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流变

2009-01-08 09:48张红顺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高考作文文体命题

张红顺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中学语文教学的水准。而高考作文,则对中学作文教学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因此,研究高考作文尤其是其命题走向,对于中学作文教学有着较强的指导意义。

我国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语文高考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30年来,我国的高考作文也经历了重大变化,从命题的形式到写作的要求都有了深刻的变化。

一、30年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变迁

纵观30年来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各有特点,引领了当时语文高考作文的发展方向。

1.直接命题

直接命题就是由命题人直接给出命题,要求考生依题写作。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1998年这21年中,直接命题作文大致每隔三到五年就会出现一次。比如1977年北京市语文高考作文题《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1982年全国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8年的《习惯》、1991年的《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1994年的《尝试》。进入新世纪,尤其是2004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自主命题,直接命题又强势出现。尤其是2007年,在全国18套作文题目中,直接命题有6个。而上海市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高考作文都是直接命题。

直接命题这种形式比较传统,也是中学生练习时间最长的一种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的优点首先在于题目对考生的限制性,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审题能力,否则,一旦出现跑题、偏题情况,作文成绩将不堪设想。从这个角度来说,直接命题的作文难度较大。其次,所有学生同写一篇作文,具有可比性,容易甄别较好的作文。

然而,直接命题同样具有明显的缺点,一是不利于学生发挥。不少考生在考场上面对陌生的考题,一时调动不起记忆,加之时间有限,只能临时瞎编以应付了事。这类高考作文难以出现上乘之作。二是直接命题多少会助长老师、学生的猜题、押题之风,这也与高考作文的初衷相背离。三是评阅教师把握评分标准比较困难。因此,改变或改善直接命题这一形式势在必行。

2.材料作文

它是由命题人提供一定的材料,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写作的一种命题形式。材料作文根据提供材料所凭借方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文字材料、图片材料、音响材料和实物材料。高考材料作文主要是提供文字材料或图片材料,考生依据所提供的文字材料按要求进行写作。从1978—1998这20年中,语文高考材料作文占了80%左右。形式也先后经历了缩写(1978年),改写(1979年的“改写《第二次考试》”),写读后感(1980年的《读〈画蛋〉有感》)、自主拟题写作等。

与直接命题相比,材料作文有明显的优势。首先,它提供了一定的材料,解决了考生“无米下锅”的窘境。其次,降低了学生审题的难度,避免了考生因审题不当而出现跑题的现象。第三,为阅卷老师提供了一定的评阅标准,避免了因个人好恶而影响考生作文成绩的现象。

但是,材料作文仍然有其难以克服的弱点:考生的自主写作能力仍然受到较大的钳制。在材料作文中,材料是依据,考生必须使用命题人所提供的材料。这样,考生的思维基本上都被束缚在材料中,考生想要进一步发挥自己思考、想象的空间比较困难。也正是由于材料作文的这一缺点,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便应运而生。

3.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是指由命题人提供一个话题,考生根据这个话题展开想象和思考从而完成作文。从1999年正式登上语文高考试卷以来,话题作文至今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十年来,不论是全国语文高考试卷还是各省自主命题试卷,话题作文都占据绝对优势。尤其是1999—2007这九年中,语文高考全国卷话题作文的比例高达100%。

相对于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在立意、选材、文体方面都更加开放。话题作文虽然也提供材料,但材料只是一个话题,只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考生在作文中可以引用这个材料,也可以抛开材料。因此,话题作文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开放性。考生在内容、形式上都具有更多的自由、更大的空间。由于话题作文更有利于学生发挥写作的自主性,近几年,各地涌现出不少考场佳作。比如《赤兔之死》《东坡的选择》《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等。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局限性,话题作文也有自己的弱点。首先,话题的范围容易流于宽泛。由于缺少必要的限制,一些考生往往天马行空,胡思乱想乃至胡编乱造,大大降低了作文的质量。其次,难以考查考生对基本文体的掌握情况。由于话题作文在形式方面过于开放,考生对于一些文体的基本格式不够熟悉,写出来的作文成了“四不像”。

