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部善
在历史材料解析题中,比较型是最常见的题型之一。纵观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该类型试题频频出现,深受命题者青睐,这应引起我们的关注。下面笔者结合2009年的历史高考试题,谈谈比较型材料解析题的主要特点与解题技巧。
一、比较型材料解析题的主要特点、常见类型与考查目标
1.比较型材料解析题的主要特点。
比较型材料解析题是命题者提供两则或两则以上不同时间、不同空间条件下的历史事物、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的材料,要求考生通过对照、比较,分析缘由,判明异同,评论得失,透过现象看本质,探寻历史发展的共同性和特殊性。它主要有以下三个典型特点:
(1)对应性。
比较型材料解析题都有对应的比较点或比较项,旨在通过比较以准确判读同一问题的共性与差异性,并从共性上探求规律性的认识,从差异性上探求变化的根源。
(2)指向性。
比较型材料解析题的最突出特点是比较的指向性强,即通过类比或对比的方式,将给定材料中的历史现象或概念进行比较,归纳出异同点或区别出它们的本质特征。比较类试题的提示语一般有“不同”、“相同”、“差异”、“变化”、“演变”等词语。如2009年高考文综安徽卷第36题的第(3)题“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时期外贸的发展与古代、近代各有何不同”,2009年高考历史上海卷第35题的问题2“从材料二来看,下岬村人的生活水平经历了怎样的转变”等试题。
(3)重点性。
比较型材料解析题往往切口小、角度广、重点突出。我们在解题过程中必须分清主次,紧紧抓住有效信息,通过合理解读,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与史实相符的准确而又科学的结论。
2.比较型材料解析题的常见类型。
(1)从比较对象所涉及的时空层面来划分,有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横向比较主要是从空间角度,对不同民族、地域或国家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2009年高考文综福建卷第38题的第(2)题“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他们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等。
纵向比较主要是从时间角度,对同一民族、区域或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或不同发展层次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2009年高考历史广东B卷第28题的第(2)题“材料一、二在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意义时,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为何有这样的差异”等。
(2)从比较对象所包含的内容层面来划分,有宏观比较和微观比较。
宏观比较指从历史整体角度,对不同历史现象进行高度概括的比较。如2009年高考文综安徽卷第35题的第(2)题“联系两国使团出访的史实,运用所学知识,比较这一时期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主要差异”等。
微观比较指从历史特定角度,对历史特殊现象或个别现象进行具体的比较,包括对一些历史观点、人物、事件的比较等。如2009年高考历史海南卷第28题的第(1)题“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斯大林强调高速度发展工业的原因并说明斯大林与布哈林在工业化问题上侧重点的不同”等。
(3)从比较命题所提供的条件层面来划分,有一般比较和特殊比较。
一般比较指比较对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明确的比较要求、比较目的等。如200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Ⅱ第39题的第(1)题: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鲁肃和诸葛亮(比较对象)对荆州认识(比较项)的相同之处(比较要求);第(3)题: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荆州问题对孙、刘双方未来关系的影响(比较目的)。
特殊比较指没有明确的比较对象,只有通过对材料进行比较,才能得出结论的命题。如2009年高考文综天津卷第12题的第(5)题“指出材料六中所说的‘几次波折中最严重的一次”等。
3.比较型材料解析题的考查目标。
(1)历史知识掌握的准确、系统程度。
该题型要求考生对历史知识进行系统的本质的整理,要求考生占有大量具有广度、深度、准确性与科学性的历史知识,考查考生对历史事件、现象掌握的系统性。
(2)对历史知识进行比较分析的能力。
该题型通过对给定的事物或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培养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概括表述能力。
该题型通过对历史现象比较,让考生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异同,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以提高其综合实践的能力。
二、比较型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1、先读设问,明确要求。
很多同学做材料解析题时,总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其实,比较型材料解析题指向性强,解答的最佳方法是先读设问,弄清命题者意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
[例题](2009高考文综安徽卷第35题)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却败于日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了欧美11个国家。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郎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经蒲安臣使固交涉,美、英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节制和温和”的政策。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言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12个国家。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芳为副使。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有取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摘编自王绍坊《中国外交史》、伊文成等主编《明治维新史》等
(1)中日两国使团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有何不同?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
(2)联系两国使团出访的史实,运用所学知识,比较这一时期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主要差异。
