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朝 王志飞
[摘要] 中医“七情”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引起当代大学生心理疾患的重要病因,研究中医七情学说与当代大学生心理疾患的相关性,倡导运用中医七情学说对大学生心理疾患进行预防及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 中医;七情学说;大学生心理疾患;相关性;预防及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8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4-53-02
教育部门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校22.6%的大学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预防及治疗是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措施,如何运用中医七情学说对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疾患进行干预和治疗,仍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深入研究中医七情学说对大学生心理疾患在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的指导作用,无疑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社会意义。
1七情学说理论的主要内容
1.1七情是人体正常的精神活动
“七情”是人体对客观外界事物和现象所作出的以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为主要状态的情感反应,属于人体正常的精神活动。《素问·天元纪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五脏藏精化气生神,接受客观事物的刺激而产生各种情绪活动,神动于内,情志现于外。《黄帝内经》指出,在正常范围内,七情对人体健康无多大影响,也不会引起什么病变。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说:“有喜有怒,有忧有丧,有泽有燥,此象之常也。”正常而有节制的心理刺激可畅达气机,疏通血络,调节脏腑。
1.2七情致病的原因
突然剧烈的精神创伤或反复持久的不良情绪刺激,超过了机体的耐受阈值,便会使气血逆乱,脏腑失调,既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又可致使病情加重恶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清代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指出:“或由于有所大怒、大喜、大惊,以致失神之为患也。”
1.3七情致病的特点
七情致病可影响脏腑气机,《素问·举痛论》概括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乱”;七情致病不仅可引起痿证、瘰疬等表现为躯体疾患的心身疾病,还常可导致癫狂、惊悸等表现为精神失常为主的精神病。如《灵枢·本神》“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另外,七情致病往往伤及心、肝、脾等脏器。伤于心,虚则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实则哭笑无常,狂妄躁动。伤于肝则气机不利胸胁胀闷,精神抑郁,性情急躁;或有脘腹不适,嗳气、太息,月经不调,两乳胀痛,咽中梗塞等;伤于脾则脾失健运不欲饮食,四肢倦怠,心下痞满,大便不实。
2七情与大学生心理疾患的相关性
2.1人际交往困惑
大学充满挑战和竞争,大学生对大学校园里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和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感到无所适从、难以适应,出现交往压力与交往恐惧,表现为焦虑不安、心慌意乱、孤单失落、寂寞失眠、注意力分散等症状。甚至自我封闭、拒绝交往,陷入深深的孤独感与自卑感中。这类心理问题可以认为属于中医七情的“思”“忧”“恐”等范畴,由于思虑不解,忧愁未遣,恐伤肾“志乱”,气机不畅,情绪低落,心神沮丧,易诱发抑郁症、失眠、神经衰弱、焦虑症、癔病等心理疾患。
2.2学业期望不理想
有的大学生成就动机过强,急于取得成就并超过他人,所树立的抱负与期望大大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和潜力,特别企盼成功,非常害怕失败,欲速则不达,给心理上造成很大压力。这类心理问题可以认为属于中医七情的“忧”“悲”“恐”“惊”等范畴,悲忧则气机调节失调,肺失清肃,恐惊则易致肾失所藏,坐卧不宁,心神沮丧,易诱发强迫症、焦虑症、神经衰弱、癔病等心理疾患[1]。
2.3 恋爱心理困惑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爱和被爱缺乏正确理解。一旦失恋或情感受挫,便不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有关资料表明,大学生中自杀的75%以上是由于失恋或情感受挫造成的,恋爱不成或失败往往导致大学生心理变异。大学生的这类心理疾患可以认为属于中医七情的“喜”“悲”“思”“忧”“怒”等范畴,过喜则易心气涣散,心神不安,神志恍惚,悲忧皆因所思不遂,易致气机调节失常,情绪低落,暴怒则疏泄太过,肝气上逆扰动心神,甚或气机郁闭阻滞,常易诱发抑郁症、癫狂、自杀倾向、情感性精神病等心理疾患。
2.4抑郁自卑心理
部分大学生家境一般或贫困,自信心不足,自卑感较重,与人交往时总觉得低人一等,对别人的言行过分敏感和猜疑;有的甚至走向极端,以伤害自己和他人来平衡自己痛苦的内心,若不及时疏导和干预,极易造成严重后果,个人也易由一般的心理问题发展成精神疾病。这类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属于中医七情的“忧”“悲”“怒”等范畴,悲忧则气机失常,情绪低沉,怒则疏泄太过,肝气上逆扰动心神,甚或气机郁闭阻滞,常易诱发抑郁症、自杀倾向、暴力犯罪、偏执性精神病等心理疾患。
2.5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人格缺失