4.题意作文

题意作文是介于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命题形式。其特点是有材料无话题。考生需要首先理解材料的立意,然后将它转换为话题作文,自己定出合适的话题。比如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就采用了题意作文。其中所提供的材料是“一只鹰抓了一只羊,被一只乌鸦看到了,乌鸦想学鹰抓羊,结果由于能力不够,反而被牧羊人抓到了。”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立意,确定标题,但不能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

题意作文的优势在于不限制话题,让考生自己确立话题,自己立意。这样考生的自主性更大,但同时这也正是它的缺点。相对于话题作文,题意作文的难度大了一些。有些考生由于存在理解材料方面的困难,无法确定出适当的话题,进而无法立意,难以写好作文。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题意作文在高考中出现的次数并不多。

二、30年高考作文命题题材变迁

1.题材更加丰富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2007年这30年中,语文高考作文题材经历了历史性的变迁:从聚焦时代热点到关注个体人生;从注视外部世界到感受自我心灵;从政治到道德;由文化到哲学。这种变迁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关注政治。主要体现在1977年和1978年两年。如1977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知识越多越反动”吗?》,广东高考作文题《大治之年气象新》,197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主要是因为我们国家刚刚结束了“文革”,人们迫切需要解放思想,一切向前看。命题者期望通过高考作文命题,让人们认真思考一下我们国家在结束“文革”动乱后的命运。

第二阶段:聚焦环境。从1979—1989这十年中,全国语文高考作文命题将注意力集中到环境上来,包括环保和育人两个大环境,其中主要是育人这个环境。比如1979年的改写《第二次考试》、1981年的《毁树容易种树难》、1983年的观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一个地方挖”写自己的思考、1986年的《树木 森林 气候》、1987年的《关于如何培养游泳运动员》等。因为这十年是中国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十年,实现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大量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又需要合适的环境。鉴于“文革”中种种迫害人才的恶例,探索培养“四个现代化”需要的人才成长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命题者希望通过这些材料,积极探讨如何为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第三阶段:道德反思。主要体现于1990—2001年间。如1992年的关于马路上玻璃罐的“命运”的反思、1996年的“给六指做整形手术”、“截错了”,1997年的关于“助人为乐”的讨论,1998年的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2001年的《诚信》等。在这十二年里,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受到人们的青睐。为了赚钱,一些人不择手段,甚至铤而走险。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横飞,见利忘义的现象屡见不鲜,人们的道德底线一次次被冲垮。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重建社会公德与个人私德就显得非常必要。命题者希望通过考生的思考、考生的声音来呼唤人们的良知、构筑坚实的社会道德防线。

第四阶段:感受心灵。从2002—2007年,语文高考作文命题题材有了很大的转向:命题所提供的材料从思考外界转向发现自我,感受心灵。不管是话题作文还是直接命题,题目都非常温馨,清新浪漫且富于诗意。如2005年北京卷的《说“安”》,2006年广东卷的《雕刻心中的天使》,上海卷的《我想握住你的手》,2007年上海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江苏卷的《怀想天空》、湖南卷的《诗意地生活》、天津卷的《有句话常挂在耳边》等。这些话题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受到各地考生的热烈欢迎。究其原因,是因为步入新世纪,人们已经进入到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这是一个讲究个性、追求多元的时代。面对着成长在改革开放年代的“80后”,观念的灌输和纪律的强化并不是最有效的手段。他们更需要的是一种提醒,在别人的提醒中进行反思、感悟。因此,高考作文命题也顺势转向,给考生提供一些可以让他们反思、体验、感悟的话题,让考生从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去发现、去表达。可以说,高考语文作文题材30年的变迁是伴随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步伐,伴随着一代代人对时代、社会、环境、自身的反思而前行的,反映了人们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过程中思想发展的点点轨迹。

