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9日,第16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奥赛在河南郑州落下帷幕,17岁女孩肖清扬从来自全国30个省市的95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金牌第一名。喜讯传来,妈妈钱文缨简直惊呆了:“想不到孩子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我们可从没奢望她如此优秀!”不知内情的人说她矫情,其实钱文缨的话一点不假,正是她的“不抱奢望”,成就了女儿。
妈妈有颗平常心,屡次放弃终于找到最佳兴趣点
1990年4月5日,肖清扬出生在河南郑州。妈妈钱文缨当时是一所大学的老师,爸爸肖杰在某设计院工作,夫妻俩有个共同观点:平安、快乐就是最大的幸福。因此,在“设计”女儿的未来时,他们也惊人地一致:快乐至上,抱平常心,做平常人,绝不让女儿为学习所累。
因为“不抱奢望”,钱文缨从没刻意对女儿进行早期教育,但她一有时间就会带女儿走出家门,公园、动物园、游乐场等都是母女俩常去的地方,除了让女儿尽情玩耍,她还会不失时机地指着身边的各种动植物教女儿认一认。
1996年9月,肖清扬上了小学。入学第一天,钱文缨和女儿约定:“考好不奖,考砸不罚”?她不想让“成绩”成为女儿的负担,但她同时跟女儿提了一条要求:上课必须认真听讲,“那是学生分内的事”,一定得做好。
入学一个星期后的一天,小清扬从学校回来跟妈妈报告:“班里的同学好多都报了兴趣班,你咋不给我报哇?”钱文缨原本没打算给女儿报任何兴趣班,可女儿自己提出来了,她不能打击女儿的积极性呀,便说:“你想报吗?想报什么妈妈可以给你报啊!”“我想报画画和英语,我同桌画的小兔子可好看了!还有小星星英语班,上课的时候老师还讲故事呢!”在小清扬的要求下,妈妈第二天就给她报了名。
画画从最基础的水彩画开始,用水彩笔在白卡纸上涂涂抹抹,小清扬“玩”得挺开心,一上完课,小脸就变成了“小花猫”,画的画也经常受到老师表扬。可不知为什么,才上一期她就不想学了。妈妈疑惑:“你画得挺好的呀!为什么不学了呢?”“就是不想学了,没意思!”一听女儿的话,妈妈明白了:女儿对画画已经没兴趣了。“不想学就不学了吧!”语气里没有一丝责备,倒像在安慰女儿。小星星英语对肖清扬来说更好玩,上课的时候老师会用英语给小朋友表演童话故事,像《白雪公主》、《小红帽》之类的,然后让小朋友模仿老师表演,当然对白全是英语。肖清扬特别爱演《白雪公主》,她扮演公主,和一个扮演王子的男孩一起住在“王宫”里,像过家家一样。才学了两期,小清扬就能用英语全文背诵《白雪公主》和《小红帽》了。可就在这时,她突然跟妈妈提出:“我不去小星星了,再给我报个别的吧!”当时家里正好有台电子琴,钱文缨想“就地取材”,问清扬:“学电子琴怎么样?”小清扬高兴地答应了。可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她的“电子琴兴趣”更短暂,才学了几天就打起了退堂鼓。换了别的家长,肯定会埋怨孩子“没长性”,可钱文缨还是那句话,“不想学就不学了吧!”此后,小清扬再没报过兴趣班。
1999年初春的一天,小清扬放学回到家,竟眼泪汪汪地手捧一条死金鱼,伤心地对妈妈说:“这条小鱼好可怜,被人扔在了马路上!妈妈,我把它埋了吧!”小清扬在小区草坪上“埋葬”了小金鱼,还立了一块“墓碑”并写了一段墓志铭,“谴责”扔小金鱼的人冷酷无情。看着女儿的“另类”举动,钱文缨突然心里一动:女儿喜爱小动物,这是最好的兴趣呀!
小清扬确实喜爱小动物,3岁那年,妈妈给她买了两只小鸡娃,当时她自己还不会照顾自己呢,却天天按时给小鸡喂食,让小鸡喝水,次年开春后的一天,有只鸡竟下了一枚蛋,高兴得肖清扬捧起鸡蛋就跟妈妈“报喜”:“看,我的鸡宝贝儿生的蛋!”可不幸的是,没过多久两只鸡全丢了,小清扬难过了整整一个月,直到爷爷给她买了一只小乌龟,她才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从那以后,小乌龟成了她的好伙伴,一直陪她度过了5年快乐时光。在养小乌龟的过程中,小清扬懂得了不少知识,比如,小乌龟可以长时间不吃不喝,那是因为它新陈代谢特别慢;冬天小乌龟要冬眠,因为它跟蛇和青蛙一样是冷血动物,等等。1999年年初,小乌龟又不幸失踪了,小清扬又掉了好几天眼泪。
女儿喜欢小动物,而且在养小动物的过程中获得了快乐,增长了知识,钱文缨决定大力支持女儿。她就专程到花鸟市场给女儿买了两条金鱼和一只漂亮的玻璃鱼缸,肖清扬自然喜不自禁。而且,家里的其他人从此也都跟着小清扬有了“小动物”情结,爷爷甚至还专门帮她做了不少小动物标本,有蝴蝶的,天牛的,甚至还有蚯蚓的。小清扬天天沉浸在喂养、观察、研究小动物的快乐中,谁也没想到,这个爱好,日后会把她送上高高的生物奥赛领奖台!
