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方
[摘 要] 文章通过回顾日本专修学校的发展历程,分析日本专修学校多样化的课程设置、灵活的学制、齐全的专业门类以及注重教育质量的办学特色,试图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日本专修学校 发展历程 办学特色
二战后的日本职业教育随着经济的复苏而发展壮大起来,承担中等职业教育使命的职业高中和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短期大学等共同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现代日本职业教育体系。其中,兼具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功能于一身的专修学校,尽管发展历史短暂,却以其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日本职业教育主力军中的重要一员。
一、日本专修学校的创设
日本的专修学校脱胎于日本的各种学校,包括《学校教育法》所规定的学校(如小学、初中、高中等)以外的、具有与学校教育类似的教育功能的各种机构。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经济在连续高速增长20多年后,增长速度逐渐趋缓,经济结构调整渐趋深入,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使得社会对人才的供给产生了新的需求。当时已有的教育机构无法及时满足这种需要,为顺应这一新形势,日本国会于1975年7月修改了《学校教育法》,增加了专修学校条款,决定把修业年限在1年以上、学员人数在40人以上、每年授课总时数在800学时以上的各种学校升格为专修学校。1976年1月,日本文部省(现在的文部科学省)颁布了《专修学校设置基准》。根据上述法律,凡是符合专修学校设置标准的各种学校可从1976年4月起升格为专修学校。[1]至此,起源于历史悠久的各种学校而又承载着新的培养功能的一种新型职业教育机构——专修学校在日本正式诞生。
二、日本专修学校的发展
创设之初的专修学校规模较小,全国仅有893所,学员人数131 000名。[2]但从第二年起专修学校就开始迅速发展。30多年来,从学校规模和在校生数量看,日本专修学校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 快速发展阶段(1976~1992年)
在这一阶段,日本专修学校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时间长达17年。其中昭和51年(1976年)学校数893所,在校学生数仅为13万多人。到1977年,学校数猛增到1 941所,学生数达到35.68万人,是第一年学生数的近3倍。到了1992年,日本专修学校数量达到3 409所,在校学生数达到创纪录的86.19万人,为历史最高。
2. 平稳发展阶段(1993~2004年)
从1993年开始,日本专修学校的数量虽然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但增长速度趋于缓慢,而在校学生数从1992年的最高峰渐趋回落,并时有增减,发展进入平稳阶段。截至2004年,学校数保持在3 401所、在校生数保持在79.21万人的较高水平上。
3. 逐渐回落阶段(2005~2008年)
近几年来,日本专修学校的在校生数呈下降趋势,且幅度较为明显。2007年较上一年度减少了近5万名学生,2008年比2007年再减少5万名,在校生总数是65万多人,与20年前的1987年基本持平。因此,基本可以认为,日本专修学校开始逐步进入发展的低谷。[3](见图1)
三、日本专修学校的特色
1. 多样化的课程
依据《专修学校法》,专修学校以培养从事某一职业或实际生活所必须的能力及提高教养水平为办学目的。根据入学者资格的不同,分为专门课程、高等课程与一般课程。专门课程以高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在高中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相应的专业技能教育,因此专修学校又被称为专门学校。高等课程以初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在初中教育的基础上开设有关专业课程,因此专修学校还被称为高等专修学校。专修学校的一般课程,对招生对象及其入学资格没有统一的规定,为各年龄层次、各学历层次的人士提供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训练。从中可以发现,日本专修学校兼具了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综合功能,其课程设置呈显著的多样化态势。
2. 灵活的学制
专修学校的学制是根据各种专业教育的实际需要确定的,有1年、1年半、2年、2年半、3年、3年半等。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高级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希望在专修学校进行长学制系统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为顺应这种新的需求,有的专修学校又适时开设了4年及以上学制的专业课程。在各种学制中,以2年制的专门学校数量最多,其学生人数约占专门学校在校生总数的70%左右。由于专修学校的学制不一,考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学制和适当的入学时间,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生源的广泛性。
3. 齐全的专业门类
专修学校的专业设置包括工业、农业、医疗、卫生、教育与社会福祉、商业实务、服饰与家政以及文化教养等八大领域,几乎囊括了生产生活的所有领域,如工业领域的专业包括情报处理、多媒体运用、车辆修理、土木工程、建筑、电气及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等。[4]只要社会需要,人才市场需要,这些专业都应有尽有,并且专修学校能够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其专业及课程设置。
