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生;心理活动课;组织教学;规则
有人说过,初中教师的水平看组织教学,高中教师的水平看对教材的分析。这句话虽有偏颇,但也从一方面看出组织教学能力对初中教学的重要性。笔者从2001年起就开始担任每周12节的初中生心理活动课教学,后来又兼任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心理教研员,亲身上过也听过很多心理活动课,深感一堂好的心理活动课,除了要有好的教学设计和课前准备外,课堂组织教学非常重要。同样的活动内容,有的教师一节课上下来如行云流水,学生收获颇多;有的教师上下来闹哄哄的,学生没有多少收获或体会,教师也感慨“老办法不好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能用、软办法不管用”,上课时声嘶力竭,下课后筋疲力尽,甚至有不少教师害怕课堂乱不敢开展活动。这除了与教师个人素质或人格特质有关外,也与心理活动课固有的特点(注重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与感悟)和初中生的年龄特点(精力充沛、好动)有关。在多年的摸着石头过河的尝试中,笔者有一些自己的探索与大家分享。
一、课前分组要落实
普通教室里的座位大都把学生分成四大组,有些学科为了讨论和活动方便又把前后桌的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以班级为活动对象的心理活动课,为了开展活动的方便,有条件的学校都配置专用的心理教室,此时打破常规重新分组就很有必要。教师常常会将学生按需要分成小组,小组可分为同质小组、异质小组、志愿小组等。一般为6~8人一组,由于小组人数较少,学生之间的接触变得更多,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另外,还可通过小组学生之间的互动、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动产生团体动力。
根据不同的课,我曾采用如扑克分组(抽到同花色扑克牌的组合成一组)、出生月份或星座分组,由于心理课一般每节40~45分钟,如果等到上课的时候才分组会占用不少时间,所以有的分组在课前就应布置学生做好。有时个别班主任因为担心本班某些课堂纪律比较差的学生凑成堆,甚至亲自操作分组,这种分组对课堂纪律有正面帮助,但对心理课的真正效果如小组成员的开放性还有探讨的余地。其中我做的比较多也认为效果比较好的是自愿分组加心理教师调配。
实例一:厦门金尚中学初一某班自愿分组:学生6~8人一组,自愿组合,(特殊情况学生由老师安排),每组选一队长,经全组讨论后产生的各队队名及口号如下:第一队all win队,口号“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第二队宝宝队,口号:宝宝第一;第三队亮仔队,口号:越亮越拽;第四队光棍队,口号:光棍一身轻;第五队比利卡利害队(闽南话,比你更厉害的意思)口号:我们最厉害;第六队超级八卦队,口号:就属我们最八卦;第七队篮球王子 ,口号:爱拼才会赢;第八队菠萝组,口号:菠萝、菠萝,表现自我。
学生自愿组合后,往往会出现一两个人缘比较差或因其他原因没有小组接纳的学生,这时教师就要发挥作用,通常我会先征询被排斥学生的意见:你愿意加入哪一组?你觉得哪一组比较能接纳你?然后再去做其他学生的工作。
以上分组可以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完成(组合、选队长、取队名、口号、定队规、设计队歌、队标及展示活动等),也可以简单一点,在向学生说明后由心理科代表课后组织完成,然后在下一节课的开始简单展示。总的来说,用专门一节课来进行分组比较能形成团体凝聚力。在以后的活动中,有的学生会提出调换小组,但每组人数一般都控制在6~8人左右。
小组座位安排也有学问,不同的座位,可以给学生带来好的心情,有利于教学。通常设计的座位形式有如下几种:半圆形、马鞍形、多品字形、三角形、对半形、圆形、梯形等,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选择不同的座位形式。
小组的形成可大大增加团体凝聚力,课堂上小组活动的开展、小组之间的竞赛、小组的评价等对带动课堂、活跃气氛、提高效果等能起到促进的作用。
二、课堂活动要讲究
⒈规则明确具体
心理课课堂活动形式多样,主要有游戏、角色扮演、情景创设、问卷调查、行为训练、交流分享等。每一种活动都要有相应的规则,而且规则越具体明确越有利于教师对课堂的掌控。
实例二:《记忆的规律及策略》中传话游戏规则:
⒈每列第一个同学默记老师发给的纸条内容1分钟,然后把纸条交还老师,在看的过程中不能念出来。
⒉尽可能把看到的内容传给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传给第三个同学,依次类推。
⒊传的时候可交头接耳,但不能让其他人听到,当对方表示听清楚了就不能再传(因为班级人数多,学生挨得近,很容易听到别人的传话)。
⒋最后一个同学拿出纸和笔记下所听到的内容后立即交给老师(防止每列最后一个学生受到周围同学谈话的影响,出于从众心理和追求正确答案的心理篡改自己所听到的内容)。
⒌各组之间相互监督有没有违规现象。
⒍老师公布各组传话结果和正确传话内容,比较传话结果与原话,思考传话内容的变化特点。
说明:此规则的制订把学生做游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考虑了进去。
实例:《发现自我》角色扮演活动——超级模仿秀活动。
模仿班里的一位同学的言行举止或衣着打扮、兴趣爱好等,并请全班同学猜一猜,你模仿的是谁。(先小组讨论后班级交流)规则:
⒈表演时说明被模仿的是男生或女生;
⒉说明是什么情景下的言行举止、衣着打扮、兴趣爱好等;
⒊不能说被模仿者是一个怎样的人(不作评价);
⒋ 生理缺陷及有损别人自尊或容易引起别人尴尬的不能模仿(可以小组内先讨论能否模仿)。
说明:此角色扮演活动最大好处是学生参与热情很高,简单易操作,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最大的弊端在于大部分学生说话口无遮拦,喜欢模仿别人的一些不好习惯或过失、尴尬往事等,容易引发被模仿学生的愤怒或痛苦等,甚至引发冲突。所以制订规则防止出现心理伤害很重要。
实例四:《如何应对嘲笑》中行为训练规则:两人一组,轮流扮演嘲笑者和被嘲笑者,被嘲笑者必须运用上述10种应对方式中最少两种进行应对(全班参与),最后请几组学生自愿上台演示。
