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刚
2018年12月13日到17日,5集纪录片《走进兰考》在河南广播电视台播出。节目带领观众走进曾被漫天黄沙和贫瘠盐碱地困扰的河南兰考地区,记录新时代兰考人民在焦裕禄精神的影响下,思想与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展现河南省改革开放40年来的沧桑巨变。
《走进兰考》是河南省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重点节目,也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确定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重点项目之一。节目一经播出便在省内外获得好评,并于2018年12月24日登陆CCTV-9纪录频道。
《走进兰考》从“焦桐”“推手”“车站”“家当”“喜宴”5个主题切入,以故事化的创作手法,通过不同人物的不同生活故事,刷新人们对于兰考这块土地的记忆。与以往展现兰考地区的节目不同,《走进兰考》并未将处于贫困时期的兰考作为主要呈现内容,而是将视角放到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新兰考人”。
节目组选择兰考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跟踪拍摄,片中主人公的职业涵盖了工程建设、种植、养殖、乐器制作、良种培育等传统项目,也有电商、直播等新潮创业者。通过现代化的农村生活,探究兰考从漫天黄沙的贫瘠之地,到全国率先摘掉贫困县“帽子”的发展路径。
作为一档展现兰考地区,乃至河南改革开放40周年重要成就的纪实类节目,如何开篇点题成为主创团队首先要面对的难题。在观众心中,和兰考地区紧密关联的永远是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以及代表焦裕禄精神的“焦桐”。主创团队认为,“焦桐和它背后所蕴含的精神,最能代表兰考,也最能讲述兰考的历史与变迁。”于是,节目便从凝聚着焦裕禄精神的“焦桐”讲起。
首集,通过这棵代表焦裕禄精神的桐树,讲述了兰考人民以不服输的精神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产业,最终脱贫 致富的故事;第二集“推手”讲述了当地人民从之前的“走出去”,到如今“返回来”的心路变化;第三集“车站”通过历经百年沧桑的兰考火车站从硬件设施到乘客出行的变化,见证时代发展;第四集“家当”、第五集“喜宴”则通过普通居民的日常点滴,凸显当地民众的生活变化。
小人物、小缩影、小故事展现大时代,成为《走进兰考》的创作主线,以此展开的新一代兰考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焦裕禄精神的传承,则凝聚成节目的内涵主线。正如节目总导演李宁所说,《走进兰考》从每个人物的生活切入,通过他们个人家庭和命运的变化展現兰考40年的变化。
在拍摄过程中,主创团队对故事情节的展现手法进行了巧妙设计。首集节目,创作团队并未直接讲述“焦桐”的故事,反而从远在千里之外却深受焦裕禄精神影响的一位上海人讲起,以清晰的故事脉络,引导观众了解焦裕禄精神对几代人的影响。整部纪录片中,这种设计比比皆是。舍不得扔掉的八仙桌,盐碱地里的麦粒,为兰考新火车站挥洒汗水的年轻人,以及遭遇台风却不肯向灾害低头的种植户等等。这些主题之外的生活化细节,更加直观地展现了兰考人对焦裕禄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对主创团队而言,镜头下的兰考人才是最能代表兰考精神的主体。为了呈现 “新兰考”的面貌和兰考百姓的幸福生活,摄制组用近1年时间,多方准备、精雕细琢,同时派出5个摄制组,前往兰考、郑州、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拍摄,其间,摄制组先后经历了多年不遇的高温,以及8月“温比亚”、9月“山竹”连续两场台风带来的连续暴雨天气。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摄制组一直工作在拍摄现场,发现、发掘出了许多生动、感人的故事。
第一集“焦桐”的导演乔戈里在拍摄手记中提到,在兰考待的大半年时间里,令他感触最深的还是“兰考的人”。不管是拍摄到的人,还是在村子里碰到的人,他们正说着兰考话,转脸却能和摄制组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或者跟摄制组说着普通话,转头就可以和别人说起兰考话,这种情况在其他地方几乎很少碰到……“我在想,这是兰考人的见多识广,还是兰考人的开放包容?这是不是他们能够用3年时间就从国家级贫困县发展到河南县级第44名的原因之一呢?”
同样深受触动的还有第二集的导演姚欢,“那些从大城市回到兰考创业的普通人,身上总是充满了干劲儿,甚至还带着一丝百折不回的傻气,他们看好兰考的发展前景,愿意凭借互联网的力量,开创自己的事业,同时带动兰考地区的发展。他们的故事代表着许许多多的新一代兰考人。”
平凡感人的故事、鲜活生动的细节,这些都是主创团队在与片中人物朝夕相处后,围绕人物自身特点不断深入挖掘而进行的真实记录。对于片中人物,主创团队不做高大上的英雄式呈现,而是将人物最真实的一面凝练出来,这种基于生活的朴实展示,成为拨动观众心弦的关键所在。
《走进兰考》播出后,引起了全国电视观众的广泛关注,甚至给片中主人公的工作生活也带来了诸多变化。联系兰考乐器的电话纷至沓来;山药姑娘的淘宝网店访问量剧增;沈天民的良种供不应求……很多观众表示,没想到兰考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有空一定要和片中的“新兰考人”面对面交流,体验新农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