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运鑫
乡村教师公共性的回归和增长是与人的发展、农村进步、社会前进相一致的。作为公共性的 表现形式,乡村教师需要在别人看不出问题的地方,看出问题;在别人司空见惯之处,发现 隐藏的危险;在别人困惑或失望的时候,能及时发现那些未被人觉察的希望,引导并将之发 扬光大;体察平民心态,塑造平民灵魂、平民精神才是乡村教师公共性回归之所,这就需要 培育乡村教师的人格品位,让他们胸怀平民情愫;重塑乡村教师的教育理念,让他们更多地 关注农村生活世界;明确乡村教师的社会责任,让他们引导农村社区文化。
一
胸怀平民情愫,是乡村教师的人格品位。乡村教师生活在农村,过着平民的日子,生活在平 民当中,体验着平民的生活。因此,乡村教师不可能远离平民,只能贴近平民生活,渗入平 民灵魂,聆听平民发自内心的呼唤,唤醒平民的良知,塑造平民灵魂,弘扬平民精神。他们 应 该胸怀平民情愫,具有淳朴的善良人性;具有出色的聪明才智和健康的生活乐趣,使农村教 育教学洋溢着风采,充满着┥机。
淳朴的善良人性。乡村教师勤劳、朴素、不卑不亢,敢于直面人生,乐于接受现实,具有坚 韧顽强的特点,他们 对真诚、善良、温情、友谊的向往和追求是基于生活现实的,是入世的。乡村教师具备创造 的激情与意识,在艰苦的环境中仍然保持乐观的心态,热情工作,充满理想,对于生活没有 过分的奢望,全部心力都用在别人身上,有成人之美、厚道而简单的灵魂。这种淳朴的善良 人性正如有人所描述的:面对高贵的贵族,我会扬起高傲的头;面对平微的微 者,我会 俯下卑微的心;面对我有愧的人,我会诚心说对不起;面对有恩于我的人,我会以涌泉相报 ……我靠我自己,我靠我的眼睛去洞察,我靠我的耳朵去聆听,我靠我的肌肤去感知,我靠 我的头脑去思考,我靠我的双手去打拼,我靠我的双足去踏行。我用我自己的心去过我自己 的生活,这就是我所追求的,平常又平淡的,平凡又平等的一个平民的——平民精神[ 1]。
聪明才智。乡村教 师需要有高超的育人技巧。学生是具有生命意义和社会意义的人, 是有发展潜能的人,是有独立个性的人,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因材施教。要用发展 的眼光看待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启发他们,研究教育对象,树立科 学的学生观,找准教育的切入点,进行有效的教育,从而在课堂上做到得心应手,旁征博 引,深 入浅出。结合学科与农村乡土文化特点,要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与乡土文化中的育人素材, 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个性品 质和文明行为的教育。要通过精湛的教学艺术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知识的 乐趣。
健康的生活乐趣。乡村教师需要广泛的兴趣爱好,空余闲暇时倒一杯茶看一份报,秀才不出 门能知天下事,世界风云变幻尽收眼底,与人探讨如数家珍,与友论辩不乏真知灼见,此情 此境,其乐融融,简陋的房舍散发出浓郁的书香。琴棋书画,样样涉猎,无所不能,能欣赏 品位艺 术的美韵。文学名著,天文地理,经济军事,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信手拈来,旁征博引 ,才华四溢。讲起课来,像一部百科全书,有探索不尽的无穷宝藏,或讲或练、或评或赞, 举手投足都挥洒出艺术的才情,自己也乐在其中。工作上勇于战胜困难,做到淡泊名利、乐 观进取,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游泳打球, 跑步爬山,钓鱼养花,享受生活的快乐。总之,乡村教师需要关注幸福的内涵,营造愉快的 氛围, 把工作的忙碌当作生活的充实,把学生的成才作为自己的成功。要塑造自身形象,保持良好 精 神姿态,戒除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同时,还应注意劳逸结合,合理营养,平衡膳 食结构,维持适宜┨逯亍*
二
关注生活世界是乡村教师的重要教育理念。“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2]。生活世界是人们获取生活资料、获得生活经验以及进行交往的场所,是处于自在状态的世界 ,是以传统、习俗、经验、常识、朴实感情与自然资源等构成的人的生存的场域,是建立在 日常交往基础上的丰富生动的生活所构成的现实而又具体的环境。农村教育走向生活世界是 教 育的本质要求,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也应走进生活世界,借鉴生活世界,超越生活世界 。
直面真实问题,让农村学生走进智慧的生活世界。有效教学给教学带来的最大的亮 点是不再 单纯地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是更看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方式上更多地以农村生活 主题研究的 形式给学生自主探究与反思的空间,促使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 它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的活动与体验。因此,课堂上的学生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该是主动的探询者和研究者。要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给他们熟悉的农村社会生 活场景和熟悉的方式,而这些都离不开生活。
