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读往来

2009-01-07 03:06
同舟共进 2009年11期
关键词:历史文章

多少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总结

广东广州 董天策(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本刊特邀审读员)《同舟共进》的编辑们总是在追赶时间,而且这么富有成效,让我十分感动。国庆长假还没到,第10期刊物已送到我手上。这样,国庆期间就可以从容地品尝刊物所提供的精神大餐了。这一期的精神大餐是什么呢?简而言之,是“一个甲子的探索与回望”,这样的专题策划与编辑思路,体现了《同舟共进》反思现实、重温历史、探寻真理的一贯办刊理念。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共和国走过怎样的历程?这是每一位关心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炎黄子孙不能不思考的问题。专题“题记”中说:“若用一个词总结这段历程,最恰当的莫过于‘探索——60年甚至百年来的一代代领路人及全体国民,无不走在探索的路上,在探索中歌哭,在探索中成长。”因此,“值此纪念时刻,除了欢庆,是否还应该回望来路之坎坷,总结经验与教训?”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岂止是专题,这一期很多栏目的文章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进行编辑的。不用说已开辟数期的“新中国60年纪事”专栏,就是“同舟视点”的文章《六十载:“社”与“资”关系的历史轨迹》,不正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审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的得失吗?“以史为鉴”《久违了,延安精神》一文,不正是在总结延安时期的宝贵经验吗?“灯下话旧”的《国民党为何选择台湾》,不也是从“反面教材”的角度在反思历史吗?甚至“舟边絮语”的《清朝两位皇帝的两种南巡》,都让人产生某种历史的联想……

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往往体现为对历史的理性认识。“专题策划”有两篇文章就体现出这个特点。《历史从来不是一条直线》充满了辩证法:60年来,正确发展取向与错误发展取向交错反复;而“不折腾”,正是60年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还是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指出:“经验和教训促使我们‘走自己的路”,“不割断历史,不等于全盘肯定历史”,“接受历史的经验教训,也不是说要肯定全部历史的实践和结果”。

不过,历史的鲜活与丰富,是很难全部用理论性的语言加以概括的。孔子就曾说过:“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同舟共进》的编辑深谙其中道理。因此,对一个甲子的回望,主要是让我们“回到现场”,重温某些具有特定意义的历史时刻。于是,记述共和国建立前夕的国、共活动与开国大典,就成为这一期刊物的重头戏。《共产党“赶考”与国民党“搬家”》、《蒋介石在日记中如何反省》、《北平:民主人士来了》、《开国大典:鲜活的历史细节》、《特别时刻的特殊记忆——我亲历的新政协筹备会》、《国民党为何选择台湾》……一个个历史的时刻与场景,一层层历史的细节与人事,一重重历史的感悟与情怀,都在这些文章中得以呈现和流露,让人回味,让人深思!

第10期还有几篇理论性文章值得一提。《官员财产申报制的意识形态障碍》提出了一个相当新颖的见解:呼唤20多年的官员财产申报制之所以迟迟不能诞生,不仅存在着来自官员自身的阻力,还有来自意识形态方面的障碍。“某些过时、僵化的意识形态成为中国改革的拦路虎,使包括官员财产申报制在内的诸多政改难以推行”。因此,“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获得初步成功后,必须适时进行意识形态的创新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搬走拦路虎”。《从法国媒体的“政治正确”说开去》指出,一些西方媒体的所是与所非,并不一定就是真相与真理,更不一定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正确。《知识分子的话语权与当今学界的两难问题》所表达的文化见解相当深刻:美国现代自由主义的极端化运动或“世俗自由主义”充满了“反智主义”和“美国式的民粹主义”倾向,应当回归德性与文明,而中国儒家的思想中不乏德性与文明的光辉。知识分子不仅要担当批判的使命,而且应担当建设的重任,不仅要批判“世俗自由主义”、“反智主义”,而且要建设富有德性与文明内涵的思想文化。

问题意识 • 理性思考 • 勇气胆略

广东广州 陈其光(第六、七届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广东省老教授协会副会长兼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同舟共进》办得好,好在形式多样、内容充实;观察敏锐、分析得当。既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又有深刻的理性思考,是我一直关注的杂志。贵刊2009年第8期刘道玉先生的文章《大学校长遴选机制改革刻不容缓——兼谈“空降”校长做法的弊端》所提问题尖锐深刻,可谓说到点子上了,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大学校长遴选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由来已久,高校内部不能实行民主选拔校长,却要上级部门硬性“指派”——这无疑和地方官员的任命机制有异曲同工之处。这种做法无形中助长了高校的“官僚衙门”作风,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改革,刊物敢于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显示了办刊的勇气、胆识和责任心,值得肯定。还有如“往事历历”、“灯下话旧”等栏目也办得不错,我同样爱看。中国改革的道路是漫长的,会碰到不少阻力,政协的刊物就应该履行民主监督、建言献策的职能。我尤其希望你们能在教育、医疗、住房、权益等民生、民心工程上多点关注,多提些合理化建议,实实在在、不做表面文章、不溢美虚言,这才是一份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好刊物。(2009年9月16日)

