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与“焦桐”的故事

2009-01-16 09:54
党史纵览 2009年11期
关键词:泡桐树泡桐兰考

青 山

兰考有奇树 大名唤“焦桐”

泡桐树,是一种在我国华北平原上很常见的用材树。它躯干挺拔,根系发达,叶如蒲扇,花似杯盏,尤其是那紫粉色的花朵,层叠成簇,排列在铁青色的枝条上,不开则已,一开就开得满树繁华,轰轰烈烈,令人感到满眼蓬勃的活力与生气。更重要的是,泡桐成材周期较短,一般10年左右就可长成合抱粗的大树。因此,大多数庄户人家的房前屋后,榆杨楝槐等树木中间,都不难看到它的身姿。不过,也正是因为泡桐树的速生特性,在不大注重赏花的农村,人们能见到的树龄20年以上的泡桐树极少。

然而,在河南省兰考县县城北不远的一块田地里,却生长着一棵高达20多米、树冠可荫近百平方米、需两人方可合抱的泡桐树。这棵泡桐树已有46年树龄,不但巍然屹立着,而且还被定为“重点文物”,一年四季总有人前来一睹它的雄姿。2009年4月,泡桐花盛开时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到兰考调研,也慕名来到这棵大泡桐树跟前,久久地凝视着它,称赞它的挺拔与高大。

这棵不同寻常的泡桐树,就是兰考人民为缅怀原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而称为“焦桐”的那一棵。

寻常泡桐树 “老焦”最钟情

1962年12月6日,一个寒风呼啸的日子,焦裕禄带着上级党组织的重托,来到风沙、盐碱、内涝三大自然灾害严重的兰考县出任县委书记。

在对全县的冬季生产和救灾工作做出初步安排后,12月8日,焦裕禄带着县委办公室的干部,开始深入基层,一边访贫问苦,一边调查研究,寻找和探索从根本上改变兰考面貌的途径和方法。9日晚上,他住进了城关区老韩陵村饲养员肖位芬的牛屋。在拉家常式的交谈中,他向肖位芬请教治理“三害”、改变兰考面貌的办法。肖位芬不安地说:“焦书记,这么大的事儿,我是个大老粗,能拿个啥主意。”焦裕禄说:“改变兰考面貌,人人都有份,您年纪大,有生产经验。我今天就是来学习请教的。”肖位芬想了想,说:“俺们这里有句俗语叫‘要想富,种桐树,咱这里风沙大,种泡桐树,能挡风、压沙,可过去地都是一家一户的,没人统一领着栽泡桐,防风林连不成片,效果出不来啊!”

肖位芬老人的一席话提醒了焦裕禄,也开启了他种泡桐治沙增收的思路。他在查阅了有关资料、请教了专业技术人员后,分析总结了大量栽种泡桐的有利条件和好处:第一,由县委发动全县适宜种泡桐的公社和大队统一行动,植树造林定能形成规模。第二,桐树是根生天然育苗,刨一棵生百棵,容易繁育。且年年生根发芽,可以陆续移栽。第三,泡桐不用买树苗,不用治虫打药。第四,栽桐树技术性不强,按一般的操作规程就可以成活,10年内就可以成材,见效快,收益大。第五,种植泡桐可以以林促农,确保沙地变良田,增加粮食生产。

于是,以焦裕禄为首的兰考县委果断决策,一场大力恢复和发展泡桐林的战役在兰考大地上打响了。

胡集大队是焦裕禄和县委决定发展泡桐的重点大队之一。1963年3月,栽种泡桐的大好季节到来了。这天,焦裕禄带着县委办公室的几位同志到胡集大队检查泡桐栽植情况。可是,到了大队的南大方生产队,只见群众躺的躺,坐的坐,植树的工具和大捆大捆的桐树苗放在那里,却没有一个人栽树。

焦裕禄看到这种情形,就问道:“大家怎么不栽树呀?”有人答:“大队干部意见不统一,这树没法栽!”原来,胡集大队支书觉得胡集既然是全县林业发展的重点大队,植树造林就得弄出个样子给人家看看。栽种泡桐,统统要做到纵横成行,整齐划一,过去零星散植的泡桐苗,要一律移栽……但林业主任不同意这种做法,认为那是搞形式主义,没有考虑生产实际……