追星不误学习,女儿超强计划能力缘自妈妈的言传身教
2001年,11岁的肖清扬即将结束小学生活,这时,一件令钱文缨担忧的事情发生了:清扬迷上了一个叫黄海冰的电视剧演员。凡是黄海冰演的电视剧,她都一集不落地从头看到尾,还要把电视剧的原版光盘买来收藏。
有段时间,中央台每晚黄金时段播出一部黄海冰演的电视剧,肖清扬每集必看。电视剧一开始,她就端着饭碗准时坐到电视机前,播完一集,她饭也吃完了,趁插播广告的十几分钟赶紧跑到自己的小屋里复习、预习功课。下一集开始,她又准时坐在电视机前。
钱文缨很是担心:哪能在电视机前一坐近两个小时呢?一天晚上,女儿又端着饭碗看起了电视,钱文缨很想跟她谈谈,可嘴张了几张最终还是忍住了,她决定观察观察再说。
此后不久的一天下午,路过女儿学校门口时,学校正好放学,钱文缨远远地看见肖清扬和几个同学一起出来了,正想叫女儿的名字,女儿身边的一位同学看到了她,对肖清扬喊:“疯子,看,你妈接你来了!”咦,为什么叫女儿“疯子”?钱文缨不解,叫住那位同学问:“你咋叫她疯子啊?”那位同学一扮鬼脸,说:“阿姨你还不知道啊?她一学习起来就跟疯了一样,所以我们才叫她疯子!”钱文缨还是不明白,路上问女儿:“说你学习起来像疯子,我咋没发现呢?”肖清扬这才如实道来:为了回家看电视剧,她每天都要求自己在学校完成家庭作业,当天学习的知识也都要在课堂上消化,所以课间休息和自习时她总是“加班加点”,同学因此叫她“疯子”,意思是她学习起来跟疯了一样。说到这儿,女儿没忘补充一句:“这可都是跟你学的!你不是同时能做五件事吗?”
原来,钱文缨早在几年前转行做了一名电力工程造价师。为了完成这一角色转换,她报考了注册造价师,最忙的时候同时有五项任务准备考试、申报高级职称、做两个工程的初步设计、为参加一个在外省举办的活动做准备。那段时间她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分秒必争,五件事被她按计划做得有条不紊,而且最终全部圆满完成。没想到,女儿竟会被她“传染”,而且在“迷”黄海冰的同时把自己的“分内事”做得特别棒:小学毕业时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上初中后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参加全国初中生物理竞赛获得三等奖,初中毕业时以郑州二中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省级重点高中郑州一中。
兴趣引领,登上全国生物奥赛最高领奖台
2005年10月,刚上高一的肖清扬在学校看到一份海报,让高一新生自愿报名参加生物奥赛培训班,一直特别喜欢小动物的她哪肯放过机会?立即报了名。
同时报名的有30多人,每天下午自习时间组织培训,肖清扬学习上没什么压力,自然乐在其中。次年3月,老师突然通知要停课专门进行奥赛训练,钱文缨得知消息后不太同意女儿停课,她不想让女儿过多承受竞赛的压力。可肖清扬已经无法割舍对生物学的浓厚兴趣,毅然决定停课参加培训。
从2006年6月到2007年8月,一年多的时间里,除了参加本校的日常培训,肖清扬还和30多位同学一起,北上京城,南下武汉,参加由名师主持的指导课,一离开家就是一个多月。在外培训的日子里,她总是忙里偷闲给家里写信,除了询问家里的情况,顺便也说说自己的心事。有段时间,她觉得参赛选手之间关系不太融洽,尤其是不同省市的选手之间充满戒备,心地单纯的她十分困惑:怎么能因为比赛把关系弄得如此紧张呢!面对女儿的困惑,钱文缨还是那句话:“抱平常心,做平常人,专心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就行了。”妈妈的话就像一颗定心丸,让肖清扬一下子心静了。
2007年8月6日,生物奥赛河南省队选拔赛成绩揭晓,肖清扬从近千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河南省队。8月中旬,全国生物奥赛在河南郑州拉开帷幕。赛前,钱文缨和女儿聊天:“别想金牌,拿个银牌才好呢!省得再去北京参加培训。”按惯例,获金牌后要继续培训并参加国家队的选拔,为世界生物奥赛做准备。可此时的肖清扬已是离弦之箭,势头锐不可挡。
8月16日,考理论,肖清扬先拔头筹,获得最高分;8月17日,考实验,她再次名列前茅。8月18日晚10时,喜讯传来,肖清扬不仅“违背”妈妈意愿一举夺得金牌,而且综合成绩在18位金牌选手中位居第一!从来对女儿“不抱奢望”的钱文缨惊呆了……
如今,钱文缨“不得不”为女儿断续参赛做准备了,不过接受采访时她却说:“女儿所做的,已经远远超出我们的期望,我们对她没有任何要求了!”妈妈如此容易“自满”,女儿却不答应:“下一步,我会尽力而为,能进国家队,并在世界大赛上夺得名次,当然更好!”说这话时,肖清扬一脸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