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颜
摘 要:阐述了改造菊儿胡同的历史背景,介绍了菊儿胡同的改造更新改造情况,并分析了建筑文化的传统与创新之处。
关键词:建筑文化;传统;创新; 结合
1 改造菊儿胡同的历史背景
曾被中国建筑界和城市规划界誉为“卓越的纪念物”的北京旧城,可以说是世界城市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最后结晶”。然而,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却往往与文化古迹的保护形态相冲突。如何使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文化古迹的保护形态相适应,已经成为不少人潜心探索的课题,而我国北京菊儿胡同的旧城改造设计方案,则开创了古城改造的新途径。
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曾是北京城内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四合院建筑,因长年失修,在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之后,大都成为破旧的房屋及院落。加上住户人口不断增加,使得居住的院落空间狭小而拥挤;又由于结构老化、市政建设跟不上,造成传统四合院区域生活环境的普遍恶化。这些状况与人们现在的生活水平以及北京首都的国际地位极不相称,社会各界要求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的呼声日渐高涨。为加快这一“历史”问题的解决,北京市政府做出决定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危旧房改造工程。于是,如何在改造工程中更好的保护最具古都传统特色的四合院建筑,已逐步演变为全市乃至更大范围所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2 菊儿胡同的改造更新
菊儿胡同位于北京市二环路以内鼓楼正东侧600-1100米处,东起交道口南大街,西止南锣鼓巷,全长438米,整个街坊面积8.28公
顷,分属菊儿胡同、南锣鼓巷、寿比胡同三个居委会管理。曾用名:局儿胡同(明)、桔儿胡同(清乾隆);交道口南大街(1965年);大跃进路八条(文革)(图1)。
北京菊儿胡同旧城更新是由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主持设计的,他利用“有机更新”的理论成功指导了这次改造,不仅吸取南方住宅“里弄”和北京“鱼骨式”胡同体系的特点,而且还以通道为骨架进行组织,向南北发展形成若干“进院”,向东西扩展出不同“跨院”。设计合理、结构独特,由此突破了北京传统四合院的全封闭结构。菊儿胡同的成功被授予亚洲建筑师协会“优秀建筑设计金奖”、联合国1992年“世界人居奖”和中国建筑学会优秀建筑创作奖。吴先生将胡同的房屋按照质量分为三类,质量较好的20世纪70年代以后建的房屋予以保留,现存较好的四合院经修缮加以利用,破旧危房予以拆除重建。重新修建的菊儿胡同按照“类四合院”模式进行设计,高度基本上是2-3层,维持了原有的胡同、院落体系,同时兼收了单元楼和四合院的优点,既合理安排了每一户的室内空间,保障居民对现代生活的需要,又通过院落形成相对独立的邻里结构,提供居民交往的公共空间。
2.1原状
(1)占地面积只有2000多平方米,是一座破旧拥挤的大杂院,有44户138人,人均住房面积仅5.3平方米。
(2)住房低矮破旧,雨天闹水灾,热天像蒸笼。
(3)没有厨房、卫生间等现代设施。
(4)大院落的组合形式。
2.2现状
(1)人均住房面积已达到10多平方米。
(2)用二、三层的单元楼来围绕原有树木作为庭院,形成“类四合院”。
(3)增加了原有传统四合院住房中没有的厨房、卫生间等现代设施。
(4)保留了大院落的组合形式,延续传统的邻里交换方式,最大限度地维。持了原有的住宅胡同的传统结构。(图2)
2.3闪光点
将传统四合院的单门独户的居住形式与楼房单元相结合,使之成为功能完善、设施齐备的单元式公寓组成的基本院落。在建筑设计上,为每户增加了原传统四合院住房中没有的厨房、卫生间等现代设施。建成后,每组建筑基本保留了大院落的组合形式,使中国传统的邻里交往方式得以较好的延续,最大限度地维持了原有的住宅胡同的传统结构;继续保持了以往四合院传统住宅院落的地域空间;其建筑外观尽量保留了传统建筑的风格,在当时被社会称为“类四合院”或“楼房四合院”式的危改建筑。
3 建筑文化的传统与创新
3.1 传统建筑文化面临的危机
吴良镛先生在国际建协20届大会的主旨报告中指出:“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带来了人与传统地域空间的分离,地域文化的特色渐趋衰微;标准化的商品生产,致使建筑环境趋同、设计平庸、建筑文化的多样性遭到扼杀”。而导致这种局面的最根本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受外来文化影响,另一方面缺少对本国文化的深入研究、思想和意匠经营,如果说一般性建筑可以作常规的设计,那么对于一些关键位置的文化建筑是不是也能如此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不同地方的建筑都要有其特定的内容和条件,应该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条件进行创意,不能用固定的经验、一成不变的模式来套用。可惜我国大多数建筑师对中国建筑文化的认识还不够,钻研不深。失去建筑的一些基本准则,漠视中国文化,无视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展,放弃对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索,显然是一种误解与迷失。