挖掘历史的超常深度

北京 刘波(文史学者)很高兴几天前收到了《同舟共进》的第7期,忙碌之际,在上下班的班车和饭前饭后的空档浏览了一遍,下面来谈谈我的观感:

我是倒着看本期文章的,先看了后面。

《从<太平广记>说到彭德怀、陈赓》写得真叫幽默,简直是笑死我了。文章写得确实很是一针见血,看来杂文笔法可以更活,大可写得让人快乐一点(但快乐中有思考与醒悟)。

《红四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的跌宕人生》写了陈昌浩大起大落的人生,令人不禁掩卷深思。作者很有治史勇气,一口气在文中提了党史通常不愿直书的两段历史:一是张国焘密电问题,这是长征研究不得碰的一条红线;二是西路军问题,虽已有大体结论,在正史中却总是遮遮掩掩。其实,西路军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身为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的陈昌浩过分拘泥于中央指示,没有按照“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古训,灵活处置战场情况所致。特别是重返倪家营子,企图按照中央指示在河西走廊不切实际地建立根据地,是西路军由盛而败的转折点,是最大的失误。从此文的发表也可看出《同舟共进》挖掘历史的超常深度与非凡胆识。

《“大胆将军”丁盛》一文,大概是回应《丁盛将军回忆录》的社会影响吧,颇有史学前沿的意义。从陈昌浩到丁盛,“寂寞沙场百战身”,看来非独萧克将军如此啊!

再谈谈对专题的观感:“郡县治则天下安”是针砭时弊的专题,思考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读了颇令人深思。《基层社会的政治生态令人忧虑》,由一名新加坡专家来谈,很有意思,也许是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云雾太重之故,局外人的话,更易让国人接受些。

《地方官甘苦有谁知》,我有些不同看法。培训地方官是个热点话题,我原来就曾长期参与中高级领导干部的培训工作。我有一个观点,培训“差官”,很不合算,不如直接选好官来用。培训差官,好比炼回收的废铁,很难炼成钢。

十年砍柴《知县权与责:皇权时代的政治难题》,文笔很好,看得出历史功底很深。他从历史的视角探讨县官的权与责问题,用替皇帝开“分公司”来比喻,倒是喻意深刻。我看了之后觉得问题的关键是只有“皇权皇责”而无“民权民责”。 砍柴文章中关于“科举制”的提法,我有一个观点,就是当代我国的公务员取仕制度,相对于古代科举取仕来说,是一个倒退。

《基层稳则天下稳》等文章为解决县域治理开出的药方基本是:实行基层选举或直选,变自上而下的问责为自下而上的问责。道理说得比较透彻了,不过,怎么推行基层直选这个要害问题,阻力是什么,怎么排除,还需要深入的研究,才能作出有力的回答。

我觉得关于政治改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就是裁撤冗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文认为乡镇机构设置应增加编制,我持相反的观点。如果非要按现在的思路设官的话,农村的村官、城市的社区官,都会严重不够,还会大肆扩张。中国官场的许多问题其实是出在冗员过多上。历代政治改革的一个关键是裁撤冗员,但在积弊丛生后再作此项改革,则往往以失败告终。(2009年7月12日)

凤凰网网友评论长平《权势者心里在想些什么》(刊于《同舟共进》2009年第9期):

如今许多民众已不再轻信某些政府官员的言论,随着越来越多的不公正现象遭到质疑和抵制,相信领导们会主动变化。(2009年9月11日)

归根结底,很多问题的出现是因为权势者的权力虽然号称来自人民,但实质上并不是人民赋予的,他们权力的得失,掌握在更高层次的权势者手中,所以,他们只“害怕”上级,并不真正“敬畏”民众。(2009年9月13日)

但愿中国多些像这样有正义感的刊物和像长平这样有良知的作家。(2009年9月13日)

凤凰网网友评论薛涌《“人重物轻”:中国面临历史新机遇》(刊于《同舟共进》2009年第9期):

给老百姓以便利,让他们分享改革带来的成果,早日富裕起来;减少官员特权,还社会一个公平竞争的空间,让人民切实感受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我想这是目前国家最应该做的事情。(2009年9月11日)

猜你喜欢
历史文章
文章词不达意如何破
文章导读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新历史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