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 迅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选自《野草》,王连明/评点)
第1段描绘了一幅美艳的江南雪景图,文思缜密。此段以“滋润美艳”四字为轴心,由此四字牵出两个华美的比喻句,再由两个比喻句生发出一段精彩的描写和想象。文思环环相扣,层层拓展,像一把折扇一样渐渐打开。可仔细体会“滋润美艳”与后面的“青春的消息”、“处子的皮肤”以及雪地中的花、想象中的蜂之间的粘连关系。
第2、3段写雪景中的人。美艳的雪景中,一群欢快的人,一个美艳的雪人,笔调明快。作者笔下的雪人,也是“滋润美艳”的。作者写江南雪,处处紧扣“滋润美艳”这一基本特点,笔墨集中,文意贯通。
第4、5、6段写北方的雪,与江南的雪迥异其趣,但也有共同之处:都蕴涵着寒冷无法冻结的力量。
注意“决不粘连”、“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与后面“那是孤独的雪”之间的文意勾连。思考一下“那”字具体指什么。
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是传神之笔,可细细品味。
[编后记]
关于鲁迅先生的散文《雪》,评论很多,观点五花八门。笔者觉得,这篇散文是一曲力与美的交响。在作者的笔下,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外在特点不同,但内在精神相通:都充满了力量。江南的雪蕴涵的是活泼生动的力量,北方的雪蕴涵的是刚劲威猛的力量。这是生命力量的两种表现形式。两种形式的力量,呈现出不同的美感,但都给人希望。你看,在作者笔下,南方的雪,是“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光彩明艳;北方晴天旋风中的雪,是“包藏火焰的大雾”,升腾闪烁。它们不都蕴涵着压抑不住的力量和希望吗?
马上就到12月了。下雪的季节,读读鲁迅的《雪》,会别有一番滋味。读鲁迅的《雪》,想起一些写雪的诗句,比如唐代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如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同样的雪,带给诗人们的,却是不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