2.取材更加广阔

从1978年高考作文开始提供材料以来,其取材来源越来越广阔,有报刊文章、漫画作品、寓言故事、广告词等。如1983年全国高考作文材料“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一个地方挖”,1996年的“给六指做整形手术”、“截错了”,2007年全国卷Ⅰ的“摔了一跤”都取材于漫画;2003年全国卷、2004广东卷、2005年山东卷、2006年全国卷Ⅰ的话题都是取材于寓言故事;2006年浙江卷“生有所息/生无所息”、2007年北京卷“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取材于唐诗;而2007年辽宁卷的 “人生如登山,往上走,即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我能”则是一句广告词。高考作文取材来源的多样性,反映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大到宇宙,小至滴水都可以成为取材的来源。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贴近考生生活,越来越能激发考生的思考,越来越有利于考生的发挥。

三、三十年高考作文命题文体变迁

1.文体全限

文体全限是指高考作文的文体是有明确规定的,考生只能按作文要求的文体写作,否则就不能得分。这是一种非常严格的文体限制,考生必须明确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文体全限主要体现在1977—1997年这20年中。在这20年中,每年的高考作文对文体都有明确要求。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无论哪种文体,都有明确的要求。如1982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求必须写成议论文,而不能写成诗歌或其他文体。1983年的作文包括小作文、大作文两篇。在小作文中,要求考生对所提供的漫画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不能写成诗歌或抒情散文。1993年要求考生为所提供的材料(梧桐树老皮剥落)写一篇记叙文。1994年要求考生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回顾这20年,高考作文对文体的要求之所以非常严格,主要原因在于这20年中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其“工具性”上,而要发挥语文的“工具性”,必须系统地、科学地抓好语文的各项训练,包括语文作文的文体训练。

明确文体要求,能让学生明确不同文体的特点,熟练掌握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为以后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明确文体同时限制了学生的发挥,抑制了别的文体。事实上,对于同一题材,完全可以采用不同的文体来表达,既能增加体裁的丰富性,也能够发挥考生的写作水平,一举两得。

2.文体半限

文体半限是指在高考作文中对文体进行放开的同时,仍然有部分限制。从1998年开始,语文高考作文放开了对文体的限制,但是,诗歌、小说、戏剧仍在受限制之列。1998年关于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话题作文,在要求中,明确写到“可任意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几种表达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1999年,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的作文,其要求为“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直到2007年,文体半限仍然在使用。

文体半限,主要限制的是诗歌,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诗歌难写,多数考生驾驭不了这种文体,而且诗歌也不在中学生练习的常用文体之列;二是对诗歌的评阅非常不易,标准很难把握。

3.文体不限

文体不限是指在高考作文中完全对文体不做任何限制,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任选文体。文体不限出现在200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中,此后一直到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均是文体不限。与此同时,参加自主命题的部分省份高考语文作文也不限制文体,比如2004年辽宁卷,2005年湖北、山东、广东、福建卷,2006四川、安徽、江西、湖北、天津卷,2007年宁夏、海南、山东、四川、安徽、江西、湖北卷。

文体不限放开了考生的手脚,让考生拥有更多的写作自由。但与此同时,也容易让部分学生淡化对文体的练习,掌握不了必要的文体规范。正因为如此,一些省份仍在高考作文中有意识地对文体进行限制,比如2005年北京卷就明确要求考生以“安”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而较多的省份则是限制诗歌进入写作的文体之中。

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作文命题经历了三十年的变迁。不论是命题形式的变迁、命题题材的变迁,还是文体要求的变迁,都是一代代语文工作者艰苦探索和努力的结晶,是我国高考作文考试的一笔笔宝贵财富。回顾历史是为了前瞻未来,相信语文高考命题的梳理和总结能够为广大师生提供些许帮助。

[作者通联:河北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文体命题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高考作文两关注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文体家阿来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