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儿童是指除身心残疾以外的各类非正常儿童,是介于正常和残疾之间的儿童,如唇裂、面部畸形等先天性有缺陷的儿童。由于缺陷儿童的身体因素,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不公正的待遇,如果父母、学校不能科学、正确地教育和引导,就会使缺陷儿童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阻碍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如何提高缺陷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让缺陷儿童像正常儿童一样拥有一个快乐美好的童年,把由于缺陷给儿童本人及父母带来的困扰降低到最小程度,从而促进缺陷儿童健康成长,是本文将要阐述的命题。
一、缺陷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现状
经专家推算,我国每年约有30万左右的缺陷儿出生,出生缺陷率达1.2%左右。除少数缺陷儿童一出生就被父母无情抛弃,大多数缺陷儿童由父母亲自带养。缺陷儿童不同于残疾儿童,一方面,由于他们有着与正常儿童同样的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因此他们比残疾儿童更幸运;另一方面,因他们在身体方面有所缺陷,比起正常儿童又有所不足,使缺陷儿童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这方面讲,缺陷儿童又是不幸的。缺陷儿童往往跟正常儿童一起入校学习,他们在以普通儿童为主的环境中,其缺陷显得更突出,因此难免会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不公正的待遇,这往往会导致缺陷儿童在心理上变得自卑、胆怯、孤僻、多疑、害羞、不愿意与人交往、依赖性强,影响缺陷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影响缺陷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要提高缺陷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就必须认真分析影响缺陷儿童心理健康的根源,探索一条促进缺陷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从而能够对症下药,帮助缺陷儿童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家庭教育方式存在不足
对于缺陷儿童的降临,一些家长通常心理准备不足,缺少相关的专业知识,直接影响他们对缺陷儿童的教育方式。他们要么百般宠爱、过分保护;要么作为负担而放任不管,回避问题;要么急功近利,对缺陷儿童抱有瞬间成为天才的幻想,忽视缺陷儿童的全面发展。这些都严重影响缺陷儿童心理的健康。
(1)“母鸡式”的溺爱教育。有些家长认为自己没有能够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因此有一种强烈的内疚心理,他们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容易对孩子过分保护和溺爱。有的家长经常为了保护孩子,主动替孩子出头,甚至与老师和其他家长发生冲突,对儿童今后人际关系的处理起了误导作用;有的家长会对孩子百依百顺,担心违背孩子的意愿会伤害孩子,导致孩子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目中无人、共情能力低、不懂得分享与合作。这种处处保护的做法弱化了缺陷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忽视了他们身心发展的整体性。长此以往,一些缺陷儿童的性格会变得盲从、脆弱、依赖性很强,独立性差,缺乏创造性和想像力,社会适应能力差,甚至出现人格的不健全发展。
(2)“回避式”消极教育。多数父母并不愿意接受自己孩子有缺陷的现实,即使接受,也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并且当儿童的发展状况没有达到预期的设想时,又很容易丧失信心。因此,缺陷儿童的家长要承受比普通儿童的家长更为巨大的生理压力、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这使他们往往采取消极、退避的应付方式,而较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实际的问题。他们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宁愿把孩子封闭在家中,也不愿意带孩子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这直接影响了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3)“明星式”拔苗教育。很多家长认为“有缺陷的人必须有过人之处,才能弥补缺陷,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于是,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常常会用贝多芬克服耳聋的残疾而成为著名音乐家等名人的事例作榜样示范,激励孩子。众所周知,榜样示范教育,对儿童会起一定的影响,但是过度的榜样示范教育就会适得其反。有些家长不顾儿童的自身条件和发展规律,拔苗助长,以人类鲜有的天才作为孩子追求的目标,抱有让缺陷儿童瞬间成为天才的幻想。当理想与现实产生严重落差的时候,这些家长很容易对孩子失去耐心,恨铁不成钢。而孩子的信心和自尊心也因此会受到打击,会变得更加自卑,甚至会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4)“孤注式”单一教育。有些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缺陷”,终日忙于求医问药,不辞疲倦地带着小孩到处投医,忽视了儿童其他能力的培养;有的家长过分夸大孩子的缺陷,认为即使对孩子进行教育也无济于事,孩子的现状不可能得到改变,于是把孩子扔给学校,听之任之,自己仅仅履行一个抚养者的义务,耽误了孩子早期教育的宝贵时间;有的家长为了能弥补孩子的缺陷,过分关注儿童知识的学习,他们坚持“一好百好”的信念,认为只有好的成绩才能淹没孩子的缺陷,从而把家庭教育等同于智力教育,忽视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
2.社会支持力度不够
社会各界在关心残疾儿童等社会弱势群体方面确实做了不少工作,但是对缺陷儿童教育的支持力度上却远远不足。一是专业指导不够。很多缺陷儿童的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很不得法,更没有能力引导孩子,孩子的问题非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越来越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掌握的缺陷儿童教育理论非常薄弱,得不到系统的、专业的咨询和指导。二是对缺陷儿童存在歧视。缺陷儿童具有正常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他们和普通儿童一样接受幼儿园、小学的常规教育。然而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对缺陷人的歧视,至今仍有一定程度存在,缺陷儿童有可能受到来自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伤害。在学校,有的教师甚至会直接用恶语伤害缺陷儿童;在幼儿园、学校里一些表演性活动,缺陷儿童几乎无缘参加,人为封杀了缺陷儿童表现的欲望和锻炼能力的机会。
