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 飞
新中国6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在高歌猛进的过程中,也经历过曲折徘徊,犹如大江东去,波澜壮阔。在60年经济发展的重要时刻,有共和国领袖人物高昂的热情、忙碌的身影、殚精竭虑后的选择、富有远见卓识的决策……
“四面八方”
新中国建立之初,首要任务是恢复国民经济,但是,恢复经济却面临许多困难。首先是恢复生产问题。国民党统治时期,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打压政策,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大多处于困境之中。新中国成立后,不少民资企业一度搞过投机生意。在他们的投机企图被人民政府挫败之后,其生产积极性不高,从而造成生产锐减,大批工厂商店歇业和倒闭。因此,恢复生产困难重重。
对此,毛泽东早就洞若观火。他知道,要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就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其中,十分重要的是团结民族资产阶级,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为此,毛泽东制定了“四面八方”的经济政策,重点是如何对待民族资产阶级。
早在1949年4月15日,毛泽东在香山双清别墅接见太行区党委书记陶鲁笳等人时,就谈到这项政策。他说:我们经济政策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叫做“四面八方”,什么叫“四面八方”?“四面”即公私、劳资、城乡、内外。其中每一面都包括两方,所以合起来就是“四面八方”……我们的经济政策就是要处理好四面八方的关系,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
毛泽东虽然把“四面八方”的政策谈得很清楚,但当年还是有许多人不理解。民族资产阶级中一部分人对共产党的政策采取观望态度,而在共产党内,也有许多人持不同看法。在高级干部中,就有不少人认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是对立的,我们建立了新中国,就不必再联合资产阶级了,主要是与他们斗争。如果在政治上需要团结他们的话,在经济政策上则不能对他们让步。
在这样的环境下,毛泽东的头脑一直是清醒的,并亲自做团结民族资产阶级的工作。他多次找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人物谈话,阐述共产党“四面八方”的经济政策。他还多次和陈毅、陈云谈这方面的政策。陈毅、陈云对毛泽东的思路理解得较深刻,他们在工作中,也很注意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在陈毅的努力下,上海荣氏集团主要人物荣毅仁理解了党和政府的政策,率先接受共产党的主张,全力按共产党政策办事。荣氏集团的行动,带动了上海一大批资本家,出现了上海民族资产阶级与共产党合作、共同发展经济的良好局面。
毛泽东还专门派刘少奇去天津。当时,那里许多民族资本家开办的工厂停工了,大批工人失业。原因是资本家和工人两个方面都对党的“四面八方”政策不理解。刘少奇到天津后,亲自到民族资本家开办的工厂里搞调查,和资本家谈话,找工人座谈,做他们的工作。在刘少奇的有效工作下,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开始良好合作,共同发展生产。
通过各方面努力,新中国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共和国此后实行“一化三改”奠定了基础。
“反冒进”与“反反冒进”
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中国也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但是,由于当时党和人民迫切希望迅速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在经济建设中,出现了盲目冒进的现象。中央领导特别是主管经济工作的周恩来和陈云,很快就发现了冒进的问题,希望通过舆论宣传抑制冒进。根据中央政治局的意见,在陆定一、胡乔木具体指导下,中宣部起草了一篇题为《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的《人民日报》社论,于1956年6月20日发表。
这篇社论的发表,对抑制冒进,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党的八大后,在掌管经济建设的许多领导干部中,急躁冒进的思想又有所抬头。
党的八大闭幕不久,在1956年10月下旬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陈云提出了经济冒进的问题。他在发言中说:我国的建设规模究竟应该多大,是个根本的问题。前3年的建设基本按计划进行,今年的规模大了。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矛盾要很好解决,现在国内市场很紧张,人人都有意见。今后搞建设,粮食、肉、植物油等吃的东西必须得到保证。他还说:我们搞建设,“宁愿慢一点,就是说‘右倾一点。‘右倾一点比‘左倾一点好”。陈云的意见得到了周恩来等国务院领导的赞成。制止过热成为周恩来、陈云和国务院其他领导人的共识。1956年11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严格审查和控制一九五六年基本建设的紧急指示》。这个指示,压缩了一些不正常的投资项目。
但是,毛泽东却对反冒进持怀疑态度。在1956年11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在周恩来、陈云分别就经济、财政、粮食问题作报告后,毛泽东在闭幕会上讲话,提出了平衡与不平衡的观点。他主张:在经济建设中,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要保护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不要向他们头上泼冷水。他说:“动是绝对的,静是暂时的,有条件的。”“我们的计划经济,又平衡又不平衡。平衡是暂时的,有条件的。暂时建立了平衡,随后就要发生变动。”“净是平衡,不打破平衡,那是不行的。”他还说:“我们的各级党委,各部,各级政府,是促进呢,还是促退呢?根本还是促进的。社会总是前进的,前进是个总的趋势,发展是个总的趋势。”毛泽东的这番话,显然表明他不赞成反冒进,他主张要促进,而且,这番关于打破平衡的话,很大程度上就是针对陈云关于经济工作要保持平衡的观点的。这次会议上,毛泽东还对陈云提出反冒进意见时讲的要压缩1957年的预算和计划指标,有很大保留。
当时关于反冒进的意见分歧并没有在党内凸显出来,毛泽东也没有把反冒进当作一个重大问题提出来。
但是,到1957年下半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日益高涨,毛泽东下决心发动大跃进。既然要搞大跃进,毛泽东就把以前陈云等提出的反冒进当作一个严重问题提了出来,开始“反反冒进”了。