焦裕禄听后略一思考,笑着向干部群众说:“双方说得都有道理,但我们办事情,想问题,一定要首先抓住主要矛盾。眼下的主要矛盾,是度荒救灾。发展泡桐,就要‘先顾吃饭,后顾好看。”他说,“苗圃里的幼桐苗往地里移栽时,要考虑到便于将来机耕。零星地长在田地当中的单株桐苗就不要动了,不管成行不成行,先保证它活下去就行。我们要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不讲究形式。三五年以后,泡桐成长起来了,风沙治住了,便于机耕的农桐间作体系形成了,再考虑营造美化城乡的观赏植物。”

于是,“先顾吃饭,后顾好看”就成为指导兰考植树造林工作的一个原则,它抓住了当时当地的主要矛盾,分清了工作中的轻重缓急,对全县的各项工作都发挥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焦裕禄重视泡桐种植,更重视培育泡桐的技术人员的生活和成长。这天,焦裕禄来到老韩陵,探望正在这里蹲点、专门研究泡桐栽培技术的大学生小朱和小魏。焦裕禄一进门,马上有人向小朱和小魏介绍说:“这是县委的焦书记,特意来看望你们。”焦裕禄连忙说:“你们就叫我老焦好了。在林业上,我还要向你们请教呢!”小朱他们看到县委书记如此平易近人,非常感动,大家就攀谈起来。焦裕禄说:“听说你们是南方人,在兰考生活习惯吗?”小魏说:“这里风沙多,生活不习惯,搞科研实在困难。”

焦裕禄说:“兰考是个沙区,连年受灾,生活是苦一些,但这是暂时的。兰考有这么多的沙丘,只要我们大搞植树造林,推广农桐间作,就一定能战胜风沙,让日子好起来。你们想想,兰考有90万亩耕地,可以搞40万亩农桐间作,这么大的研究基地是专业技术人员施展才能的多好的舞台啊!”小朱和小魏听得入了迷。焦裕禄继续说:“泡桐是兰考一大宝,很有发展前途,很值得研究。特别是农作物和泡桐间作,这是劳动人民在与风沙斗争的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来的经验。因此,要想研究它,就不能忘记劳动人民;要想研究好,就要使思想感情在群众中扎根。”焦裕禄说到这里,指着门外的一棵泡桐树意味深长地说:“那棵树,粗壮高大,是因为根扎得深呀!你们是南方人,远离家乡,阔别亲人,这是为了革命工作需要和党的事业,只要在群众中扎下根来,你们的工作和事业就能像这棵树一样蓬勃发展,充满生机呀!”

焦裕禄的一席话使两位青年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和美好的未来,心里感到亮堂了许多。

不久,小朱和小魏去粮店买粮食时,粮站工作人员告诉他们:“焦书记知道你们是南方人,喜欢吃大米,亲自批示你们的口粮可以全部买成大米。”

两位大学生被彻底地感动了,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给焦书记看看。

当焦裕禄第二次去看望他们的时候,他们已经在一片沙荒地里育出了一行行整齐茁壮的泡桐苗。焦裕禄非常高兴,连声赞扬他们干得好。

一张合影像 伙伴是泡桐

焦裕禄平时很少照相,因此生前留下的照片极少。他在兰考唯一存世的一张照片,就是他和亲手栽种的那棵被称为“焦桐”的泡桐树的合影。这张照片后来成为国家邮电部发行的“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的邮票上的图案。

说起他和泡桐树的这张珍贵的合影,还真有点来之不易呢!

焦裕禄常常下乡搞调研,每逢出发时,他一定要求随行的县委通讯干事刘俊生带上照相机,随时捕捉干部群众在生产劳动中的典型场面,用“图片新闻”的形式,在报纸、板报上及时宣传。

在随焦裕禄下乡的日子里,刘俊生不是看到他在农田里和农民一起劳动,就是看到他深入农家和群众促膝谈心;不是看到他在公社和大队具体指导农业生产,就是看到他现场解决栽种泡桐、管理泡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焦裕禄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普通老百姓血肉相连的思想感情,无一不是宣传报道的极好内容,刘俊生很想抓住机会为焦裕禄多拍几张照片,可焦裕禄总是不让。