如今在我国能代表中华民族地域传统文化的标志和骄傲的,除了北京长城、故宫、山西平遥古城、西安城墙外,已经所剩无几。从现代建筑发展的趋势表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球文化趋同、城市特色消失等问题愈加突出。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球化也给人类社会共同利用科技成果和智慧结晶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从这个角度看来,地域与民族文化不但不会消失,若能抓住机遇,反而能创造出大量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地域性建筑文化。
3.2 从菊儿胡同旧城更新中得到的启发
(1)避免对传统四合院、胡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按照北京市市政府关于保护传统四合院的要求,四合院的产权及使用单位必须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维修和保护,不得拆除和改变四合院原有的建筑格局,鼓励实施以院落为单位的小规模的危房户搬迁和四合院维修、改造工程,在保持原有建筑格局、外观的前提下,院落内可以引进和采用现代化生活设施和市政设施,以适应当前都市生活发展的需要。
(2)要使新建筑服从于历史城市的肌理,创造出居民认同和喜爱的建筑,就必须以整个文化背景、社会背景为依托,立足于环境文化。在菊儿胡同改造的建筑形式上,吴良镛教授借鉴了南国建筑明朗亲切的色调,带给北国一丝来自水乡的清新秀丽;而在建筑用色上,同样的粉墙黛瓦,在这里却有着皇城脚下的大气严整,并能与北京旧城的肌理有机统一,保持了城市文脉的延续性。
(3)一个城市的形象定位,并不是依据小部分人的意志所能决定的,也不是我们这些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像个暴发户一样搞炫耀的载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阶段的文化都不是由统治者创造的,而是最广大的劳动人民,自下而上的,生气勃勃的创造力创造出来的。今天,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应该把胸襟放宽,眼光放长远,勇于放权,激发老百姓最有生气的,最具实用价值的创造活力,让老百姓自己参与建设和规划自己的家园,真正的做到为人民服务。可以说,菊儿胡同就是专门为普通老百姓设计的。既要满足老北京人对居住四合院的喜好,又要让他们住得舒服,这也是吴良铺先生设计菊儿胡同的宗旨。
3.4 在正确继承传统中创新中国建筑文化
传统总是要发展的,过去的传统发展到现代的传统是一个不断变革、不断增加、不断减少、不断积累、不断代谢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传统是无法甩掉的。随着时代的不同,有些传统不能与现代的生活相适应,虽然是昔日的“精华”,但已是今日之“糟粕”。特别体现在建筑文化的变革中,“精华”与“糟粕”在一定条件下是互相转换的。
我认为,要处理好中国建筑文化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就必须解决以下两大难题:
第一,如何准确捕捉、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
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认为:“传统有看得见和看不见两中东西,中国化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并不是所有的都可以用眼睛去看的,比如屋顶的形式,比如京剧,这是可以看得到的中国传统文化。但对于看不见的思想,这是一个感受的东西,无法用形状来表示,找到这种表现方法,也就是抽象化是很重要的。我希望中国建筑在现代化的同时,应该有更多精神性的东西,我希望表现中国思想的建筑能够越来越多。” 因此,在对待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时不能一味把看得见的东西作为传统搬到现代建筑中去,而要注意眼睛看不见的东西。
第二,如何将那些“看不见的东西”用抽象的方法加以表现,以创新中国建筑文化。
著名的国学大师冯友兰曾经提出过“抽象继承”的原则。他的基本意思是说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是封建的、不合时代要求的内容,但我们却可以对之抽象地继承。传统建筑文化其实是一个活的生命体,一个发展的范畴,而不是一潭死水。因此,对待传统的正确态度是既要看到传统的特殊性与历史性的一面,又要看到传统的普遍性与超越性的一面。而且,传统中具有超越性的东西往往是抽象而非具体的,要创新中国建筑文化,就必须先从本质上理解透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并加以升华、提炼。
4 总结
菊儿胡同已被公认为北京旧城改造最成功的范例,其整体规划中的改造、继承、更新的设计手法为我国建筑师在以后的设计工作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和理念。在历史和现实的缝隙中,它如同一个文化路标,镶嵌在古老的北京城里,仍然散发着迷人的光彩,表达着中国建筑应有的文化自信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