在1957年9日至10月召开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批评了反冒进。此后不久的1957年11月,毛泽东在准备访问苏联之前有一点空闲时间,便与陈伯达等人一起讨论,要起草一个关于批判反冒进的文章。1957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的社论。这篇社论中点明:“在去年秋天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在某些部门、某些单位、某些干部中间刮起了一股风,居然把多快好省的方针刮掉了。有的人说,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订得冒进了,行不通,有的人说,一九五六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全部冒进了,甚至第一个五年计划也冒进了,搞错了;有的人竟说,宁可犯保守的错误,也不要犯冒进的错误,等等。于是,本来应该可以多办、快办的事情,也少办、慢办甚至不办了。这种做法,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然不能起积极的促进的作用,相反地起了消极的‘促退的作用。”
1958年1月,毛泽东在杭州召集部分中央领导人开会,又开始批判反冒进。不久,中央工作会议(史称“南宁会议”——笔者注)在南宁召开。会上,毛泽东一连发表3次讲话,批评反冒进,同时强调了他在八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观点。
陈云没有出席杭州会议和南宁会议,不知道会议的情况,因此,他也无法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南宁会议上,刘少奇、周恩来做了自我批评,承担了责任。这样,毛泽东也就没有再进一步追究反冒进的责任,但他对坚决主张反冒进的陈云,明显表现出了不信任。
在1958年2月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陈云不得不检讨了自己反冒进中的错误,并表示,对反冒进中的财贸工作的错误,自己负主要责任。不久,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实际上就是大跃进的动员大会。会上,确定了1958年的跃进指标。毛泽东设想:要通过批判反冒进,来开大跃进之路。而且当时全国的局面是:全面开动宣传机器,反右倾、鼓干劲,毛泽东也以极大的热情,推动大跃进高潮的到来。
1958年3月,中央在成都召开会议。(史称“成都会议”——笔者注)毛泽东在会上继续批判反冒进,而且把这次批判的话说得更重了,他把反冒进和不反冒进,提到了反马克思主义还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他说:“两种方法的比较,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冒进,一种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反冒进。究竟采取哪一种?我看应采取‘冒进。很多问题都可以这样提。”在1958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陈云不得不又一次就反冒进问题做检讨。
发动大跃进的毛泽东最先冷静下来
反冒进“反”出了大跃进。而大跃进确实产生了许多严重问题。毛泽东最早发现了大跃进中存在的问题,他对一些虚报的产量表示了怀疑,对一些地方出现的过高指标也表示了慎重态度。之后,他逐渐冷静了下来,并采取了许多措施纠正“大跃进”的错误。1960年至1962年,由于人为因素加上自然灾害,以及苏联逼债和中止援助,我国经济处于严重困难时期。
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了自己在大跃进问题上所犯的错误,主动承担了责任。1962年中央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笔者注)时,毛泽东再次做了自我批评。
大跃进虽然存在很大错误,但实事求是地说,这一时期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还是取得了很大成就。从钢铁方面来看,宝钢的前身上海第五钢铁厂是大跃进时期建设的,武钢、包钢、邯郸钢铁、唐钢股份、济南钢铁、首钢股份、太钢不锈、杭钢股份、广钢股份、南钢股份等现在我国几十家大型钢铁企业,都是大跃进时期建成或者奠定基础的。一些那时建成的大型工厂,如柳州工程机械厂、成都量具刃具厂、武汉钢铁公司焦化厂、柳州电站、兰州肥料厂、太原磷肥厂、华北制药厂等至今仍然是国家骨干企业。大跃进时期,我国建成了兰新、宝成、黔贵、鹰厦、包兰等重要铁路,大大改善了交通状况;建设了十三陵水库、淮沐新河、红旗渠、密云水库等重大工程;创造了许多个第一,如建造了第一艘2.21万吨远洋货轮、第一架民用飞机、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台数控机床、第一台半导体收音机、第一辆40匹马力柴油拖拉机等。这些成就,切切实实为此后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更为后来的国民经济调整打下了基础。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到1963年,已经基本走出困难的阴影。1964年,国民经济开始实现良性发展。1965年,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各行各业都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1966年,中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中国经济良性发展的路也随之中断了。“文化大革命”时期,虽然中国经济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总体上看,是处于一种紊乱状态。“文化大革命”后期的整顿,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
1975年整顿
1975年一开年,中国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是:邓小平进入了中央领导核心。1973年3月,邓小平被恢复了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协助生病的周恩来工作。1975年1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一号文件,任命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在1月13日—17日召开的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邓小平成为第一副总理, 主要职责是主管外事,在周恩来总理治病疗养期间,代总理主持会议和呈批主要文件。
当时,全国仍处于混乱状态。“九一三”事件后,人们普遍对“文化大革命”产生怀疑,但又找不到正确的答案,加上“四人帮”在思想理论界宣扬了许多谬论,人们的思想很混乱,对于今后中国的发展方向,缺乏正确认识。在经济领域,由于长期的政治运动,各项规章制度受到破坏,造反派当道,许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面对如此局面,邓小平认为,必须下大力气进行整顿,否则,国家就会衰败下去,民族复兴无望,更谈不上实现四个现代化了。
进行整顿,实际上也是当时毛泽东的想法,在这一点上,邓小平与毛泽东是不谋而合的。这就坚定了邓小平大力整顿的决心。
邓小平整顿的重点之一是铁路。1975年2月25日至3月8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工业书记会议,专门研究解决整顿铁路问题。邓小平在这次会议上发表了《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讲话,邓小平在讲话中说:“现在有一个大局,全党要多讲。”这个大局就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全党全国都要为实现这个伟大目标而奋斗。这就是大局。”“怎样才能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分析的结果,当前的薄弱环节是铁路。铁路运输的问题不解决,生产部署统统打乱,整个计划都会落空。所以中央下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
