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丽 谭 华 李 玲
摘要通过对哈代诗歌的意象进行分析和阐释,来理解哈代悲观主义的自然观和命运观。
关键词诗歌 意象 悲观主义
中图分类号:I561.06 文献标识码:A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是英国伟大的小说家, 诗人。他早期和中期的创作以小说为主,如《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晚年他创作了九百多首诗歌,开拓了英国二十世纪的文学。
哈代是一位“自然诗人”,因为长期的乡村生活使他能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觉异常细腻敏锐,并善于从自然万物中撷取人们熟悉的事物作为诗歌创作中的意象,同时将其活灵活现地、生动地描述出来。同时,哈代也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对现世生活充满了不满和哀叹,但又苦于找不到解决的方法,使他以为冥冥之中这个世界是由某种神秘的,超自然的力量控制,他称之为“内在意志力”;并且这种力量冷漠无情地控制着人类的命运,使人类永远无法摆脱。
所谓意象“不是一种图像式的重现,而是一种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情感的复杂体验”(庞德语)。意象是诗歌语言的灵魂,既是诗人表情达意的艺术手段,也是读者解读诗作的突破口。在哈代诗歌创作中,意象在揭示主题、塑造形象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笔者就以他具有代表性的几首诗歌为例予以阐述。
在其早期名诗《灰色调》(Neutral Tones)中,前一节描写的是诗人多年前与女友分手时的情景。
那个冬日,我俩站在池边,/太阳苍白得像遭了上帝责备,/枯萎的草坪上几片树叶发灰,/那是一棵白腊树落下的叶片。
首先背景是寒冷的冬天,接着描写了一连串悲凉的自然事物——“白色的太阳”、“枯萎的草坪”、“几片发灰的树叶”等意象。很显然这些意象都是没有一点生机和活力的,使诗歌一开始就蒙上了忧伤的灰色基调。在这里,自然的意象不仅仅是人物行为发生时的背景,也是和人们生活中的痛苦紧密相连的,即池塘边上一对男女“我俩”的不幸——就像自然界中即将死亡的事物一样,爱情走到了尽头。就连他们唇边掠过的一丝微笑也联系着死亡,“像一只不祥之鸟(ominous bird)在飞”,这一鸟的意象预示着人物不祥的命运。
在《黑暗中的鸫鸟》(The Darkling Thrush)中,前两节描述了毫无生机、荒芜悲凉、凋零的残冬景象。诗人使用了一系列的自然意象来描绘这一景象:寒霜(frost)、冬日(winter)、藤蔓(bine -stems)、陆地(land)、天穹(canopy)、风(wind)。为了使这些意象更加形象、生动,诗人使用了象征和比喻的修辞方法。例如,说“寒霜像幽灵般发灰”,把残冬说成“冬的沉渣”,把“纠缠的藤蔓”比喻成“宛如断了的琴弦”,以此来象征死寂、行将灭亡的十九世纪。接着诗人把大地比作成“斜卧着的世纪的尸体”,把苍穹比喻成这具尸体的墓室,把呼啸的寒风比作成围着尸体哽咽哭泣的悼念者,从而把大地的一片苍凉的景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最后诗人成功塑造了一只虽然“瘦弱、老衰、羽毛被阵风吹乱”,但却敞开心怀,放声歌唱的“鸫鸟”(thrush)的意象。这一意象既是人类苦难的化身,又是与人类社会以及大自然中的阴暗相对立的充满希望的形象。虽然鸫鸟唱出了一首欢欣之歌,带来了快乐和希望,但是诗的最后说明诗人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悲哀世界里,不明白鸫鸟的欢乐。同时鸫鸟的欢乐更加烘托出人类的悲哀与无奈。
在其《效外白雪》(Snow in the Suburbs)中,诗人使用了“胀大的树枝”、“垂下的细条”、“像鹅鸭的白色蹼足的树杈”、“沉默不语的街道和小径”等自然意象来描写冬日的雪景。诗的第二节塑造了一只“麻雀“的意象:淹没在雪景里,与雪团融为一体,“并且停落在下方的细枝/导致树梢向投宿的积雪发动猛击”。接着“我们”看到了一只“黑猫”的意象。
台阶是变白的斜坡,/ 一只黑猫身材瘦弱,/它睁大眼睛,渺茫地向上攀登,/于是我们把它接入屋中。
在白茫茫的雪景中,黑猫非常醒目,而且它身材瘦弱,力量单薄,但却渺茫地向上攀登,让人心生怜爱,所以“我们”把属于自然界的它接入屋中,以逃避外面的寒冷与无奈。在他的笔下,自然意象也成了“内在意志力”作用下的人类苦难以及人间悲剧的缩影。
从对这几首诗中的意象的分析,我们能深刻体会到哈代悲观主义的哲学观。他认为自然万物不仅仅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而且是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与生存状况的一面镜子,他笔下的自然也是与人物的悲剧命运紧密结合,带着浓厚的悲观色彩。
注释
梦幻时分 哈代抒情诗选.飞白,吴笛,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
王佐良.英国诗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 400.
Davie, Donald. Thomas Hardy and British Poetr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3.47.
赵文薇.哈代诗歌简论[J].外国文学评论, 1996(1).
[英]哈代.哈代文集(8)——诗选[M].刘新民,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