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倩
【摘要】本文论述了音乐的三要素:节奏、旋律、和声。并通过巴洛克到印象派个时代代表音乐家在这三方面的创作特点总结了各时代的钢琴音乐风格。
【关键词】节奏 旋律 和声 音乐时代 音乐风格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它最基本的三要素是节奏、旋律、和声。贯通起来理解,所谓“有组织的乐音”也就是节奏——乐音在时间上的组织;旋律——乐音的横向组织;和声——乐音的纵向组织。要理解音乐,首先要从它们入手,钢琴音乐当然也不例外。
音乐中的节奏是乐曲各乐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强弱关系以及它们有规律的反复。具体表现为节拍和速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轻重(节拍)缓急(速度)。节奏上的抒缓、紧促、平稳、激越可以体现各种各样的音乐形象,它是音乐各要素中最有表现力的一种。我们可以联想到古时战场上擂鼓壮军威,锵锵战鼓激发将士们的斗志昂扬,节奏的表现力由此可见一斑。人类早在原始社会就发现了节奏的力量,在生产劳动中用有规则的节奏(如劳动号子)来协调行动,可见,节奏也是音乐中最“原始”的要素。
旋律,就是音与音在一定的调性范围内的横向组合,如果说节奏是音乐的骨骼,那么说旋律就是音乐的灵魂了。我们欣赏一首乐曲,伴奏,和声,时间长了都不一定能记住,但主要旋律却能深入人心。旋律是作曲家深刻感情的凝聚,有着长远的生命力,它由作曲家激情的火花迸发而成,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音乐是一种表情艺术,所以好旋律必须具有丰富的表情性,它与节奏节拍水乳交融,必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
和声,就是两个或多个相同高度或不同高度的音同时发声产生的效果。不同音高乐音的组合产生不同的谐和效果,或纯净,或丰满,或混乱,或嘈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和声色彩”。和声的使用可以大大影响音乐力度的强弱,节奏的松紧和动力的大小,其音响小规模有着明暗区别和浓淡疏密之分。和声可以陪衬,烘托旋律,使之更加丰富饱满,它本身也有着极强的,独特的表现力,能够极大地充实音乐的内容,只有运用和声才能充分体现音乐的丰富性和层次性,这些恰恰是节奏、旋律无法比拟的。上文中我们把节奏比作音乐的骨骼,旋律比作音乐的灵魂,那么和声则是音乐的血肉了。
总之,节奏、旋律、和声作为音乐最基本的三要素,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少了任何一个,都不可能构成完整的音乐。艺术随时代而嬗变,钢琴音乐也是一样。要想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必然要求我们了解各时代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上的特点,才能更好地把握各时代钢琴音乐的风格。
巴洛克音乐时期,以旋律为主调的音乐开始为人们所重视,复调音乐中的其它声部成了烘托旋律主声部的伴奏,进入了主调音乐,开始使用和弦。巴洛克音乐的旋律精美,节奏表现比较自由,音乐结构严谨,复调音乐高度繁荣。
十八世纪中叶,音乐家们重拾埋没在民间的单音音乐,赋予新颖饱满的和声,开展的曲体,欧洲开始进入主音音乐时期,崛起了维也纳古典乐派。其乐曲结构以主调和声为主,曲中只含一个主旋律,采用自然音阶的三度音,使旋律紧凑、明快,主题鲜明。节奏在力度、速度上变化多样,乐谱上明确标有表情术语,使作品整个情绪连贯统一。我们可以主要通过莫扎特、贝多芬的钢琴作品了解古典乐派钢琴音乐的风格。
莫扎特的音乐有着阳光般的明朗和小溪般的清澈,其钢琴作品织体清晰精致,节奏明快富于活力,和声简洁干净,常以主、下属、属的关系为基础,并大胆采用了调内离调和转调的方法,烘托出旋律形象的表现力和美感。音乐对他来说就象呼吸一样自然,没有一丝矫揉造作。
贝多芬的音乐是时代的号角,其作品节奏强烈,具有大幅度渐强渐弱的效果,旋律有着充沛的生命力。他力求旋律简洁易懂,强调鲜明的强弱对比,节奏型多变,乐曲以主调和声为主。细听贝多芬,你会发现他的旋律质朴直率,极少多愁善感,和声也是简明清晰,全部作品只运用二十余个和弦!而是这样“简单”的音乐语言却有着所向披靡的力量。
十九世纪初,西方音乐进入了崭新的浪漫主义时代。音乐风格富于幻想性,抒情性和民族性。节奏多变,并频繁出现自由节奏,旋律优美,较古典乐派更多地出现长线条,长气息的旋律,更富于声乐歌唱性,和声织体也越发饱满复杂。其钢琴音乐的代表作家首推肖邦。
肖邦除了几篇歌曲,一首大提琴曲,一生的音乐灵感都付于了钢琴,旋律,节奏音型都极具斯拉夫民族特色。他以浪漫主义的激情去发掘民族音乐,创造了波兰化的钢琴音乐,其作品以变化多端的旋律,富于弹性的截止和速度取胜,乐曲中常采用抒情慢板与瀑布流水般的快速以及创痛忧郁与热情奔放交替出现,较多运用半音和声,频繁转调,抒发出让人难以琢磨的感情。
法国的印象派音乐,以个人的感性反对音乐的理性,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印象主义的音乐中,那种流畅优美连贯完整的旋律已处于劣势地位,和声也成了渲染色彩与制造气氛的手段,节奏更加自由,仿佛随心所欲。
德彪西对“不终断的旋律”和“延续旋律”持反对态度。他的音乐中已很难找到大段大段完整的旋律,取而代之的是零散,时有时无的旋律片断,德彪西引导人们的从一个印象到另一个印象,从一个暗示到另一个暗示,音乐主题朦胧,他的旋律、韵律、节奏上都笼罩着一层光泽色彩,强调和声的色彩性和效果性。对于德彪西来说,钢琴就是他作“音画”的生花妙笔,世人恰如其分地将其称为“钢琴画家”。
以上列举了巴洛克音乐时代说到印象主义乐派主要代表作曲家的音乐风格,不过是以点带面的草草一瞥,对于钢琴音乐世界的无限风光,总是笔拙难尽,只希望通过此文以管中窥豹,尚可见一斑吧。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