3月5日,中央做出《关于加强铁路工作的决定》,经毛泽东同意后,作为中央9号文件下发。这个决定的主要内容是:改进铁路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确保运输安全正点,与各种破坏行为做斗争。会后,铁道部部长万里率领工作组,先后去徐州、太原、郑州、长沙等地,贯彻中央9号文件,对问题严重的路局进行了重点整顿。万里每到一地,都与地方配合,召开几千人、几万人、甚至十几万人的大会。在会上,万里反复宣传中央9号文件的精神,发动群众批判派性,落实党的政策,号召广大职工讲大局,讲党性,讲团结,讲纪律。万里还着重抓领导班子,特别是对领导班子中的造反派进行严肃批评和坚决斗争;批完了就调动,调动一次不行就调动两次;对领导班子中造反派多、派性严重的,就重新配领导班子;对不服从调动的就撤职,对那些打砸抢的造反派进行法办。经过两个多月的整顿,恢复了必要的规章制度,建立了生产秩序。到4月份,过去严重堵塞的铁路全部疏通,全国20个路局有19个超额完成了国家的计划,全国铁路平均日装车数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列车正点率大为提高。
接下来,邓小平把目光放到钢铁工业上。当时,全国钢铁企业欠产严重,许多企业因派性斗争激烈,秩序很乱。有的钢铁企业的领导班子软弱涣散,生产搞不起来。钢铁生产是整个工业生产的“龙头”,钢铁企业欠产,严重影响了全国的工业生产。1975年5月,邓小平批转冶金部给毛泽东的报告,并经请示毛泽东同意后,召开了全国钢铁工业座谈会。这次会议有17个省市自治区和11个大钢厂及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参加。会上,邓小平强调:整顿钢铁工业,必须解决4个问题:“第一,必须建立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第二,必须坚决同派性作斗争”;“第三,必须认真落实政策”;“第四,必须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在这次讲话中,特别突出的是,邓小平提出了“三项指示为纲”的问题。邓小平说:“毛主席最近三条重要指示,一条是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要反修防修;再一条是关于安定团结的指示;还有一条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这就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纲。这三条重要指示,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分割的,一条都不能忘记。”这次会议决定:国家确定的1975年生产指标不变,欠产的要补上,几大钢厂限期扭转局面。接着,中央派出工作组,深入各钢铁厂蹲点抓整顿,调整软弱的领导班子,把搞派性的头头调离原单位,派性问题严重的,有的撤职,有的法办。同时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严格纪律。经过一个月的整顿,就大见成效。6月份,全国钢铁平均日产量达到72400吨,超过全年计划平均日产水平,开始补还欠账。尤其是太钢、武钢、鞍钢,生产形势更好。
邓小平开展的整顿并不限于经济领域,他在军队、教育、文化等领域也开展整顿。这实际上是对“文化大革命”的否定,引起了毛泽东的不满。于是,1976年初,开始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1976年4月,发生了“四五”事件,邓小平随后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邓小平领导的整顿,被迫中断,但是整顿所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这些影响中,最根本的是,它引起人们思考,启发人们认识到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认清了“四人帮”的本质,从而奠定了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的群众基础。
改革开放调整经济政策
粉碎“四人帮”后,“文化大革命”随即结束,中国开始走上发展经济的道路。但是,解决社会主义建设要不要搞改革开放的问题,经过了一段历程。当时,无论在党内还是党外,都对实行改革开放心存疑虑,担心这样搞会不会走偏了方向。就在此时,一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在中国引起巨大反响,讨论中,人们越来越明白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朴素道理所包含的现实内涵。在此情况下,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
就中国经济来说,改革开放从何入手?仍然是个问题。一开始,引进外资、引进技术,这些都做了,在中央也没有太多反对的声音。但一涉及中国内部体制改革,问题就不同了,因为一碰所有制,就有人提出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杀出一条血路”办特区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实行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办特区。1979年4月5日至28日,习仲勋与王全国(时任广东省委书记)赴京出席中央工作会议,他们向中央汇报了广东如何利用有利条件为国家多创外汇等措施,以及广东政治、经济情况和干部群众的思想情况,提出:“不仅经济体制、整个行政体制上也要考虑改革。中国这么大,各省有各省的特点,有些应根据省的特点来搞。”“在全国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放手一点,搞活一点。”在向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做汇报时,习仲勋再次将他的建议向中央做了陈述。他谈得十分详细,对于各项保障措施也谈得十分到位。他的这个汇报得到了政治局常委们的赞许与支持。之后,习仲勋又单独向邓小平做了专门汇报。邓小平听完汇报后,说:“对!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嘛!”当谈到配套建设资金时,邓小平说:“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5月中旬,根据中央的安排,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率领一个由中央有关部委组成的工作组到达广东。谷牧到广东后,与习仲勋一起,对各方面情况进行了反复调查和论证,并建立了一个文件起草小组,开始了紧张的文件起草工作。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他们于6月6日正式拟定了《关于发挥广东优势条件,扩大对外贸易、加快经济发展的报告》,并向中央做了汇报。中央很快做出了决定,批准了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的方案。1979年7月19日,中央下发了中发[1979]50号文件,明确规定:“出口特区”先在深圳、珠海两市试办,待取得经验后,再考虑在汕头、厦门设置。就这样,习仲勋率领广东人民,在中国南方毗邻香港、澳门的深圳、珠海,“杀出”了改革开放之初的第一条“血路”。实践已经证明,办特区的决策是正确的,特区的发展对共和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正是因为办特区,才带动了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