融通生活意蕴,让农村学生走进幸福的生活世界。从关心农村生活环境和社会生活的 角度来看教学,科学知 识、理性认知不再是达到生活目的的手段,而只是生活的一项基本内容,教学的根本目的就 是要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让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生生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成为师 生间达成共建、共识、共鸣、共志的活动,使教学本身成为人的特殊的生活过程。不仅要促 进学生在知识技能上获得发展,还要培养其良好的情感态度、健全的道德品质、高尚的审美 情趣,让教育的幸福在心与心的碰撞中荡漾,使学生领悟到世界以及人存在的意义,以弥补 学 校教育中科学世界对生活意义、人生价值的遮蔽。学校教育只有植根于现实生活中,回归生 活世界,才会真正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并充满生活的意义。
创设生活情境,让农村学生走进多样的生活世界。要以农村生活背景来展现情境,把教材所 学 的内容与农村自然与社会环境进行组建,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目的是打开学生的生活库 藏,强化他们的体验,以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应围绕农村生活问题,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 动具体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体验生活的乐趣。应以模拟生活的手段来展现 情境,把单调、理性的知识变为感性的认识,引发学生的体验。只有这样的教学所培养的学 生才是身与心、理智与情感、物质与精神、知识与价值和谐一致的完全的生命存在体,可以 在多 样的生活世界里游刃有余。
三
引导社区文化是乡村教师的社会责任。 生存于农村社区 的乡村教师需要发挥其筛选功能和引导功能,引导农村社区过一种积极的、有价值的、有品 位的生活。
融入农村社区精神,丰富农村社区文化。生活世界是纷繁复杂且多向的,有些生活是积极的 、健康的、有意义的,而有些生活不仅没有积极的价值,反而具有负面效应。 乡村教师可以发挥引导精神文明和补偏救弊的作用 ,弘扬民族精神和真善美思想,让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乡村 教师可以利用文化素 质优势,促进沟通和理解,倡导宽容,实现不同地区文化的融合。乡村教师要深入农村社区 ,举行各种农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参与指导农村群众文化活动,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 ,促进乡风文明与村容整洁,使农村学校成为农村社会学习的中心组织。
参与农村社区决策,预警农村社区问题。乡村教师作为农村社区最有见识的知识分子,应积 极参与农村社区决策,生存于农村社区的教师与学生应成为农村文明发展的引领者,成为化 解各类矛盾的劝说者,共同推动着农村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乡村教师通过对特定的社区问题 指 标体系进行研究和分析,从中找出某些敏感性指标的异常变化并预先发现农村社区问题的先 兆,确认和预示出某些社区问题,预先制定相应的预防性措施,对农村社区 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从而缓解、控制或消除社区不良问题及其根源。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素质。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资源,陶行知认为中国乡 村教育之所以缺乏实效,是因为教育与农业各干各的、互不相闻。乡村教师作为农村知识的 骨干力量和农村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应有推广农业科技、传授农业科技、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的意识,必须通过人才战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使之使用、生产 新技术,从而可持续地利用自然和环境资源。
乡村教师的公共性向平民精神回归,在“内质”上具备“百姓情怀”和“庶民品质”:以最 广泛的农民及其子女利益为导向,关注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关怀平民百姓的人生和命运 ,以平常心对待人性的善良与丑恶,勇于直面人世的苦乐和荒诞。乡村教师心中始终萦绕的 是挥之不去的平民情愫,眼前始终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世界,手头做的是参与和引导农村的 社区文化,目的是激活活动机制,扩展公共空间,培育公共精神,为农村教育和社会整合提 供一个参与平台。
[参考文献]
[1]有一种精神叫平民的精神[EB/OL].http://www.cctv.com/s pecial/956/2/86876.html,2008-05-2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