三、提高缺陷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建议
笔者在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接触了不少因儿童生理缺陷而导致儿童本身心理问题和家长心理问题的案例,在缺陷儿童教育方面积累了一些心得。
1.家长端正态度,改善教育方式
大多数家长在得知自己的孩子有缺陷时,都会经历一个漫长而又痛苦的心理过程,表现出悲伤、悔恨、压抑、自责、内疚的心理反应。家长的这些负面心理反应,会直接影响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正确干预、教育缺陷儿童,无形中加重了缺限儿童的心理障碍程度。因此,建议家长要端正态度,坦然接受孩子的缺陷。
(1)收起保护伞,平等看待缺陷儿童,使他们成为社会的人。父母是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现实中,许多缺陷儿童的父母缺乏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在教育缺陷子女的过程中力不从心,虽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不但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相反,却使他们丧失了信心。教育孩子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要有“即使我抓到的是一副最坏的牌,也要打出最高的水平,把损失和不幸降低到最小程度”的决心,要有春风化雨的爱心,不要对孩子的缺陷耿耿于怀,不能采取把孩子封闭在家中等消极、退避的态度,不要过分地限制孩子的活动,这样会限制了孩子的发展。家长要将缺陷儿童视同普通儿童一样看待,鼓励缺陷儿童与小朋友一起玩游戏,以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精神和相处的能力;节假日经常带缺陷儿童出去游玩,以增长孩子的知识面、丰富孩子的阅历、开拓孩子的视野;鼓励孩子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性活动,促使孩子顺利实现早期社会化过程。
(2)顺其自然,对缺陷儿童抱有合理的期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家长美好的夙愿,一些缺陷儿童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有缺陷,一定要在其他方面出人头地。他们给缺陷儿童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全然不顾孩子的自身条件和特点。这种动不动就鼓励孩子成名成家的急功近利的思想,不但起不到鼓舞孩子斗志的作用,相反,还会增加缺陷儿童的心理负荷。因此,家长要尊重事实,遵循儿童发展规律,不要急于求成。家长既要积极关注孩子身上的每个闪光点,又要了解孩子的弱点,因材施教,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计划,并把目标具体分配在若干小阶段,让孩子一起参与排出计划表。每当孩子取得一点点进步时,家长要及时给予鼓励,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不断增强自信心,增强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2.对普通学校的教师进行缺陷儿童教育知识的培训
在普通学校,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正常儿童,所以普通学校的教师一般不具有教育缺陷儿童的知识和经验。出于人道主义,教师一般对缺陷儿童都抱有同情和怜悯的态度,有时还会刻意地保护缺陷儿童,但是由于他们没有掌握教育缺陷儿童的正确方法,往往会事与愿违,无意中还会伤害到缺陷儿童。在我的求助者中有一个10岁的小女孩,小学四年级,患有先天性唇裂,她把个别同学欺负她的事写到了作文里,老师看到后,很同情她,就在全班讲:某某同学虽然长得和大家不太一样,你们也不能欺负她,谁若再欺负她,我就找谁算账。老师这种举动的本意是想帮助小女孩,可哪里会想到却无意中更加伤害了小女孩的自尊心。因为老师在全班宣布后,全班学生都去注意小女孩的缺陷了,学生们可能以后不敢再欺负她,但是他们却把她当成异类而更加疏远她。因此,应把缺陷儿童教育心理列入普通学校的教师进修内容,使教师掌握正确教育缺陷儿童的方法,减少不必要的伤害,让缺陷儿童在轻松、融洽的校园环境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3.发挥专业人员在缺陷儿童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要发挥专业人员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帮助家长教育缺陷儿童。第一,各师范院校特殊教育以及教育相关专业的学生团体组建一支辅助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队伍,这支稳定的、具有专业背景的学生队伍与家长的合作,不仅会提高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理论水平,同时,也会缓解家长单独实施家庭教育的压力。第二,各特殊教育学校、师范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应定期举行家长培训班,对家长进行专业化的培训。第三,通过各种媒体如电视、广播、杂志、网络,向缺陷儿童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使其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子女,使家长相信,只要付出努力,他们的孩子完全可以像正常儿童一样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第四,将有缺陷儿童的家长组织起来,组成缺陷儿童家庭教育交流团体。如美国《全体残障儿童教育法》堪称美国特殊教育史上最典型、最具影响力的法案,其中家长团体的作用功不可没。第五,专家应该帮助家长了解有关缺陷儿童教育方面的法律、资讯、方针、政策等,增强家长的法律意识;专家也应针对每个家长的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引导家长积极参与缺陷儿童的教育;定期举行专家与家长的见面会,或定期对缺陷儿童进行家访,或利用网络、电子邮件、广播、电视等渠道保证家长与专家的无障碍沟通。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电子邮件:jhy_kfq@yangzhou.gov.cn)
编辑/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