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渗透语文课堂

2009-01-14 04:28马以训
教育教学论坛 2009年12期
关键词:德育语文教学

马以训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进行德育渗透。我结合平时的课堂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

一、德育融合实施策略

1.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1)在课文教学中渗透德育。《雷雨》是典型的爱情悲剧,我们可以借此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拒绝早恋行为。教学时,我对学生说周朴园和梅侍萍的爱情悲剧都源于家长的反对。学生作为在校中学生若早恋要面临家长、教师和社会的三重反对,还要面对成绩下滑的严重危险。与其拿自己的美好前程换这希望渺茫、毫无安全感可言的青涩爱情,不如先把自己的学业搞好,为自己将来的生存与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这样的课堂德育渗透要比简单命令式地要求学生不得早恋有效得多。(2)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并不是简简单单抛出像2010年高考作文题“绿色生活”那样带有拷问的方式,而是要讲究方式方法,让学生深有感悟,乐于接受。有一次作文课的主题是“逆向思维,立意新颖”。上课时我先跟学生说这期作文的话题是“珍惜时间”,让他们拟写作提纲。结果所有同学的立意都是:“光阴荏苒,白驹过隙”“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不管表达如何不一样,本质都是一样:我们必须珍惜时间。在跟班上学生分析了他们的立意不新颖后,我给他们讲了一起在等红绿灯而相差几秒钟发生的车祸:两车相撞,还轧死一位横穿马路的人。接着教育他们:乱穿马路不仅是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是不文明、没有社会公德心的行为,因为这样做不仅可能导致自己受伤害,也会影响社会交通秩序。学生们听了我的分析后,纷纷修改了原来的立意:“珍惜不该珍惜的时间,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时间诚可贵,生命价更高”“放弃短暂光阴,珍惜永久时间”,我很满意地告诉学生,这样的立意在考场上会比“时间宝贵,我们必须珍惜时间”新颖得多,也更容易抓住评卷老师的眼球。由此点出本堂课的主题“逆向思维,立意新颖”。这样学生既懂得了一个重要的写作技巧,又接受了一次难忘的交通安全教育和社会公德心教育,寓德于教在此得到充分体现。(3)在课堂口语活动中渗透德育。在人际交往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口头表达和口语交际显得特别重要,其能力已成为现代公民素养的重要成分。教师应为学生的口语实践提供具体指导。鼓励学生积极融入生活,体验人生。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表达交流”单元有一口语交际活动课名为“讨论”,指导学生围绕某个话题各自发表意见,平等交流。我班有些男生特别喜欢说女生坏话,贬损女生。在备课时我选了“男生该如何对待女生”为话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学生的讨论非常热烈,他们讨论后,我结合他们的观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真正的男子汉,应以保护女人、包容女人为荣,以欺压女人、贬损女人为耻。大自然选择让男性天生更具力量和胆量,是为了让男性保护女性,而不是让男性欺负女性。绝大部分学生对我的观点都深表赞同。那些本来喜欢讲女生坏话的男同学,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次讨论课,既提高了学生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更引发了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境界,可谓一举多得。

2.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在学习中,有很多知识点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样很多问题在进行讨论后变得更加清晰,学生也会有更深的感触。

二、德育融合实施方法

1.迁移法。这一方法要求把已知迁移到未知、把此一类知识迁移到另一类知识中,使学生的迁移能力增强。例如,学习文言文,我就要求学生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如果课外遇到同样的情况下出现的词语,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这样,就等于告诉了他们要学以致用。

2.联系法。就是把现实生活和语文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兴趣、情感、品格教育。例如,运动会刚刚结束,就请同学们把运动会期间印象最深的事情写进随笔本。这样,谁为班级夺得荣誉,谁热情积极帮助他人,谁坚持到底等等都涌现在同学的头脑中。无疑,这比口头教育“团结就是力量、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等更有分量。

3.比较法。就是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把课文与自己联系起来进行比较,由此及彼,开展心灵的拷问。如在上《背影》这篇课文时,我让同学先研读课文中体现父子深情的部分,然后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储备,去体验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以及对子女的真情。

猜你喜欢
德育语文教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