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旭栋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是我家打年糕的日子。那天,我早早地起床了,爸爸已经把糯米轧成了糯米粉。我们一家人作了分工,爸爸力气最大,他管打。妈妈蒸粉,奶奶烧火,我就管印花。
开始打年糕了。妈妈先把糯米粉倒在蒸笼里的白布上,然后用刀划了几条线,再把蒸笼放在锅子上蒸。不一会儿,出锅了,糯米粉已经变成“糯米糕”了。这时,爸爸的手上已经涂了“油”开始打了。爸爸对我说:“这不是油,是黄蜡,涂了后年糕不会粘手。”一会儿,一条年糕打好了。我给年糕印了两朵“梅花”,中间还印了一个“元宝”,这下年糕就更有趣了。我还用年糕做了许多小动物,有小鸡、小兔、乌龟……
吃着香香的年糕,看着这些自己动手做的小动物,我真高兴。
[点石成金]
本文题材非常特别,充满了浓浓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调。“打年糕”这是江南农村特有的习俗,在作文中,小作者详细记录了打年糕的经过:妈妈蒸粉,奶奶烧火,爸爸打年糕,“我”管印花。场面是那么的热闹,透出来的家庭气氛是那么的温馨。读着习作,我们的眼前似乎活动着一个个忙碌而又快乐的身影,这是这篇习作的亮点。
不足之处是如何打年糕,即打年糕的过程描写得不够详细,习作也因此而显得有些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