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庆明
极低的生产成本使中国跃居世界第一产金国,但随之付出的却是惨痛的环境代价
中国又将有望创造一项世界第一。据中国黄金协会预计,今年(2008年)中国黄金产量可望达到300吨,从而超过南非成为全球第一大产金国。对于中国成为黄金产量世界第一,相信有很多人同笔者有着相同的感受,不是骄傲和高兴,而是悲哀和难过。
以环境为代价
中国黄金产量持续增长,与一些传统的产金大国产量持续下降,形成鲜明对比。据中国黄金协会的统计,1949年中国黄金产量仅为4.5吨,1995年黄金产量首度达到100吨,2003年首次突破200吨,达到200.6吨,2007年进一步提高到270.49吨。由此计算,自1949年以来,中国黄金产量年均增长7.3%。然而近年来一些传统产金大国,例如南非、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黄金产量持续下降,即使最近几年国际市场黄金价格持续攀升,也没有改变产量下滑的势头。自1905年以来,南非黄金产量持续占据世界首位,曾经一度年产黄金超过600吨,近年来产量则持续下降,2002年时产量还在400吨左右,2006年下降到291.8吨,去年进一步下降到272吨,仅比中国多产约1.5吨,因此中国产量超过南非跃居世界第一指日可待。再来看多年来一直居世界产量第二的美国的情况。1998年美国矿产金产量为366吨,到2006年已经下滑到251.8吨,年均负增长4.57%。
黄金是一种重要金属材料,是工业生产特别是电子产品生产所需要的一种重要原材料,但是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工业原材料(在工业中使用的量不足年需求量的10%,并且受价格影响,需求的弹性较大),因为生产出来的绝大部分黄金是被当做财富闲置(美其名曰“价值储藏”),是一种没有多少使用价值的产品。
但是黄金生产却会造成大量的破坏和污染。从生产的角度看,有矿产金和再生金两种形式。再生金,顾名思义,就是对一些含有黄金的工业品回收后再提炼出的黄金,例如从旧手机、旧电脑中提炼黄金。除了天然存在的金块,矿产金是获得黄金的唯一来源。矿产金的生产首先是从含有黄金的矿山开采矿石,再对矿石进行物理或化学处理提炼出黄金,最后经过提纯和加工才能生产出高纯度的金块。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现在基本上都采用化学法生产黄金,常用的是氰化钠提炼法,其基本生产过程是:开采原矿—破碎—洗矿—重选—块矿氰化堆浸—炭浆吸附—精炼。从整个生产过程来看,生产黄金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首先,开采金矿会破坏地表植被和山体。中等品位的金矿,平均每吨矿石能提炼出几克黄金,低品位的甚至只能提炼出零点几克,因此,生产1吨黄金需要几十万吨到几百万吨矿石。尤其露天开采,地表和山体遭到破坏,有的甚至整座山被翻掘一遍。提炼后的矿砂大量堆积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还容易造成滑坡和泥石流。由于开采黄金而造成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在中国并非鲜见。
其次,污染水源。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现在矿产金提炼几乎都要使用剧毒化学药品——氰化钠,提炼残液处理不当就会严重污染水资源。致使中国很多金矿区的居民都不敢饮用当地水。
中国黄金产量将跃居世界第一,但是中国的储量并不高,并且多为小型低品位难处理金矿。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统计,截至2006年,中国探明的黄金储量仅位居世界第8位,储量1200吨,而居于第1和第2的南非和澳大利亚则分别达到6000吨和5000吨。中国金矿规模相对较小,其中75%以上为小型矿,且品位较低,相当一部分是难处理的黄金资源。据中国矿产金产量最大的企业紫金矿业反映,其核心矿紫金山金铜矿平均地质品位仅为0.51克/吨。由此可见,中国成为黄金产量第一大国要付出多大的环境代价。
归根到底在于成本过低
是什么使中国黄金产量持续增长呢?是金价吗?不能否认,国际市场黄金价格的上涨对中国黄金产量是一个重要的动力。最近几年国际市场黄金价格持续上涨。金价上涨确实能够促使黄金生产商为追求更多利润而增加产量。经过多年价格体制改革,中国国内黄金价格早已经与国际接轨。前几年,黄金价格一直在250~300美元/盎司之间波动。进入2002年以后金价开始上涨,2003年初突破400美元/盎司,2005年11月突破500美元/盎司,今年初更是一度突破1000美元/盎司的大关。如今仍在950美元/盎司左右徘徊。黄金价格持续上涨使得黄金生产商的获益增加。但这似乎并不能成为中国黄金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的根本动力,因为同期南非以及美国的黄金产量并没有提高,而是在下降。
