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俊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进行美德教育。
【关键词】 知人 论世 朗读 讲故事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经济取得了重大成就,我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多数人不再为衣食犯愁了。但一些人的道德防线却在悄然崩溃,审美观价值观发生了严重的倾斜,迷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巨贪们的胃口让人震惊,造假者的恶行令人发指。一个人一旦只关心自己而不关爱别人,只看重物质不追求精神,那可真是莫大的悲哀!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没有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动力,就永远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正是这种生生不息的民族魂,滋养着中华文明之树常青!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我不承认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蔡元培先生也说过:“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将传统美德实施于潜移默化之中,让传统美德在语文课堂闪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也是新课标的要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课堂中,以下是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知人论世,利用写作背景和人物介绍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
在讲授每篇课文都有必要对写作背景和主要的人物作介绍,教师应该根据情况进行取舍或补充,很好地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如讲《荷花淀》,《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写于1945年春。当时,抗日战争已进入最后阶段。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不断发展壮大,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展。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根据地的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同仇敌忾,奋起抗敌,保家卫国,建立了不朽的功绩,表现了中华民族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神。小说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为背景,塑造了一群勤劳纯朴、真挚多情而又勇敢机智、积极向上的农村青年妇女的形象,表现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背景的介绍让学生知道抗日根据地人民要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确实不简单,而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刚刚建立在他们的无私奉献的基础上,我们应珍惜现在的生活,同时也应该向他们学习,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还要求学生明白这些传统美德,并付之于行动中去。
如讲《药》,《药》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可先让学生回忆高一必修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历史讲座》中的有关内容,并介绍鲁迅写这篇小说时的思想状况,使学生懂得当时鲁迅是一位在黑暗中探索的战士,虽然还未找到济世的良方,但正视社会种种弊端,始终在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作者创作的目的在于“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在失望和痛苦之中,敢于深刻剖析中国社会种种弊端,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让学生知道鲁迅是一位有良知和责任感的伟大作家,做人就应当像鲁迅一样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有强烈的责任感。
二、利用朗读训练,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学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章。”“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叶圣陶提出了“美读”法,他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以激昂,委婉处还他以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还是受用方面都有莫大收获。
叶圣陶先生的看法是非常有道理的,如果少了语音这个重要的表情要素,再好的文字表达功能也是静止有限的,只有好的文字再加上恰当的朗读,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文字加上这些情态才能活起来。古人论朗读:“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诵读可以说是一种情操感染,一种精神享受,它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教育。诵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让学生领会作者那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反复诵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让学生体会诗歌的章法、节奏、韵律,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品味诗歌意境美,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高声诵读李白的《将进酒》,让学生体会李白的悲伤、欢乐和愤激。每读一文总是反复诵读吟味,用心领会它的意义、气势、节奏和神韵。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利用课本名人故事,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
学生很喜欢老师讲些有趣的故事。尤其名人的故事,如讲《沁园春·长沙》,讲毛泽东的故事。1925年秋,毛泽东将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临行前,他又来到湘江边。驻足江边,他想了很多。他想及近年来的社会巨变,而中国怎样才能改变贫穷落后的局面?中国人民何时才能摆脱帝国列强的欺凌获得自由呢?革命局势又由谁来主宰呢?作者感慨惆怅之余,发出了由衷的质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作者还忆起当年在长沙读书时,与同学蔡和森、何叔衡等在湘江边游玩的情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自由奔放)方遒(正当旺盛有力)”。他们才华横溢,立志救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他们发表激浊扬清的文章,抨击黑暗,宣传革命,鄙视当时的“万户侯”——反动军阀。这一时期,毛泽东在长沙创办了《湘江评论》,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1921年共产党的成立,在湖南地区做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充分准备。
此时此刻,作者心潮激荡,尽情倾吐,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代革命青年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凌云壮志。“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结尾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激动人心的画:革命青年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的波浪甚至可以阻住了飞速前行的船。这里使用象征手法,抒发了诗人炽热昂扬的革命情怀,和奋发前进的坚定信念。鼓励同学们学习毛泽东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理想。
讲《离骚》,就会讲到屈原,屈原为挽救楚国的危难而“上下求索”,让学生懂得做人不要忘本,学会感恩,学会爱家,爱学校,爱故乡,爱祖国,通过故事情节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学生从故事中明白事理,坚定信念,提高认识,并付之行动。
四、利用作文教学,开展传统美德的教育
这几年的高考作文题,无不体现了关注国计民生,无不体现了传统美德教育的宣扬。因此,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写一些有关传统美德的读后感,能很好地让学生思考文章,品味文章,体验道德情感。读后感,“感”是重点、是关键。因此这种由此及彼的联想是读后感的主体部分,读后感要联系社会实际和个人思想行为谈谈读了文章后的感受,谈谈对传统美德的理解。
如学习了《我与地坛》这篇课文,学生能抓住史铁生身残志坚的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史铁生和母亲的关系,联系自身的学习和生活,很深入地谈了乐观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可以让学生严格地对待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们不但反省了自己,还决定在以后的生活中珍惜亲情,感谢父母,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又如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抓住中国的一句古话“人贵在自知”,意思是客观辩证的看待自己是难能可贵的。齐国的谋臣邹忌就是一位这样的贤人。他是一位美男子,但与徐公比还是不及的,他的妻子偏爱他,他的妾怕他,客人有求于他,都说他比徐公美,邹忌由此想到了什么?他又是如何做的呢?通过教学,我们知道了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实的。从而启发学生写作时,抓住这几个要点:作为领导人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时刻保持警惕,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尽量不犯或少犯错误,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进言,为了使自己的建议能够起作用,可以使用委婉的巧妙的方法进言。把美德教育放到写作当中来,让学生在写作中提高思想。
五、利用语文第二课堂,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
在国外,只要一提起意大利民族文化,人们就会联想到但丁的《神曲》、达·芬奇的绘画;提起俄罗斯民族文化,人们就会想到普希金的诗歌、托尔斯泰的小说;提起日耳曼民族文化,就会想到海涅的诗歌和贝多芬的音乐。那么在中国,提起中华民族文化,我们就会想起《诗经》,想起孔子孟子老子,想起李白杜甫,想起苏轼李清照,想起明清小说大师。由此可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都有一批能经受得起时间考验、长久不衰的经典。丢掉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自身的悲哀,也是人类文化的损失。
而通过语文第二课堂进行美德的教育,可以说是一条非常有效的传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教育途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课外阅读是学生吸收社会信息、增长知识的重要方式,对陶冶学生情操、塑造高尚的品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课外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各种名著。如华罗庚、罗曼·罗兰等名人的传记和著作。《青春之歌》《文化苦旅》等文学作品,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重要意义。
另外,还要鼓励学生订阅思想内容积极向上的书刊杂志,如《意林》《读者》《青年文摘》等,以便丰富知识、扩大视野、把握时代的脉搏,提高思想境界。
除了开展课外阅读外,还可以让学生观看《士兵突击》《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这些方法真正得到行效的话,对学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关键就是学生是否能克服惰性,用心去感悟,身体力行,将这些措施付之实际行动。
其实在语文教学中传承美德的途径还有很多,各种多渠道的教育形式可以将人类的优秀传统美德文化成果内化成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从而使学生能健康快乐的发展。
(责编 李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