有一次,刘俊生跟随焦裕禄到城关公社余岩大队检查生产。焦裕禄在田间和群众一起紧张劳动了一个上午。太阳升到正头顶的时候,大家一起来到地头的大树下歇息。坐在松软的沙土上,焦裕禄和群众们亲切交谈,问队里生产搞得怎么样,大家的生活有没有困难,对战胜自然灾害有没有信心?群众们围着他,望着他,说的说,笑的笑,亲密无间的情景非常感人。这时,刘俊生立即打开照相机要拍下这个镜头。焦裕禄看到要给他照相,马上把脸转到一边去了。刘俊生赶快转移位置,另选一个角度。当镜头第二次对准焦裕禄时,又被他站起来躲开了。这么好的一幅照片没有拍成,刘俊生不知道焦裕禄到底是怎么想的,心中很纳闷。

还有一次,刘俊生按要求背着照相机,跟随焦裕禄来到许贡庄生产队。焦裕禄把自行车一放就拿起锄头到田间除草去了,他认真、细致、熟练的锄地情景又激起了刘俊生给他拍一张照片的欲望。刘俊生拿起照相机,满怀热情地要照相时,焦裕禄却向他摆摆手,严肃地说:“不要给我照!要照,就去给群众照!”听到焦裕禄又一次拒绝给自己照相,刘俊生像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心里别提有多别扭了。他想不通,焦裕禄为什么不让给他照相呢?

焦裕禄总是跟身边的人说,干部只有放下架子和群众打成一片,群众才会对你说真心话。包括他经常穿着补丁衣服下乡,也有理由:“群众穿着补丁衣,干部要是穿着光鲜的衣服站在他们面前讲话,怎么能拉近和他们的距离和感情呢?”

正是因为打心眼儿里敬佩焦裕禄这样的好干部,刘俊生觉得自己有宣传这位模范带头人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他暗下决心:不管想什么办法,也要为焦裕禄拍几张照片。1963年9月初的一天,刘俊生和焦裕禄一同从老韩陵来到胡集南地劳动和调研。在场的城关公社党委书记向焦裕禄请求:“焦书记,我想和你照一张合影作纪念。”焦裕禄说:“咱们合影有啥意思?”刘俊生终于抓住了一个发泄自己心中“怨气”的机会,他说:“焦书记,每次下乡你都让带照相机,为什么不让给你拍照呢?”焦裕禄笑着解释:“广大群众改变兰考面貌的决心和忘我劳动的精神是多么感人啊!给他们拍照片,对他们是一种很大的鼓舞!拿照相机,就是为了多给群众拍些照片,给我拍照片起啥作用呢?”刘俊生赶忙说:“如果把你和群众在一起劳动的情景照下来,对群众鼓舞不是更大吗?”焦裕禄一听哈哈笑了起来,说:“好,好,让你照,让你照。我爱泡桐,就在泡桐树跟前照个相吧!”他披着上衣,双手叉着腰,两眼深情地望着那棵泡桐树,高高兴兴地走了过去。就这样,刘俊生“咔嚓”一声按下快门,将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的形象永久地定格在了胶片上。照片洗出来后,焦裕禄拿着刘俊生送来的他和泡桐树的合影,笑着连声说:“这张照片拍得好!”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照片背景上那棵小泡桐,就是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的“焦桐”。

“焦桐”浓荫在 惠泽众百姓

在大量培育和种植泡桐树的过程中,焦裕禄不仅亲自参加植树活动,还具体指导发展泡桐的重点公社和大队的栽种工作,总结经验,迅速推广,使全县的泡桐栽植数量和面积很快达到了县委的规划要求。

树种上了,管理措施必须跟上,这样才能保证泡桐的茁壮成长。1963年7月的一天上午,焦裕禄约上城关公社书记,到胡集、老韩陵大队,检查护林措施落实情况。路上,焦裕禄说道:“造林容易护林难啊,你们公社是怎样护林的?”公社书记回答:“一是专门成立了一个林业派出所,设在胡集大队,人员已经到位;二是各队都安排了专职的护林员,日夜巡逻;三是各主要路口都设了林业宣传站,向过路人宣传林业政策;四是队队有护林制度户户有护林公约。”焦裕禄笑了:“仅有制度和人员还不够,关键要看落实得咋样?”