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使中国的黄金产量持续增长并将跃居世界第一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因为中国劳动力的廉价。黄金开采与生产绝对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即使是富矿,一吨矿石中也只能提炼出十几克或几十克黄金,而一般品位的矿,一吨矿石只能提炼出几克黄金,低品位矿提炼一克金则要耗费几吨矿石。由金矿到成品金,无论是开采矿石,还是筛选、液炼、提炼等工序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且从品位上看,中国金矿多数为低品位矿,相对来说,需要的劳动力就更多。南非黄金产量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开采难度加大,劳动力成本提高,使得生产商无利可图而降低了产量。其他一些传统矿产金大国例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也存在类似情况。中国黄金产量持续攀升主要在于新投产的矿大量使用廉价的农民工,即使原来的一些国有矿经过改制和改革,也大量使用农民工,这保证了黄金生产的低成本。近年来,一些国外金矿商大量进入中国开采黄金,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看重中国劳动力极其廉价。
其次,是中国对金矿资源管理不完善。这体现在随意赋予或低价出让采矿权,以及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矿产资源补偿费。整体来看,中国对矿产资源的管理相当不完善,几乎没有采矿权的概念,特别是金矿,起初均由国有企业开采,并且由于中国金矿品位低、开采难度大,因此,国家对黄金开采并未予以重视。甚至因国有黄金生产企业出现亏损,而将金矿资源的管理权下放地方,这就导致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经济,无偿或低价出让采矿权给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近几年国际市场黄金价格逐步攀升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开始担心未来国家会加强对黄金矿资源的管理和征收资源税,而加大马力加班加点地开采和提炼黄金。
再次,对外资的迷信也导致黄金产量快速提高。在黄金勘探、开采和提炼等方面,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国内的技术落后,而期望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因此,国家在金矿对外开放方面并没有多少设防和限制。本来引进和利用外资就是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利用外资的多少往往作为地方政府官员业绩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正因为如此,一些地方政府或是拱手或以很低廉的价格将一些金矿的开采权给了外商。
根据近来的一些报道,已经有70多家境外初级矿业公司进入中国展开金矿勘探,而最近几年中国新发现的几家大型金矿几乎都被外资控制。中国开始实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未来对外商的优惠也将减少,因此,一些外资金矿生产商为了充分享受“三免两减”的税收优惠政策,又加之面对着前所未有的高金价,他们也普遍采取加快开采的做法。
正是由于以上几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中国黄金的生产成本极低。据中国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紫金矿业的核算,该企业2006年矿产金的综合成本仅为72.93元/克,折合290美元/盎司,这不仅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即使与1980年以来的金价相比,多数时候也都是会盈利的。
最后补充一点,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点,当前中国黄金产量迅速增加是地方政府过度追求GDP、不顾子孙后代的结果。中国有句俗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当前仍然唯GDP论的政绩观下,靠着金山的地方,绝不可能放着不开采。而要采矿黄金,就不能保护绿水青山,也就不可能考虑开采完了子孙后代怎么办。而一旦开采金矿,何止是掘地三尺,一定是要把整座山翻个遍,到处是碎石、到处是粉末,以及被严重破坏的地表环境和被严重污染的水资源。
(摘自《南风窗》2008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