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发展需要 做好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工作

2008-10-23 07:24颜忠诚王德胜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8年10期
关键词:指导思想学分方案

颜忠诚 王德胜

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且根本性的指导文件,它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学校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制订或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着愈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主动适应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对各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人才的需要,制订或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制订或修订出一个既科学合理又符合实际需要、既能达到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又能满足社会对各种不同类型人才的需要的方案,并非易事。首都师范大学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合格的人才,2007年开展了本科培养方案的修(制)订工作。

一、修(制)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指导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的前提,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不可能修(制)订出好的培养方案。我校修(制)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理念;坚持“以育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科学设计本科生培养方案,积极体现不同专业的优势与特色。

第二,努力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养,符合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专业基础扎实并具有国际视野,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化人才和高水平师资,同时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

第三,修(制)订培养方案与推进专业建设相结合,优化课程结构与整合教学资源相结合,探索多规格、个性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完善学分制、激励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相结合。

这些指导思想的确立充分考虑到了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及本校实际情况等。由于目前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确立指导思想时,我们把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作为指导思想的内容之一。目前,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在逐年扩大,因此我们提出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

二、修(制)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

人才培养最终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课程教学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课程不能随意开设,既要考虑学校情况,又要根据专业定位和发展来设定课程培养计划,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我校在确立修(制)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正确处理“通与专”的关系,在强化专业素养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知识面,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转变。一段时期以来,各高校普遍重视通识教育,通识性课程已成为高校课程的重要部分,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对专业课的投入时间不足。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专业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专业教育投入时间不足势必影响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在修(制)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这些问题,我校在修(制)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时,实行“明确专业核心课程,强化专业基础课程,灵活专业方向课程,调整通识教育课程”的原则,确定了新的教学计划,从而使学生既能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又能充分利用在校学习机会,学习和掌握其他各方面知识。

第二,正确处理“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在稳定专业性基础上,把握专业方向的灵活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能随意改变,但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培养方案确定后一成不变,不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所以,我们既要考虑专业培养方案的稳定性,又要考虑学科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设计培养方案时注重课程设计,优化课程结构,强化课程间的关联性;注重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交叉性和知识更新,鼓励开设新课程,特别提出了开设小学分课程(18课时一门课),鼓励将学科前沿性知识通过小学分课程引入课堂。同时,我们要求今后每年对培养方案做些微调,为专业方向课程补充新内容。

第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学校明确规定了实践教学环节应达到的学分,同时通过适当控制学分总量,精简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实践教学环节,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来实现培养目标。

第四,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我们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即在明确专业化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并深化教师教育,规范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突出教师教育的实践性,鼓励非教师教育类学生辅修教师教育课程。

三、具体操作方案

第一,统一构建通识课程体系,分类确立体系。本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中继续强调学生在校期间加强通识课程的学习,扩大知识面,同时考虑到学生学习现状,把原有大平台分化成6个学习系列:人文社会科学系列、科学技术系列、语言系列、艺术教育系列、体育与健康系列、教师教育系列。规定学生在某个系列中选修6学分,其余两学分自由选择。

第二,建立专业课程群,突出专业特色。构建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等组成的定位明确、特色突出、规范合理的专业课程群。我们以明确体现专业基本定位为目标,根据专业知识的结构性特点,规范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各专业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实际需要,在充分体现专业优势与特色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研究成果,灵活设置系列化专业方向课程。专业课程群的设置强化了专业特点,体现了专业定位。

第三,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力度,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教育部2007年1号和2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明确规定了实践环节的学分要求。这种要求对一些原来只注重理论课程教学的专业来说有一定难度。在设计培养方案时,学校要求充分挖掘潜力,开设能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增加社会实践类项目。

第四,推进科学研究成果向课堂教学转化。为了将最新知识及时传授给学生,我们在设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时,鼓励开设小学分(18课时课程/1学分)课程和提高性课程,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修部分研究生课程。

第五,加强学科交叉,充分利用学校学科综合性优势,鼓励各专业向其他专业学生开放,扩大选修课程资源,在尽量突显各类课程选择条件的基础上,适度增加全校学生的选课空间。

第六,教师教育类专业改革。以前,把教师教育看成是专业,现在则是专业加教师教育,这就要求培养中等教育师资力量应是在专业基础扎实的基础上,完全掌握教育理论和实践,同时要求掌握教师教育职业技能。

四、组织管理工作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关系到培养学生的质量,学校非常重视培养方案的修(制)订。

在修(制)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学校成立了工作组,各教学单位组成院(系)主要领导牵头、教学院长(主任)具体组织、专业负责人直接负责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工作组,在广泛调研相关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研讨、充分论证,完成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制)订工作。各教学单位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审核本院(系)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克服自我封闭可能造成的影响,在这次修(制)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学校要求各教学单位每个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要有两名校外同专业专家的书面评审意见。教务管理部门在各教学单位提交培养方案后,单独又组织校外专家对方案进行评审,在综合评审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各院(系)反复修改核查,完善并形成了最终方案。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教务处)

[责任编辑:张 敏]

猜你喜欢
指导思想学分方案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在数学活动中认识时间解决问题
学分
跳单、双圈教学设计
明确题目要求 寻找适合育种方案
初中英语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中心
谈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问题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稳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