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凤金 郭 锋 蔡定国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资产规模迅速壮大,但国有资产管理相对滞后,特别是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缺位,造成国有资产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且流失现象时有发生。
关键词:县级;国有资产管理;会计管理
1 存在的问题
(1)管理不够规范,造成帐实不符。
(2)资产闲置浪费,使用效率低下。
(3)资产处置随意,国有资产流失。
(4)队伍素质不高,忽视资产管理。
2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
2.1 管理意识淡薄
一些单位领导对资产管理认识不足,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财务知识和财经纪律的了解,把国有资产当成单位资产随意处置,随意投资,随意担保。加上个别单位客观存在家底不清,账实不符,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导致管理混乱,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2.2 管理人员贫乏
绝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是由财务股(室)兼职负责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但兼职财务人员变动较为频繁,个别单位把资产片面理解为就是固定资产,以人员紧缺为由让后勤人员分管资产管理工作。这种状况与国有资产管理的专业性要求相距甚远,使资产管理的许多工作无法真正落到实处。
3 建议
3.1 加大宣传力度
利用报刊、网站等媒体积极开展宣传工作,营造规范和加强资产管理的良好氛围。通过密集有效的宣传,树立起公平配置、追求效率、减少浪费的科学管理思想,强化责任风险意识和依法理财观念。
3.2 健全管理机构
健全组织机构是管理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保障,资产管理职能不应分散到各相关部门,应确立国资主管部门的资产管理和处置管理地位,设立国有资产处置中心,明确处置管理中心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代表财政部门行使资产处置职能。凡需转让、无偿调拨、捐赠、报废、报损核销的资产,统一由资产处置管理中心负责处置,任何单位不得擅自处置,处置收入纳入预算管理。
3.3 完善制度建设
从资产的配置、验收、使用、调拨、转让、报废、报损等各个环节入手,加强制度建设,堵住资产流失的漏洞,使资产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一是建立责任机制。明确单位主要负责人为资产管理第一责任人。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作为考核单位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促使单位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二是严格财务制度。认真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及时准确地记录固定资产的增减、结存、分布情况,要做到一物一卡、物动卡动、卡随物走。未经领导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固定资产。同时,定期进行财产清查,发现资产缺少等情况,应及时追查原因,确保账实相符。
三是强化内部约束。明确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做到“管账的不管物,管物的不管账”。并制定严格的交接制度,不论领导调离,还是管理人员工作变动,都应办理详细的资产交接清单,防止资产流失。
四是规范处置行为。严格资产审批制度、资产拍卖制度及调剂使用制度等。不得用国有资产进行抵押、担保,以防止由此引发的资产损失。
3.4 改进监管手段
一是加快网络化管理。运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完善资产使用单位的资产账务处理方法,使各单位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通过网络管理,增强社会对资产使用的监督。
二是实行动态化管理。将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及资产清查和评估等管理工作纳入信息化系统,实现财政资产管理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动态监管,国资管理应与部门预算审核、政府采购、会计核算紧密配合,全程跟踪监管。
三是推进精细化管理。加快资产管理与政府采购的衔接。政府采购是资产购置的一种方式,要完善政府采购预算,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建立资产购置预算和政府采购预算之间的互动机制。
3.5 提高队伍素质
要切实提高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加强财会人员的培训。除学习财务会计理论、与日常工作相关的实务等基础知识外,还要增加资产管理知识培训,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管理水平、业务水平及实务工作核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