从农村改革到“小康”概念的提出
改革在农村如何进行?在进入新时期后,人们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但观点不一,也没有成熟的想法。在此情况下,农民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回答。安徽省凤阳小岗村的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第一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当年粮食实现丰收。小岗村的经验被当时担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发现,万里明确肯定了小岗经验。与此同时,小岗村的经验也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陆学艺发现,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办的内部刊物《要报》上发表文章予以介绍。中央领导人很快就看到了这篇文章,并且对小岗村的做法表示肯定。
在此情况下,万里心中更有了底。1978年,他根据安徽省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主持省委制订了一个“省委六条”。“省委六条”以发展农业生产为根本宗旨,提的都是务实的措施,并且很重要的内容是允许农业生产实行联产承包。“省委六条”一出台,在省内外就引起了争论。有些人说:“毛主席他老人家逝世才3年,就把社会主义江山糟蹋了。”有人质疑:这样搞,是不是反大寨?反对声不绝于耳。
在争议中,安徽搞农业联产承包的做法坚持了下来,并且用农业丰收的事实回答了反对者们。中央领导人也对此给予肯定。全国规模的农村联产承包浪潮随之到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村改革带动了全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推动了城市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发展一派欣欣向荣景象,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上升,不光是解决了中国绝大多数人的吃饭穿衣问题,人们的总体生活水平也得到极大提高。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做出了新的发展远景规划。他在1979年12月6日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第一次提出了“小康”概念,即到20世纪末,争取我国人均收入达1000美元。到80年代中期,又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这之后,他又多次提出了这一构想。党的十二大正式引用了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20世纪末的战略目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邓小平的这一构想为动员全国亿万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对“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不同理解
198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是当前我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次会议明确了一条:中国要搞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对这句话,在通过决定之前、之中、之后,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有人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是要以计划经济为主,“有计划”是决定性质的。有的人则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商品经济为主,“商品经济”是落脚点,是决定性质的。一时间,两种观点争论不休,报上的文章、会议上的讨论、私下的探讨,都针锋相对。中央对各种观点均不作结论,按照《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1986年启动了推进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1986年12月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规定》提出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可积极试行租赁、承包经营。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要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各地可以选择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之后,全国小型企业改革迅速,绝大多数实行了租赁和承包,大中型企业也着手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有的企业率先试行股份制。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坚定了中央进一步推进改革的信心。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作《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大会通过《 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写进党章。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
1993年11月11日至14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1993年12月1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接着,中央又提出了金融体制改革目标,国务院作出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1994年1月11日,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统一政策,开放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运行机制。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等。《决定》的出台,开启了城镇住房商品化的大门,标志着我国全面推进住房市场化改革的确立,其最大意义在于稳步推进公有住房的出售,通过向城镇职工出售原公有住房,逐步完成了我国住房私有化的进程。
