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松
民间工艺呈现的是生活之美、历史之美,在实用与美之间达到完美的平衡。
41年来,我做着同一件事情。许多难忘的经验曾交织成酸甜苦辣各种心境,奇怪的是,如今回想从前,沉淀在记忆深处的只有一种,那就是有如陈年好酒一般的醇美。
1973年,采访完台湾南部做油纸伞的老师傅,我们出了英文版的书。有一天,一个老外找到我说,黄先生,我要找到这个老师傅,我要拜师。这个老外是美国IBM公司派来的。IBM非常重视手工艺,不仅把美国的手工艺都调查清楚了,还走出美国本土以外,把全人类的手工艺记下来。“油纸伞的技艺和精密科技联系起来会使高科技产品更厚实,更有文化底蕴。”这是我做油纸伞的时候得到的启发。
1981年,我们出版了“中国结”,英文版出来之后,德国贝塔斯曼手艺出版的总编要把“中国结”的加工制作翻译成德文出版,他对我说起手工艺在德国的情形,德国的任何一个小城市,10步一个手工艺店,一条街有一两家劳作店。一个民族要重视手工艺,“有好的手工艺才有好的手工业,有好的手工业才有好的轻工业,有好的轻工业才有好的重工业,有好的重工业才有好的精密工业。”这句话似乎不太符合现代人缜密的逻辑,但它确实给了我一记闷棍。
2002年,我深入贵州采访瑶族蜡染工艺时,有一段小插曲让我记忆犹新。贵州瑶寨人用竹刀和蜂蜡做的传统蜡染工艺罕见,蜂蜡容易凝结,每一幅古法蜡染都只能印一片,这种技法在别的地方已经失传。为了给即将举办的蜡染展筹备一件民间作品,我与随行的瑶族青年协商在当地收购一小块蜡染布,当我从瑶族青年手中接过蜡染布时,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太太追了过来,把这块蜡染围裙抢回。瑶族青年说,这位102岁的老太太是他的曾祖母,这是她的作品。老太太颤巍巍地把蜡染布拿回小屋,此时我决定放弃购买。谁知老太太又从小屋走出来,拿着那块蜡染布,剪下一小块儿,“把它的灵魂留给我自己,它的身体可以给你了。”瑶寨人视自己创作的蜡染珍贵如生命,让我为之动容。
我不想把城市气息留在那里,我只留下脚印,不带走实物资料;只带走照片,不带走文物、古物。瑶寨的蜡染不能复制,每一件蜡染作品都是一个艺术生命,倾注了创作者全部的精力。在那里,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
41年来,“传统的、中国的、民间的、活生生的”成为我坚持的四个标准,那些民间工艺,经过岁月沉淀,它是生活之美、历史之美,在实用与美之间达到完美的平衡。
经济和文化的融合是现在经济发展的趋势,带动经济发展的是文化。但是我们的经济老是给西方国家做代工,切断了自己的文化给别人装螺丝钉,西方却在用自己的强势文化和强势经济向我们牟取暴利,这样的经济是没有出路的。现在西方人也在学中国的孔子,也在研究《易经》,我们也要融合西方的文化发展经济,这样的经济不是西方人指使的经济。
我一直认为:传统民间生活是可触、可感、可亲、可爱,活生生的文化之宝。了解它,并且吃透它所给予我们的营养,必能改善目前的文化状态,建立更合理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