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在诗外

2008-12-29 00:00:00黄小梅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8年6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心理关注;肯定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说过: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其含义是说,即使有写诗的基础,也不一定会写诗;诗言志,只有有了诗外的功夫,才有源头活水,才有永不枯竭的灵感,诗的意境才会脱颖而出,才能写出好诗。在家庭教育中也包含着相同的道理。
  常遇到一些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困惑迷惘的家长,他们为孩子的成长费尽心力,从衣食住行的操劳到喋喋不休的说教,收效甚微;他们希望孩子“品学兼优、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却往往事与愿违。如何才能教育好孩子?怎样才能使孩子成为真正的“龙”?笔者以为,只有良好的愿望和朴素的“爱”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更深层次的关注,即家庭教育“功夫在诗外”。
  
  一、孩子的自信人格在肯定中形成
  
  武汉大学社科所特聘教授尹邓安,曾在武汉市数所中小学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学生有300人,年龄从8岁到16岁。在调查中,有160余人感到自卑,其中130多名学生坦言,“长相不美”是自己自卑的最主要因素。“中小学生自卑几乎成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尹教授说,学习成绩不好、人际交往不利都是孩子们滋生自卑情绪的原因,而学生们对长相如此在意,并会因此自卑,是他事先没有想到的。这些学生表示:平时没人夸过自己的相貌,就连家长也从来没有肯定过自己的长相。孩子们由于缺乏自信而形成了自卑的心理。
  在北京汇佳学校2004年开学典礼上,陶西平先生曾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自小患脑性麻痹症,被疾病夺走了肢体平衡感和发声讲话能力、半边脸严重变形的女孩子黄美廉,没有让这些外在的痛苦击败她内在奋斗的精神,终获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艺术博士学位,拥有了自己的成功人生。在一次讲演之后,一个中学生问:“黄博士,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你都没有怨恨吗?”黄美廉坦然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么几行字:“一、我好可爱。二、我的腿很长很美。三、爸爸妈妈那么爱我。四、我会画画,我会写作。五、我有一只可爱的猫。六、上帝这么爱我。七、还有……”最后她以一句话做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自信的充盈造就了一位艺术大师。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张海迪在一次接受采访中谈到妈妈对她的影响时曾深情地说:“当我还是小姑娘,因患病不能下床,每次家里来客人,妈妈会自豪地告诉客人说,女儿海迪聪明、漂亮,歌唱得特别好。我能够笑对人生艰难,与妈妈给我的鼓励与支持分不开。” 张海迪的妈妈很懂得教育。从孩子小时候起,她就无条件接纳与欣赏海迪,给了海迪良性的暗示。饱受肯定的海迪,虽然因患高位截瘫不能与同龄人一样去上学,却自信心十足,性格开朗大方,勇于面对病痛的折磨,废寝忘食地学习,汲取知识的营养。她虽身残却是一个拥有健康人格的人。
  让孩子在肯定中确定正确的美丑观,让孩子在肯定中形成自信的人格。自信心是人生重要的精神支柱,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在人际活动中,有自信心的人能够充分发挥长处,坦然自若,落落大方,以积极的姿态处理可能产生的各种矛盾;即使在自己处于不利境遇时,也能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从而保持心理平衡,变不利为有利。
  自信心是如此的重要,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尝试用以下方法来增强孩子自信心:
  1.帮助孩子认清自身条件,确立发展目标
  孩子的自我认识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父母对他的看法。家长要设法帮助孩子认识到,一个人潜在能力是很大的,有时自己不一定能意识到。家长也要时刻提醒自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孩子有其短,也必有所长,不可过多责难孩子,也要防止孩子经常自责。父母要随时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以帮助孩子树立适宜的自我发展目标。
  其次,帮助孩子避免连续失败
  孩子的直接经验对自信心的建立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他的自信心,连续失败则会导致孩子的自卑感。当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犯了错误或者学习成绩不理想时,是孩子在成长道路上遇到了困难,最需要的是父母耐心具体的帮助和细致入微的关心。心理学家说:当一个人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是最需要爱的时候。
  最后,教育孩子专注于怎样超越自己
  过于关心别人的能力和成绩有时会降低自信。当然父母更不能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与自己孩子的缺点比较。家长可以这样告诉孩子:可爱的性格、渊博的知识能让一个人的气质变得美起来。每当孩子的行为举止有进步时,就夸奖孩子:“你这个样子,是最漂亮的。” 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会敢于自我肯定,始终对自己有信心。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孩子一定能成长为一个魅力十足的青年。
  为了帮助孩子们能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让我们向黄美廉和张海迪的家长学习,密切关注孩子的自信心。
  
