、学习中心的服务模式

学习中心(Learning Centre或Learning Resource Centre)这个概念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产生于英国,其主导思想是学生在这里应该能得到所有满足学习需求的服务。学习中心的组织结构、服务重点和部门设置都是以此为出发点而建立的。所以,学习中心这个概念是指一个新的服务理念、新的服务模式和新的组织结构。同样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高等院校产生了“Information Commons”,后来又由此发展过渡到“Learning Commons”,这个概念与英国学习中心的理念有不谋而合、异曲同工之处,也是要求图书馆重新思考其服务模式和组织结构。近年来,德国、丹麦等欧洲国家的大学都以英美为榜样,在高等院校进行相关的研究和试点,并新建或将图书馆改建成学习中心。

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但我们大概可以从荚美的新服务模式中归结出以下几个特点:

1、图书馆以服务学习为中心任务:在提供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同时向学生提供信息技术方面的支持,满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需求。

2、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通过培训讲座、网上在线辅导、实地解答应用中的问题等方式使学生最终能灵活和有效地使用大学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多媒体和科技服务,能够以适当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设置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习空间:除传统的阅览室外,图书馆还设置集体互助式学习室、信息技术培训教室、配置和不配置IT设备的自习室、笔记本电脑自助网吧、用于快速短暂浏览的站立式PC学习位等。

4、设置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使用数字化信息资源,还可以通过在线学习的形式提高信息技术能力。

5、强化参考咨询服务,设置综合服务台:参考咨询和技术支持是学习中心服务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图书馆专业人员和IT专业人员共同组成的参考咨询中心提供解答多方面问题的“一站式服务”(one stop shopping)。

6、扩展和延伸传统的用户服务:围绕着使用图书馆信息资源,把信息服务贯穿于学习和科研工作的始终,从检索一直延伸到学习和研究成果的电子排版和多媒体制作等。

7、与大学的其他服务机构的合作:学习中心是图书馆与计算中心以及高校其它服务机构(例如:多媒体中心、出版社、校内电视台)在组织和人员方面的合作体。

8、提供人际交流的场所:学习中心还具有社会性功能,有调查显示,学习中心是学生们最喜欢去的地力。他们到那里去阅读、写作业或写论文、查看和回复电子邮件、会朋友、讨论问题、互相帮助解决信息技术等方面的问题,甚至在那里打发课余时间、吃东西和休息。通过提供课堂以外的学习场所,学习中心能为学生创造人际交流的机会。

三、学习中心改变图书馆的面貌

欧美国家大学的学习中心多数都设在图书馆内或依托图书馆新建。网络技术虽然可以使人们在虚拟环境下接触到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但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图书馆对学生依然重要,因为传统的信息资源如纸质印刷书刊在科研和教学中仍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由于学习中心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得到国家管理层决策者的认可,很多大学得到可观的投资用于装备和改建图书馆,或新建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学习中心。

学习中心的服务模式导致图书馆改变其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因为服务重点的变化需要增加参考咨询人员和IT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图书馆本身的信息技术能力。

学习中心的理念还改变了传统的图书馆建筑形式,特别在馆内空间分配上,新建的图书馆完全从设计上就依照新服务理念的要求设置各种形式的学习室、互助式笔记本电脑网吧和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学习座位。没有条件新建馆舍的也要按照新的服务理念改造和重新分配馆内空间,进行技术改造,以适应新的服务模式。

学习中心的理念还改变了图书馆在高校中的地位,通过把图书馆融入教学(teaching library)使其从过去的借阅图书的地方变成了学生提高信息素质的场所,成为学生正式课堂教学以外最方便最合适的学习场所,图书馆成了学校的人际交流中心。

学习中心的服务模式还改变了图书馆与大学其它中心服务设施的关系,有些大学的学习中心是图书馆、计算中心和多媒体中心合作建立的,因为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是图书馆独自完成不了的,需要计算中心提供人员、设备和技术方面的支持。

笔者认为,学习中心这种新模式是社会和技术进步的产物,是图书馆发展的趋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虽然目前条件还不完全成熟,但完全可以学习其中的一些先进理念,实施一些条件允许的变革。通过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可以探讨在我国图书馆实施这种服务模式的可能性,研究成果和试验结果可以影响管理层的决策,为未来图书馆的发展创造条件。

(作者单位:湖北省黄冈师范学院图书馆)

参考文献:

[1]Spencer, Mary Ellen: Evolving a New Model: the Information Commons. In: Reference Science Review 34(2006)2, p. 242-247.

[2]Edwards, Brian and Biddy Fisher: Libranries and learning resource centres. Oxford 2002.

[3]Beatty, Susan: The Information Commons: strategies for integration. In: Information and IT Literacy: Enabling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 London 2003.

[4]Cowgill, Allison; Joan Beam and Lindsey Wess: Implemeting an Information Commons in a University. In: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27(2001)6,p.432-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