他们来到老韩陵村口时,碰上一群刚放了学的“红领巾”。焦裕禄故意说:“天这么热,走,掐个桐树叶放头上遮个凉!”一群“红领巾”停了下来,注视着他们的行动。焦裕禄果真到树旁掐了一个桐树叶。他马上被“红领巾”围了起来:“罚钱,罚钱!”焦裕禄连连求饶,说以后再不敢了。但“红领巾”不依,说老师讲过,不管是谁,掐桐树叶就得罚钱。焦裕禄只好按照要求掏了一块钱交罚款。“红领巾”们跑着说:“走,交给队长去!”焦裕禄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放心地笑了。

经过多次各种形式的检查,证明护林措施已经在群众中真正落实到位,兰考的20多万株泡桐树蓬蓬勃勃成长起来了。两三年后,兰考境内的泡桐树和同时栽植的刺槐等防风固沙植物就长成了蔚为壮观的林带,加上焦裕禄任职时力主推广的用淤泥压沙等措施,兰考的300多个大沙丘和几十处“风口”全被制服。经深翻后的土地,又成了肥沃的良田。

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大力栽种的泡桐树,实现了防风固沙的初衷。更可以告慰焦裕禄英灵的是,经他大力推广栽种的泡桐树,在他身后为兰考几十万人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经济财富和精神财富。

焦裕禄累死在兰考这片热土上,兰考人民继承焦裕禄的遗志,且把泡桐树不惧恶劣环境、努力活出生命的本色特性与焦裕禄精神合二为一,把泡桐当成了寄托对焦裕禄哀思的载体。泡桐树成了焦裕禄精神的化身,更成了兰考的“形象大使”。

泡桐树成材后,便成了兰考人的“摇钱树”。当地群众充分利用成材的泡桐树,进行木材深加工,生产出了家具、木制工艺品、桐木拼板,更为可喜的是,当地的能工巧匠,还利用轻灵的桐木板制作出了古筝、柳琴等乐器,使泡桐走进了大雅之堂。

据兰考县有关部门统计,木材加工现已成为兰考第一大支柱产业。目前兰考县有木材加工企业326家,个体加工户5000多户,从业人员2万多人,年产值有40亿元左右,年交税金2000多万元,每年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

在兰考采访时,有一位老人告诉我们说,以前兰考人出门在外,人家问是哪儿的,兰考人就回答,我是兰考的大爷;现在兰考人出去,人家问是哪儿的,兰考人就说我是兰考的大款。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以前兰考穷,老人外出一般就是讨荒要饭,而现在部分兰考人靠辛勤劳动已经致富,成为大款,这些大款大多数都是做木材生意的。说起这些喜人的变化,一位老大爷深情地说:“这都是托了焦书记的福啊!”

是的,焦裕禄的确称得上是兰考人民的“福星”,他给兰考人民留下的“绿色银行”——泡桐,是兰考人民取之不竭的财源。兰考人民谁能不记得他呢?可以告慰焦裕禄的是,他离开兰考人民几十年来,兰考历届县委、县政府在他的精神鼓舞下,始终把林业生态建设放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每年都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绿化环境,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在,兰考县已有农桐间作46万亩,农田林网36万亩,经济林5万亩,速生丰产林30万亩。

为维护焦裕禄留给兰考的“绿色银行”,最近3年,兰考县每年都要购买10万株泡桐,分发到各个乡、村,交给农民栽种,这些树木谁栽谁维护,成材以后树木也归谁所有。由于措施得力,群众植树积极性很高。可以预言,泡桐树,这种被焦裕禄看好的树种,即使历经沧海桑田,在兰考大地,仍将成为“永久的风景”。

“焦桐”不老,它的浓荫将继续泽被后世,为兰考、为河南乃至为全国人民带来源源不断的物质利益和精神财富。(题图为兰考的泡桐林荫大道)

猜你喜欢
泡桐树泡桐兰考
一树桐花十里芳
两棵树
又访兰考
紫花泡桐(节选)
《走进兰考》:小人物故事展现大时代变革
窗外的泡桐树
走脱贫之路是兰考对焦裕禄精神的生动践行
氤氲泡桐
兰考交卷
梦里开满泡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