本题有两则材料,如果先看材料,很难知道命题者的意图。但先读设问就大不一样了,如第(1)题是要求比较“两国使团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的不同,第(2)题是要求比较“两国近代化的主要差异”。这样,带着问题再去看材料,不仅针对性强,而且效率大为提高。
(1)读设问的关键是找准“两语”,确定“四项。”
“两语”:一是提示语,即看是要求依据材料比较还是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比较。上例中第(2)题“联系两国使团出访的史实,运用所学知识”则是既要依据材料,又要调用所学知识进行比较。二是限定语,即比较内容限定的时空范围。
“四项”:一是比较对象。比较对象一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如上例中第(1)题明确有两个比较对象(中日两国使团)。二是比较项,即比较内容,如第(1)题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等。比较项已知的按题意比较即可,但对于比
较项是未知的,就必须依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确定比较项,如背景、手段等。三是比较要求,如第(1)题的“有何不同”、第(2)题的“主要差异”等。四是比较目的。历史比较的主要目的是揭示历史本质,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因此,在进行比较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罗列异同点上,而要通过对异同点的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如第(1)题“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就要求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透过材料的表面现象。概括出审视历史现象的两个视角。
(2)明确设问之间的关系。
比较型材料解析题的问题往往呈现递进式关系,即设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直至推出结论或形成认识。如上例中第(1)题有两问,前一问主要考查中日两国使团出使目的、成员组成的不同,设问较简单,通过分析材料不难作答。但后一问要求考生进一步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难度明显加大了。
2.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研读材料。
(1)注意材料出处。
材料的出处一般置于材料最后,也有的放在材料开头,往往含有时间、中心问题、国别等重要信息。上述例题的材料有两个出处。根据这两个出处我们可以把知识点锁定于“中国近代史和日本明治维新”等内容。
(2)划分材料层次,把握关键语句。
对材料的分析,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用分号或竖线等对材料进行层次划分,弄清各层的含义和各层之间的联系,归纳出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二是用直线、曲线等画出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如第一段材料的层次划分和关键语句如下:
此段材料可划分为四个层次,体现的核心问题分别是:出使目的、成员组成、学习内容和政府态度。
(3)弄清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系。
很多比较题都是直接从材料中提取答案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带着设问读材料。如上例中第(1)题在分析时就必须紧紧抓住比较项“出使目的、成员组成”去研读材料,通过仔细比较,分析中日两国使团的不同,并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不同态度。
(4)弄清材料与课本的关系。
高考提供的材料大都是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但不管多新,都必定以课本知识为背景或依托。所以,再难懂的材料,只要把材料中的主干信息与课本知识对号,就很容易定位到具体章节。如在分析本例题的过程中,看到材料中“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等,我们应马上想到课本中有关中国的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这样,结合教材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会大大降低难度,看似复杂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3.精密构思,准确表述。
(1)提取有效信息。
在对设问和材料准确判读、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提取答案信息。要注意两点:一是从材料中找答案。材料解析题,顾名思义就是把问题的回答建立在对材料的分析应用上。如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划分,第一层讲的是出使目的,通过划线部分可提取出“被动学习或被动应付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等信息:第二层讲的是成员组成,通过划线部分可提取出“团长是聘用外国人担任、成员为中下级官员”等信息;第三层讲的是学习西方的内容,通过划线部分及结合所学知识,可提取出“限于器物层面”等信息;第四层讲的是政府的态度,通过划线部分可提取出“清政府重视不够,未实现预期目标”等信息。二是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即把感性的直观表象转化为理性的思维概括。如第(1)题,通过清政府出使的目的以及团长与成员的组成,不难从深层认识到清政府并不重视近代化,完全是被动应付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结局必定失败。
(2)回归教材。
与教材内容相联系进行解答,确保答题方向,避免不着边际的东拉西扯。
(3)构建提纲要点。
我们平时做题要养成编列提纲的好习惯,编列提纲要迅速、简约,自己明了即可。如第(1)题的答案要点如下:
(4)规范准确。
要依据设问,紧扣材料,高度概括,力求做到答案叙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使人一目了然。
(5)注意分值。
每个设问都有一定的分值,分值多则详答,分值少则简答。
参考答案:35.(1)中国为了劝阻列强“修约”,防止其扩大侵略权益;日本为了与列强修改不平等条约,向西方学习。中国聘用外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为中下级官员;日本以本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为明治政府要员。晚清政府重视不够,被动应付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明治政府高度重视,主动适应近代化要求。
(2)中国学习西方主要限于器物层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中国近代化的倡导者是洋务派;日本的近代化以明治政府为主导。中国未实现预期目标;日本基本完成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