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大学功能扩展和维护教育公益性看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

2008-10-23 07:24刘在波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8年10期
关键词:公益性对口功能

刘在波

2001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计划,随后又推出了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对口支援民族院校等项目。7年来,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工作(以下简称对口支援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对口支援工作成为支援高校在西部地区的功能延伸,有力地促进了支援高校所具备的现代大学功能在西部地区的有效扩展;对口支援工作反映了维护教育公益性、保障教育公正的客观要求,成为维护教育公益性、保障教育公正的有力措施。加强对口支援工作,充分发挥现代大学功能,维护教育公益性,保障教育公正,需要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一、对口支援工作成为支援高校在西部地区的功能延伸

作为一个历史的、发展的社会组织,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不同的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了不同的需求,大学自身也在不停地发展和调适。正是在与社会联系互动的这一漫长过程中,大学逐步拓展了自己的功能。现代大学所具备的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功能分别形成于18世纪以前的中世纪大学、19世纪初的德国大学和19世纪末的美国大学。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三大功能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地得到丰富和扩展。

为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区域协调发展,教育部启动了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对口支援工作是支援高校应对社会需要、响应国家号召而作出的积极举措,一方面它促进了西部高校自身功能实现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成为支援高校在西部地区的功能延伸,有力地促进了高校作为现代大学所具备的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功能在西部地区的有效扩展。

首先,支援高校在帮助西部高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同时,也为西部地区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质量人才。几年来,支援高校通过教师进修访学、干部挂职锻炼、研究生招收和培养、本科生插班学习等方式加强了西部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和针对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工作。随着对口支援工作的不断深入,受援高校的办学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2001年~2006年,青海大学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由43%提高到78%,提高了35个百分点;宁夏大学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由60%提高到82%,提高了22个百分点;云南大学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由84%提高到93%,提高了9个百分点等。 [1]同时,西部高校内地生源毕业生的本地就业率逐步提高,支援高校毕业生前往西部地区就业的人数也快速增加。自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新疆财经大学毕业生中自愿留疆工作的内地生源人数和比例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内地生源毕业生扎根在了西部。这里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在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之前,学校前往西部地区工作的应届毕业生每年只有几十人,所占比例很小,而2007年有近200名应届毕业生踏上了西部大开发的热土,其中不少学生已经成为新疆及兵团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

其次,支援高校在帮助西部高校不断提高科研水平的同时,还直接参与了西部地区的各种科研项目,取得了一大批优秀成果。科研合作是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内容。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2006年,支援与受援高校共同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20项、省级科研项目61项、校级科研项目39项。[2]其中,合作重点主要在省级和校级项目,这表明了科研方面的对口支援工作直接面向了受援高校所在地区的科研需求。实际上,西部地区多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也为支援高校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对象。如在中国人民大学对口支援新疆财经大学的过程中,两校积极进行各级科研项目的联合申报,努力争取解决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科研项目以及有特色的应用性研究项目,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几年来,两校共同申请并承担了新疆财经大学和自治区的多个科研项目,取得了大批优秀成果。如“西部大开发与新疆新闻发展战略研究”重大课题报告中的多项建议被当地媒体采纳,也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再次,支援高校在帮助受援高校不断提高社会服务水平的同时,还通过各种形式直接参与了西部地区的社会服务工作。进入新世纪,高校与外部社会的联系愈加密切,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日益突显,社会服务的方式越来越丰富,加强社会服务已经成为很多高校的重要发展战略。支援高校在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的同时,也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产学研基地、开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派出教授考察团等方式加强了在西部地区的社会服务工作,而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也为支援高校参与西部地区的社会服务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中国人民大学有着丰富优质的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资源,也是最早在西部地区开展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的高校之一。自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学校依托新疆财经大学加大在新疆地区开展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的投入,扩大规模和范围,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获得优质教育的机会,为新疆地区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

除此之外,对口支援工作在促进国际交流和引领文化发展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例如,清华大学对青海大学国际交流的推动,北京大学对石河子大学的“文化西援”工程等。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社会公认的现代大学三大功能之外,促进国际交流和引领文化发展日益被人们看作是当今大学的第四功能。我们可以粗略地把对口支援各方面的工作都看作是支援高校在西部地区的功能扩展。

对口支援工作正式启动至今,几十所学校之间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很大发展,西部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支援高校也以西部高校为依托,为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的高素质人才,形成了大批的研究成果,提供了大量的社会服务等。在对口支援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校结合自身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国际交流、民主管理等方面的发展与规划,将这项工作内化为学校自身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清华大学就明确提出对口支援工作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的重要内容。从这个角度看,对口支援工作正是这些高校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积极作出的功能调整和扩展,虽然现在这种调整和扩展更多的是单向性的和非普遍性的,还只是部分支援高校在西部地区的功能延伸,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调整和扩展会广泛地、持续地、双向地发展下去。