4. 注重教育质量
尽管专修学校长期以来以灵活、便捷、实用著称,但这并不影响其对教育教学质量的严格把关。这一方面体现在把好入口关。无论是国公立、还是私立学校(绝大多数是私立的),其创办者都是按照《专修学校法》、《专修学校设置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设置学校,其中对教师的任职资格、课程设置、设施设备等都作了详尽的规定,这样就避免了办学的随意性。另一方面体现在把好出口关。日本专修学校的毕业生除了要获得毕业证书外,很多学生还以取得国家规定的职业资格或通过技能鉴定为目的,如获得建筑士资格、取得教养员或保育员的资格等。因此,学校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实用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并特别注重掌握操作技术。从平成7年(1995年)起,符合一定条件(学制2年以上,总课时数1 700以上,各科成绩合格)的学生可获得“专门士”称号。截至2005年3月,全国共有2 844所学校的6 893个专业的学生被授予了这一称号。随着近年社会对高级技能人才的要求的提高,专修学校适时增设了四年制的专业,并对修读四年制以上的专业、修满3 400课时、考试成绩合格的毕业生授予“高级专门士”称号。到2005年12月,日本全国共有119所学校的192个专业的学生获得了这一称号。[5]取得这一称号的学生具有与大学毕业生同等的研究生入学资格,从而打通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高层次上的壁垒,有效地实现了普教、职教融合沟通。
以上一系列举措确保了专修学校的培养质量,因而其毕业生也一直广受用人单位欢迎。长期以来,专修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普遍高于大学与短期大学,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在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日本专修学校的毕业生依然能保持较高的就业率,而且专业对口就业比例高达90%以上,这充分说明专修学校的办学特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日本专修学校近年来的就业情况如图2所示。
四、启示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已走过30多年的历程,这期间职业教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截至2007年,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达到3 000万人的空前规模,一个从初等到高等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体系已基本形成。政府及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显著增加,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向社会输送了大批应用型技术人才。然而,我们在看到这些成就的同时还需要认识到,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隐忧并没有彻底消除。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地位依然不高,社会的价值导向仍然是“重普轻职”;民众选择职业教育通常不是一种主动、理性的结果,而更多是一种无奈的举措,中考、高考的失意者进入各类职业院校的格局依然未有改观;职业教育发展的“设计模式”痕迹明显,“内生模式”难以形成;职业教育发展史上曾经出现的职业教育的大起大落的防范机制尚未建立;学制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的情况依旧存在。此外,无论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总是不能摆脱“大一统”的积习:统一的生源(初、高中毕业生)、统一的学制(中、高等职业教育一般均为三年)、统一的课程设置(同质现象显著,不同学校常常对时髦课程一哄而上)。面对以上一系列问题,我们应积极借鉴日本发展专修学校中课程设置多样、学制灵活、专业门类齐全及注重质量等经验,促进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文富,姚锡远.日本专修学校制度[J].教育科学研究,1992(6).
[2] 黄日强,吴贤义.日本专修学校的发展概况[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5(2).
[3] [日]文部科学省.学校基本调查年度统计[EB/OL].http://www.e-stat.go.jp/SG1/estat/List.do?bid=000001015843&cycode=0,2008-12-22.
[4] [日]财团法人专修学校教育振兴会.关于专修学校的八个领域[EB/OL]. http://www.sgec.or.jp/sgec_new/foundation/system/8channel.html,2006-7-14.
[5] [日]财团法人专修学校教育振兴会[EB/OL]. http://www.sgec.or.jp/sgec_new/foundation/system/specialist.html,2006-7-14.
(作者为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职教通讯》杂志副主编)
责任编辑 邓明茜
注:
① 数据来源:日本文部科学省学校基本调查年度统计。
① 资料来源:日本文部科学省生涯学习政策局生涯学习推进课专修学校教育振兴室提供的专修学校平成15年度宣传手册《为了创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