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宗锴
“三品王”是有故事的,有故事的事业用不着添油加料,自然够精彩。这些年坑坑坎坎一路走来,那些看似平凡的往事,积淀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时常唤起丝丝酸楚。
想当年……
那是1999年3月,我任贵州汉方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市场部经理,承包汉方制药在广西境内的营销工作(后于2001年6月离开该公司)。当时,哥和嫂也在广西工作,嫂子的父母负责给他们带小孩,一家人住在植物路区直一保附近的出租屋里。我们每天早出晚归,最开心的事就是晚上回到住所,一家人有说有笑地吃着老人做好的可口饭菜。谈论着一天的见闻、收获、得失。一次谈话中无意间就谈到,两位老人身体好,闲暇时间多,不如做点小生意,让他们的退休生活更充实一些。这想法大家一拍即合,但是做什么生意呢?思来想去。当时南宁的米粉市场出了一个风靡一时的“红鼻子”桂林米粉,采取加盟的方式,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红鼻子”。受它的启发,我想到了贵州的牛肉粉。
1999年5月,我带广西的客人到贵州旅游。在贵阳,经典的一日三餐是:早餐,品当地风味小吃“花溪牛肉粉”或“肠旺面”;中餐,游黄果树大瀑布,吃民俗餐;晚餐,吃贵州凯里酸汤鱼,喝米酒或茅台酒。
其间,我问广西的客人,是否适应贵州口味,得到他们的肯定答复后,我就去找当时在贵阳颇有名气的一家牛肉粉店——贵阳花溪王记牛肉粉店(贵阳市都司路)的老板陈欣洽谈到广西合作开店的事。
1999年7月1日,我看到《南国早报》上刊登了一则招租广告,就跟原“郁金香”快餐店的老板洽谈,以3.5万元的转让费、7000元/月的房租,接过了位于南宁市桃源路86-1号的一间100平方米的快餐店,作为我与陈欣合作开店的铺面。
当时,有人建议找个师傅来看看风水和开业的日子,并推荐了钟师傅。他看后说:门口有一根电线杆,是当头一棒;右边单位的院墙挡了财路;对面单位的门很大很“冲”;餐厅的吊顶呈“十”字架,不吉利;还有,最近的日子都不好,只有等到7月30号之后才有好日子……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当时我们都愣住了。怎么办?要改?费时费钱,而且有些不是你一时能改得了的,等好日子的时间又长。唯一能做就是舞狮舞龙来避一下了,转转运。于是我们决定“管他三七二十一,照开!”1999年7月21日上午十一点十八分,我们的牛肉粉店在舞狮舞龙的热闹气氛中开业了,店名为“贵阳花溪王记牛肉粉店南宁分店”。
艰难起步,反弹琵琶
或许是好事多磨吧,刚开业就遇到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困难。在开业前一天7月20日,我们突然接到通知有疫情,南宁亭子农贸市场关闭,无法买牛,真是当头一棒!一个月下来,交了房租、水电和开了工资,付了货款,不仅不赚,还亏了1万多元,这一棒可把我们打得不轻。
于是我不断调查、总结,一段时间后,得到顾客的反馈是:“不错,味道和桂林米粉差不多了。”
这可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如果是这样,就体现不了牛肉粉的风味特点,还不如直接做桂林米粉。于是,我们果断取消酸豆角和花生米,转而引导消费者,在配料台上方写宣传语“如何吃出正宗的贵州味?”广告内容是这样的:
将服务员打出的粉,依个人口味适量加入辣椒(贵州辣椒,已炕熟,香而不辣),花椒粉(麻)、生大蒜,趁热食用。辣椒和花椒,放与不放、放多放少,味道全然不一样,不妨一试!
顾客开始慢慢接受,但月底一盘点,还是亏损。我听到最多的声音是:“算了,又累又亏,早点关门,还少亏点。”合伙人陈欣每周六要回贵阳买牛,两地来回跑很辛苦,并且贵阳的生意离不开他,长期在外也不是办法,于是在9月22日,他找我提出,考虑到这边还没有赚钱。只要回2万元投资款,他退出合伙,放弃股份,广西市场就全部由我来做,授权我使用“花溪王记”的图形商标,签8年的协议,他负责给我供应配料和提供指导等(后来他也多次到南宁指导工作)。
说一千道一万,开饮食店,顾客是冲着你的味道来的,只要味道好,顾客就离不了。而牛肉粉味道好的关键之一是要用新鲜的黄牛肉。当时,我们买一头牛有240斤左右的肉,一天能用80斤,要一天用完一头牛的肉,必须得有3家店。就是基于这样朴素的想法,我决定在亏损情况下扩张,反弹琵琶,于1999年10月8日、12月12日,分别在广西大学旁农院路以及朝阳路食街(现万达广场处)相继开了两家店,并且配料都是由桃源店配送。这一举动打破了传统思维中先开一家店,生意好了有钱赚再开分店的模式,当年就实现了连锁经营模式的构架。
我们开三分店的想法是,朝阳路是南宁市的中心,我们拥有了这个制高点,对扩大知名度很有帮助。我们还征得交警四大队同意,在朝阳路的隔离栏杠上打出了可能是南宁市最早的米粉店公益广告:“行人过马路请走人行天桥——贵阳花溪王记牛肉粉店宣”、“骑自行车请勿带人——贵阳花溪王记牛肉粉店宣”。另外,我还自己撰文在《南国早报》刊登软文广告《贵阳花溪王记牛肉粉店的来历》、《排队为什么?》、《贵阳花溪王记牛肉粉好吃的秘密》等文章。当时一篇软文广告收费是每字3元,标题300元,一篇文章刊登一次就要花1000多元。这可是在没有赚钱、前景不明的情况下做的投入,这一切都源于对市场的把握和对品质的信心。当时的营销手段主要是:发传单、免费品尝卡,拉横幅,报纸软文。应该说,每一招都很有成效。
在“三品王”团队中,彼此信任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这也为这个大家庭增添了很多温情。在朝阳路三分店(位于现万达商业广场,我们2007年10月在沃尔玛超市收银出口处又开了第二十分店——可算是重回故地)不论是饭市或是生意冷清时,我们的员工都是有说有笑地在搞卫生、做准备。旁边店的老板就很奇怪:“你们老板一天到晚都不来一下,你们还这么自觉,为的是什么呀?”我们的员工说:“我们老板信任我们啊,我们还有规章制度的。”为什么不信任他们呢?她们都是最真诚的人。
记得有一天,下着小雨,我偶尔走到三分店,看见员工在吃稀饭,唯有一碟咸菜。我问:“你们为什么不买肉炒菜吃饭啊?”(当时员工餐规定一定金额,可以从营业款中支取,自己买菜做饭吃)她们说:“今天下雨,生意不好,又没有钱赚,不好意思再花钱了。”
我们的员工非常真诚,你如何对她,她就如何对你,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提炼了公司管理理念的第一条:信任、规则。叫自己的爱人、兄弟姐妹去收银,用得着担心他们会贪污吗?我们正是基于这一想法,把每一个员工都当成家人、亲戚去信任,放心让她们去做。才有了今天“三品王”的茁壮成长。
责任编辑:王亚平李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