二、对口支援工作是维护教育公益性、保障教育公正的有力措施

教育事业是崇高的公益事业,具有公益性。所谓教育公益性是指社会和人民群众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为全社会、全民服务,而不是仅为少数人服务,教育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教育事业的公益性是由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也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当前,人们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上都基本认同基础教育的公益性取向,其实,在公益性取向上,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异,只存在程度和表现形式的不同。除为社会大众提供各种层次的高等教育和培训机会之外,高校开展的教育和研究在社会稳定与发展中的意义更为深远,它是一种人们在特定价值取向的基础上遵循特定规律而进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建构,是人类追求真、善、美的基本途径,是社会传播与发展文明的主要手段。大学之大主要在于大学有一个终极的人类命运关怀,有引领人类发展的价值导向,有高于一般社会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有为人类谋福利的意识与能力。因此,公益性同样是高等教育本质及规律的内在体现。[3]

首先,教育机会均等是维护教育公益性、保障教育公正的最基本要求,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基石,如果不能保证公民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维护教育的公益性、保障教育公正。对口支援工作反映了维护教育公益性、保障教育公正的客观要求,这直接表现在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为西部地区更多的人提供了获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和受教育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但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还很不平衡,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形势严峻,直接影响到教育机会均等目标的实现。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西部高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缩小了西部高校与支援高校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支援高校也通过远程教育、联合培养、举办培训班等方式,为西部地区居民提供了包括继续教育在内的各种层次的优质高等教育。

其次,高校可以培养高级人才,引领社会文化,保持社会稳定,创造与传承科学文明,推动社会经济和民主的发展,为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提供一种基本的动力,因而,高校具有实现教育公益性的保障功能。对口支援工作快速提高了西部高校这种创造与传承科学文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大大增强了西部高校维护教育公益性、保障教育公正的功能。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可以尽快帮助西部高校提高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而在整体上提高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通过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西部人力资源的开发,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化,促进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从而增强国家整体实力,推动社会前进。因此,对口支援工作是一项维护教育公益性、保障教育公正的强有力措施。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对口支援工作是在中国特定的发展背景下开展的,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作,其他国家可能没有类似的情况,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协作的精神。对口支援工作无论是对中国高等教育自身的协调发展,还是对促进西部大开发、巩固国防和国家安全、促进民族大团结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加强对口支援工作需要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加强对口支援工作,充分发挥现代大学功能,维护教育的公益性,保障教育公正,需要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对口支援工作的保障主体应由政府、高校、社会共同组成,政府在政策导向、宏观调控与资源调配方面发挥着决定性作用;高校在积极争取资源、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社会在提供经费资助、扶助弱势群体、营造舆论氛围方面发挥辅助作用。

在对口支援工作中,政府的政策导向、宏观调控与资源调配是决定性的。西部高校的振兴和发展意义非凡,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投入和几代人的努力。目前,国家已经逐步把对口支援工作纳入到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战略中,开始从中央财政划拨专项经费支持这项工作。中央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对口支援工作的财政支持,彻底解决经费短缺问题,从而推动西部高校的快速发展,使之为西部大开发大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需要指出的是,同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应该给予对口支援工作更多的支持。

在对口支援工作中,包括受援高校和支援高校在内,高校自身承担着重要职责。受援高校应该成为对口支援工作的主体。受援高校要有自己的思路,要有强烈的改革发展意识,要变被动受援为主动受援,积极寻找可与支援高校形成互动的合作领域,使自身的“造血”能力大幅度提高,提高自主办学能力,使对口支援取得最理想的结果。支援高校应该建立对口支援工作的长效机制,要把该项工作纳入到本校整体发展规划中,从战略的角度及高度处理和对待对口支援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将对口支援工作做到长期化、稳定化、深入化和制度化,对口支援的效果才能逐步地显现出来,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受援高校的关键性问题。

在对口支援工作中,社会相对于政府和高校而言,发挥着经济辅助和舆论导向作用。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崛起,在贫富差距扩大的同时社会闲散资金也日益增多,政府和高校应该及时、主动、多渠道地开展工作,积极有效地把这些闲散资金吸引到对口支援工作上来,使更多的适龄人口获得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社会本身也承担着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形成扶贫济困、帮助弱势群体的自觉行动的职责。

参考文献:

[1][2]清华大学课题组:《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的实践与经验》,《清华大学高教研究》,2007年第2期。

[3]唐安奎:《略论大学的公益性》,《沈阳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责任编辑:赵英臣]

猜你喜欢
公益性对口功能
数学的翻译功能
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的相关政策文本分析
关于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策略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考试工作日程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山西省2020年对口升学考试 数学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模拟试题 数学(一)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我有特异功能
功能关系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