不良生活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生理健康,进而影响到心理健康。不少大学生一方面因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有的甚至染上网瘾,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不利于健康性格和人生观的塑造,甚至走上歧途[2]。大学生的这类心理问题可以认为属于中医七情的“喜”“忧”“思”等范畴,过喜易致心气涣散,忧则伤肺,致气积聚,心神沮丧,所思不遂则致气结,气机郁结不畅,常易诱发强迫症、情感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癫狂等心理疾患。
2.6自我认识失调
极少数大学生企图逃避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出现抑郁、苦闷、消沉颓废等不良心理,或耽于玩乐、放纵,以此发泄对现实的不满,麻痹自己的心灵,甚至滋生自杀倾向等严重心理问题。这类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认为属于中医七情的“忧”“悲”等范畴,悲忧易致气消沉,精神涣散沮丧,忧郁烦躁、心情沮丧,常易诱发抑郁症、自杀倾向、失眠、偏执性精神病等心理疾患。
2.7就业择业困难导致的心理焦虑、抑郁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社会竞争加剧,就业市场不景气,大学生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对于性格内向,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就业成了他们心头的一座大山。日益增加的压力造成了他们的恐惧与焦虑,由此导致这部分人对处境感到无能为力,对生活失去信心。这类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属于中医七情的“恐”“忧”“悲”等范畴,悲忧皆因所思不遂,压力倍增,而致气机调节失常,精神沮丧;恐则气下,肾失所藏,心神不宁,惊慌失措,常易诱发抑郁症、自杀倾向、失眠、脏躁、癔病等心理疾患[3]。
3七情致病的心理治疗方法
3.1以情胜情,情志相胜法
情志相胜疗法,创自于《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与《素问·五运行大论》均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胜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4]。可见,“情志相胜”的基本精神,就是有意识的采用另一种情志活动,去控制、调节因某种情志刺激而引起的疾病,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在运用“以情胜情”疗法治疗情志因素所导致的病变时,应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刺激的强度。即治疗情志刺激要超过致病的情志因素,或采取突然的强大刺激,或采用不断的强大刺激。后者要超过前者,否则就达不到治疗的目的。但若用于治疗的情志刺激太过,又会引起新的疾病。二是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刺激方法,情志相胜法的理论依据是:人有七情,分属五脏,五脏与七情、五志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5]。但是,情志相胜疗法不能简单的按五行相克规律机械照搬,而是要以病理生理作为基础,灵活巧妙地加以运用。
3.2宽怀开导,调畅气机
《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把七情与气上、气缓、气消、气下、气乱、气结等联系起来,指明气机逆乱是境遇情志致病的中介性病机。这类学生心理患者只有将内心隐讳之情倾吐出来,才能使其气机得以舒展。因此,对大学生的心理治疗均要重视对他们的抚慰开导,宽其情怀,以达到调畅气机、病自愈之的目的。
3.3消除忧思,解除疑虑
惊吓、羞愧、怀疑、思虑等都是情志致病的主要根源,必须用消除忧思,解除忧虑的办法来治疗。可以给予病人一定的心理暗示,《素问·调经论》说:“按摩勿释,出针示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自乱。”这是暗示疗法的较早记载。暗示有积极的暗示和消极的暗示,作为医疗上的暗示仅指有利于疾病痊愈的积极暗示。暗示既可来源于人,也可来自周围的环境。此外,对大学生患者的治疗应尽量避免由于言行不慎给他们带来的悲观消极的暗示。
3.4心理疗法与药物疗法相结合
七情致病往往不是单纯引起情志本身的症状,而是会造成相应器官的损伤,这就必须将心理疗法与药物疗法密切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中医学在辨证施治心身疾病方面,同样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调理气机脏腑是治疗心身疾病的基本法则。早期宜疏肝理气,调达心脾,如抑郁症、脏躁、失眠、神经衰弱、强迫症、癔病等都可用逍遥散、丹栀逍遥散、归脾汤、甘麦大枣汤、安神定志丸、越鞠丸等药。疾病迁延日久,由气及血,从而影响五脏,则须辨其病位、病性与虚实,根据其在气在血,偏寒偏热,及病及何脏而辨证施治,选方用药,方可奏效。
《黄帝内经》蕴涵的七情学说发展到现在,已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形成了一套病因、病机、诊断、治疗与养生的系统体系,密切指导着临床实践。研究七情致病与大学生心理疾患的相关性及治疗,积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心理问题高危学生进行主动的心理干预与中医药治疗,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早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秀.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成因与对策[J]. 现代预防医学,2007, 34(5):932-934.
[2] 舒为清,董强,曾琳.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 江西煤炭科技,2008,30(1):6-7.
[3] 杨容青. 中医七情致病若干心理学因素探析[J]. 现代中医药远程教育,2006,4(4):206-208.
[4] 危玲. 《黄帝内经》“七情”学说浅析[J]. 现代中医药,2003,23(1):7-8.
[5] 夏丽. 影响七情发病的条件和因素[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2,25(6):27-28.
(收稿日期:2009-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