以上活动规则要明确具体,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实际上刚开始的时候很难预测,经常是在一些班级活动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教师在课后及时总结改进才能使规则更具体明确),规则最好用投影仪显示出来,有时还要请一两个学生演示或全体学生预练一遍,也就是学生要先学习,再掌握。
⒉活动内容与次数适中
活动内容的选择必须与辅导目标一致,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必须符合学生的经验与心理特点;必须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目前中小学心理课,一节课时间为40~45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动安排不宜太多,一般热身活动控制在5分钟左右,角色扮演或游戏活动等以1~2个为宜,所有活动始终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目标明确,主题挖掘深,逐层递进,组织严密。活动安排太多会使每个活动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学生的体验和收获也不深刻。
⒊容许学生有不同的参与程度
心理活动课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但学生参与情况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教师要容许学生不同的参与度,同时不要强求人人参与。
⒋落单学生的安排
在活动中,有一些学生可能会因人数问题或人缘问题被落单,这时教师要对这些学生进行妥善安排,这除了关注这些学生的心理需求外,也避免这些学生因无所事事而影响活动的进行。例如,在“大海求生”活动中,每队六人进行比赛,很可能会有几个人不能参加,教师可以安排这些人担任助手如裁判员、监督员、记时员等,使活动的参与面大大提高。
三、课堂常规要养成
在心理课上,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对于提高活动效率和质量很重要,因此在开始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规范,不要因为害怕浪费时间或完不成任务或者考虑到充分尊重和平等对待学生而对学生的一些课堂违规行为视而不见。
⒈迅速安静
在进行活动和讨论分享过程中,有些学生会大声喧哗,学生的声音往往盖过教师的声音,要让学生停止下来,我会喊“最高指示”,所有学生立即回答“静悄悄”。假如喧哗声没有完全停止,我会继续重复一遍,倒数“三、二、一”,开始扣班级课堂分,科代表则针对违规突出的学生扣个人分。这个方式能够马上使喧闹的学生安静下来,当然此规则必须在开学初的时候就告诉学生并进行练习。
⒉巧打预防针
在平常的心理课上,我都是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一些“奇谈怪论”采取一种包容的态度,但也有不鼓励甚至不许学生乱说的时候,那就是上性教育课时。初中生心理活动课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青春期性教育,由于学生正处于对异性敏感阶段,个别学生在上性生理、性心理、异性交往课时可能出现想听又不好意思听、故意起哄、讲一些不文明的话以显示自己的大胆等,扰乱课堂秩序。通常,在上这些课时,我会提前打预防针:今天要探讨的内容很有必要,根据老师以往的经验,上性教育课时大声喊叫或不想听的大概有两类人,一是这方面知识比较多,老师讲的比较落伍,不符合他的期待;二是对这方面比较敏感。为了不被戴帽子,一些喜欢故意逞能的学生会收敛自己的言行。
⒊违规处理
对于违规行为如故意迟到、吃东西、故意尖叫、抓别人、乱跑等,除了按照后面我将要提到的评价标准进行扣班级分、小组分、个人分外,现场的处理也要讲究技巧。如有个别学生尖叫可能只是想引起别人注意,教师可以走过去摸摸他的头什么也不说,一般情况下学生都能心领意会安静下来。
⒋日常要求
常规必须在每学期的开学初就明确和养成,例如金尚中学心理课的课堂常规(贴在心理教室门口)要求:(1)一律脱鞋进教室(铺地毯的教室),自觉穿鞋套;(2)积极参与活动;(3)提倡实话实说,鼓励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尊重每个人的发言和思想观点,对他人的观点不服可以反驳但不可以进行人身攻击。
三、评价与管理要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强调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而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内心体验是心理活动课的核心,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成功与否,关键看能否激活学生的心理历程,引发学生的内心感受,此特点决定心理课对学生的评价要以过程性评价为主。
目前心理活动课上对学生的评价还没有统一的、明确的标准,作为学校开设的一门课程,很多学校要求心理教师在期末必须提供学生心理课的成绩。有的教师把为学生作心理健康测试的结果作为成绩的重要依据,笔者以为不妥;也有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知识考试,这种学科化倾向更不符合心理活动课精神;更多教师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而一些教师在心理课上对学生的评价具有随意性和主观性,即以教师当时的感受和好恶为准,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不同时间可能评价标准不一。评价也大都属于粗放型评价,如好、不好、一般之类语言,很少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量化和细化处理。
在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