“两个根本性转变”
1995年9月25日至28日,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按照“两个转变”的目标,中国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1996年12月1日,中国开始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在“两个转变”理论指导下,1999年,中央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在1999年3月5日至15日召开的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决定,进一步使人们摆脱了束缚,调动了发展非公有经济的积极性,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
1999年3月22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十条意见。这个战略就是: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逐步形成我国西部有特色的西陇海兰新线、长江上游、南(宁)贵(阳)昆(明)等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带,带动其他地区发展,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西部大开发。总的战略目标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努力建成一个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富裕的新西部。21世纪头10年,力争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有较大发展,重点地带开发步伐明显加快,科技教育和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明显加强。这个战略实施的结果,促进了中国西部发展,也改善了全国经济布局。
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立足于我国已经解决温饱、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它实际上是确定了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即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此基础上,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就是:(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性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政府法治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之下,中国又推出许多改革和发展经济的重大举措,包括:2003年9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提出了振兴东北的指导思想、原则、任务和政策措施。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对我国实现本世纪头20年国民经济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废止农业税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值得记上一笔的是中国农业税废止。2005年12月29日下午3时零4分,出席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以赞成162票,弃权1票,反对0票,通过了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至此,新中国实施了近50年的农业税条例被依法废止,成为历史档案。据统计,免征农业税、取消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可减轻农民负担500亿元左右,到2005年已有近8亿农民直接受益。2005年岁末,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法废止农业税条例,使免除农业税的惠农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让9亿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这是中国农村面貌即将迎来新一轮巨变的标志性事件。
新中国经济大发展的亮点
新中国60年,中国经济得到极大发展。主要有以下亮点:
60年中,中国工业大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建成的156项大工程,经过几十年持续建设,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已经成为工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又集中办了许多大的工程,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中国办了101个大工程,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大增强,主要产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
中国的财政收入,60年中增长了约1000倍。
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数量,从1949年起的一成,增长到五成。
中国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了60倍。
中国由原来的贫穷国家一跃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总量已排世界第三。
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中国模式。这个模式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世界许多国家从这个模式中吸取经验。中国经济在世界上已经举足轻重。
到2008年改革开放30年时,中国国民经济的各方面都成倍增长。200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概括了30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他说:
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我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我们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30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加到13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