  二、和谐的家庭氛围是确立孩子自尊的关键
  
  
  父母无条件接纳、尊重、支持孩子,为孩子创设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是家庭教育的关键。如果一个家庭的气氛民主、和谐,父母双方互相尊重、理解,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法一致,那么在这样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会体验到完整的感觉,很容易学会尊重别人,也会体验到自尊。即使孩子的亲生父母已经离婚,如果父母都能保持理性的态度评价对方,给予对方应有的尊重,孩子也可以学会尊重、得到自尊。同时孩子也会毫无负担,有能力为所当为,全身心投入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其言谈举止与其年龄特点相吻合。
  如果父母关系不和谐,互相在孩子面前贬低对方,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无边的困惑,因为孩子的心灵无法忍受任何对父母的贬抑;同时孩子也难以尊敬自己的父母,当然也体会不到完整、自尊的感觉。有时孩子在无意识中,为了满足自己被父母关注的渴求,为了调节紧张的家庭关系,甚至为了挽救父母的婚姻,去做一些伤害自己的事情。有的孩子成了心事重重的小大人,有的成了长不大的“婴儿”。
  心理学研究证明:有自尊心的孩子能够比较适中地自我评价,自我概念的发展也会随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而健康发展。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有比较正确的看法,当他犯错误被批评时,他能欣然接受,也可以努力去改正他有能力改正的缺点和不足,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缺点和不足。成长为一个心理能量比较大的、经得起挫折与失败考验的、向着自己的既定目标奋力前行的人。相反,如果孩子自尊心缺乏,就会经不起批评,因为他们的自尊是建立在别人对他们的评价上的,成功时容易忘乎所以,认为自己是能力强、水平高的,而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容易一蹶不振,丧失信心,最终难以有大的成就。
  
  三、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孩子的自尊心
  
  谈到对孩子的自尊心的培养,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生命的尊严是与生俱来的,无需经过自身的努力与奋斗就可获得。比如说一个孩子行为不端,家长会因为“怕伤害他的自尊心”而不敢斥责、批评孩子;又比如有一个失败的孩子,人们就会说:“如果他自尊、自爱起来,他就能取得成功。”第二种观点则认为自尊是一种有价值的品质,是一项多种品质的结合——包括态度、品行、道德和勤奋。自尊不是免费可以得到的,必须付出代价。因为如果自尊可以轻易地得到,也就可以轻易地失去;相反,如果自尊必须通过努力才能得到,它也就永远不会被轻易夺去。
  美国缅因州被称为神奇学校的海德学校持第二种观点,他们学校的口号是“如果孩子们做出了不起的成绩,他们就会对自己感觉良好”。缅因州的神奇学校曾帮助全美无数个家庭成功解决了子女教育问题。实践也证明,一个孩子如果能经常通过自身努力作出成绩,就一定会建立并加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只有认为自己没有价值的人,才会认为别人也没有价值而不懂得尊重别人。一个具有自我价值感的人,一定是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人,既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因此,每一位家长都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尽力为孩子创造一种条件和环境,使其做事能够通过努力取得成功,无数小的成功经验的累积会使孩子产生莫大的成就感。
  2.给予孩子与其年龄相适合的自由。
  3.当孩子问问题时,不要敷衍了事,要给孩子一个能深受启发的答复。
  4.在对孩子的教导中保持孩子的尊严完整。
  只要使孩子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尊心,孩子的潜能就会得到极大的开发,从而不断地走向成功。
  
  (作者单位: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