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龙
摘要:初中与小学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学科增多了,内容加深了,每门学科分别由不同教师教学。因此,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就要求学生有较广的学习兴趣,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适应每个老师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初中数学;转变
据了解,许多学生在小学时数学成绩很好,可是一进入初中,成绩就下降了,尤其是到了初一下学期至初二上学期,下降得更快,这是为什么呢?如何扭转这种现象呢?根据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我想谈谈我的几点想法。
一、成绩下降的原因
1.教材的变化。小学里要求认识较简单的非负有理数,并进行四则运算。到了初中,数的范围扩大到实数集合,数的运算又引入了乘方、开方。同时,初中数学的代数式,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字母表示的公式、定律、数量关系,较之以前数的运算,对学生来说,无疑有些抽象。小学数学中的形体知识也比较简单,初中几何在概念、识图和推理等方面都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学生的思维能力跟不上学科要求,思维结构与知识结构产生了矛盾。此外,每节课的容量也大于小学,这些便是学生成绩下降的客观原因。
2.教学方法的变化。初中数学在教学方法上不同于小学。小学内容少,教学要求低,所学其他学科也少,所以教师教学进度较慢,对一些重点、难点,有足够的时间去反复讲、反复练。但是,初中数学内容较多,进度快,知识难度也增大,课堂上不可能象小学时那样反复演练,反复强调,而是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不适应这一点。因此,有许多学生反映,上课也能听懂,就是课下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平时也觉得学得不错,而考试成绩不理想。
3.学习方法不适应。小学时学生们有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上课也能注意听讲,在老师反复强调下,反复记忆,成绩也不错。而在初中课堂上,仍满足于此,不会记课堂笔记,不会积极思考,不善于和别人交流、探讨,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不善于举一反三和总结,盲目地听,被动地听,在学习上不采取主动,这些都是造成学习下降的原因。
4.学生的心理因素影响了学习。升入初中以后,学习科目的增多,内容的加深,对学生构成一种心理上的压力;同学之间的学习竞争,家庭的期望与督促,对某些心理素质不太好的学生也造成了一种压力,使得一部分在小学成绩很好的学生,不能尽快适应初中生活,心理上产生一种焦虑感。尤其到初一下半学期至初二上学期,学习难度又有所增加,成绩在前面的学生担心被超过,处在后面的学生自尊心受挫,又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使得成绩下降。
二、针对学生成绩下降情况采取的措施及方法
1.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教材,并尽快了解学生。初中教师要认真备课,认真钻研大纲,根据教学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尤其是初一教师,一开始就应通过学生座谈、问卷、走访等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特点,对他们进行入学教育,帮他们认识初中学习的特点,尽快进入角色。
2.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在课堂上,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和学本身是一种互动活动,教师要通过一些幽默的语言,激起学生的热情,使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他们主动、自由地学习。对于初一刚入学的学生,教师先要放慢教学进度,降低教学要求,使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一开始的章节测验不宜太难,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可接受性,增强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逐步适应初中的教学方法。
3.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不但有利于初中学习,更有益于学生的一生,教师要在学法上对学生进行指导。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前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自己不懂的知识,产生好奇心,而好奇心又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学生就会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听课。带着课前预习的问题听课就有一定的目的性,注意听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对各部分知识的串联,与此同时,教师对关键部分要重点强调,并指导学生做学习笔记。
4.密切关注学生,出现问题及时补救。到初一下半学期,一部分学生已经适应了初中学习,成绩也不错,可是有一部分适应能力差的学生成绩却不理想。这时教师绝对不要放弃每一位学生,要认真分析每一位差生的形成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这一阶段,千万不要让学生丧失信心,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因为他们也有学习好的愿望。对于那些心理素质差、成绩差的学生,要多一些耐心,教他们如何克服心理焦虑,要让学生正确对待考试和学习竞争,培养学生之间良好的竞争合作关系。
最后,教师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差生,用真诚的目光看待学生。教师应该相信差生的明天会比今天好。厚爱差生,理解差生,帮助差生,一定会促进他们各方面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