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跨文化教育研究

2008-10-18 10:15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4期
关键词:跨文化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高等教育

邓 琪 许 骏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中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不断发展。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由于教育主客体的多元化、教育环境的多元化、信息来源的多元化、思维方式的多元化以及社会习俗的多元化特点,其人才培养的过程必然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由此,研究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的跨文化教育意义重大。文章在分析中外合作办学以及跨文化教育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文化差异,依托跨文化教育理论,对适应中外合作办学的跨文化教育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跨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51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08)04-0140-05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高等学校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中外合作办学不断发展。以2003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为标志,中外合作办学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健康发展轨道,有力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从中外合作办学产生之初至今的20多年时间中,伴随着中外合作办学事业的发展,针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研究亦日益深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纵观目前国内影响力较大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办学理念、运行模式、管理体制、政策法规、主权问题、经济驱动以及与WTO的关系等宏观机制层面,对于中外合作办学中相对微观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教育理论的研究显得比较薄弱。

笔者认为,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由于教育主客体的多元化、教育环境的多元化、信息来源的多元化、思维方式的多元化以及社会习俗的多元化,其人才培养的过程必然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由此,研究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的跨文化教育意义重大。本文从分析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及其对跨文化教育的影响人手,依托跨文化教育理论,对适应中外合作办学的跨文化教育进行有益的探索。

二、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现状

中外合作办学是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产物。20世纪中叶,发达国家通过向其他国家提供“国际教育援助”,努力扩大其政治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进程的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全球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和跨境教育时代逐渐来临。在WTO乌拉圭谈判缔结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将教育界定为12个服务贸易领域的第5个领域,同时又将教育领域划分为5个分领域,对全球教育服务的基本模式进行了规划。改革开放初期,小平同志即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从此,中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与交流蓬勃发展,逐渐走向开放。1986年9月,经过国务院批准,中国成立了第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南京大学一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2003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进入了崭新阶段。

中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基本形式主要有4个方面:互换留学生、专家学者互访、教育和学术交流、教育项目合作。中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总体特征呈现规模逐步扩大、地域分步宽广等特点。

实施中外合作办学20多年来,对于引入国外先进高等教育思想,不断提升和优化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引进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构筑培养国际化人才平台,提高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能力;拓展和丰富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和资源,不断提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的能力以及积极的文化输出,不断扩大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进而不断扩大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领域合作与交流的空间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三、中外合作办学的基本模式

纵观中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形成了多样化的办学模式,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学者张星渝认为中国中外合作办学逐渐形成了3种主要模式,即融合型模式、嫁接型模式、松散型模式。融合型模式包括4个主要环节:首先,引进对方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和相关教学手段;其次,聘请对方教师讲课,派遣我方教师去对方进修;第三,引进对方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讨论、实践环节、案例教学;其四,以双语授课。嫁接型模式又可分为2-2模式、1-2模式、3-1模式,即在国内国外分学期学习,互开课程,互认学分,互发文凭和学位。松散型模式就是通过聘请国外教师来我方讲学,我方教师去国外学习,借鉴国外的经验,学生去国外短期学习、实习等手段,实现教学和国际接轨。

从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和资源共享的角度,学者周文婕认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可分为开放与远程教育;引进国外院校项目并设立分校区;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合作办学等3种模式。

从合作办学机制体制的角度,学者杨辉认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可以分为合作模式和办学模式两大类。合作模式可以分为:一对一合作和一对多合作;校校合作与校企合作;独立机构与非独立机构;单方投资与双方投资;局部合作和整体合作;外方教师为主和中方教师为主等5种类型。办学模式又可以分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单校园与双校园;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引进合作与非引进合作;单文凭与双文凭;计划内招生与计划外招生等6种模式。

四、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文化差异

在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接受同一文化背景的教育,或者同一文化背景的个体接受不同文化背景的教育,不管是施教者与施教者、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还是施教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必然存在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各种差异。从教育学的观点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

(一)价值取向差异

所谓教育价值取向,是主体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对教育价值进行选择时所表现出的一种意向或倾向。从近代高等教育价值取向问题的研究成果分析,教育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政治价值取向、经济价值取向和科技价值取向。不同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之中,由于受到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呈现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具体来讲,即教育政治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科技价值在受教育者的教育价值取向中有着不同的权重,以至于受教育者在选择、接受和评价所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和表现出不同的意向。一方面,受教育者的教育价值取向对于教育实施的全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施教者的教育价值取向也对受教育者教育价值取向的形成和教育实施全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思维方式差异

在中西方不同文化的影响下,中西方思维方式也存在巨大差异。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式的,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环式的。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往往形成西方人“直来直去”和中国人“委婉含蓄”的行为习惯。当然,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这两个极端中的程度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思维方

式的差异最直接的影响表现在沟通与交流过程中的障碍。也正是这种障碍的存在,使得中外合作办学的实施过程复杂而困难。由此,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必须通过培养施教者和受教育者的“跨文化素质”,尽可能克服思维方式的差异,将沟通的障碍最小化,以使中外教育合作与交流能健康有序开展。

(三)环境影响差异

广义的教育环境影响主要包括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生活环境;狭义的教育环境影响主要包括校园环境、教学环境、教育管理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等。这些环境因素无论对于施教者还是受教育者,都会带来极其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在跨文化的条件下,几乎所有的教育环境影响因素全部发生变化,无论从物质意义上的由好变差还是由差变好,都必然会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带来巨大陌生感、距离感。在强调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的现实条件下,如何正确引导不同文化背景的受教育者对不同环境的适应。也成为中外合作办学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四)语言交流差异

语言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最重要手段,在跨文化教育过程中,必须处理好语言交流差异问题。语言教学作为中外合作办学最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历来受到高度重视。但是目前的语言教学存在一个误区,施教者往往仅仅简单把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来加以审视,强调受教育者语言能力或技能的形成,而忽视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语言可以看作是文化内涵的影射,是文化内涵的载体。通过语言教育,能够引起受教育者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注意,逐步体会交际中语言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达到实现跨文化教育功能的目的。

基于上述分析,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办学基本模式以及其存在的文化差异,使其具有显著的跨文化教育特征。笔者认为,从教育学研究的观点看,随着中外合作办学交流跨度和频度的不断提高,跨文化教育越来越成为影响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目前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首先应当解决好跨文化教育的问题。

五、跨文化教育理论综述

跨文化教育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国家,虽然在发展的背景、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各有不同,但总体来看,跨文化教育的发展仍然存在其共通的规律。

(一)文化变迁论

文化变迁论主要包括文化人类学派的观点和心理人类学派的观点。前者的观点认为文化是一个具有“自律性的体系”,因而文化变迁是“通过两个以上的自律性的文化体系的结合”而产生的变迁。此外,在文化变迁的过程中,当来自另外文化基团的排斥威胁过大时,会产生与同化恰恰相反的“撤退”,从而对自身文化基团的诸多文化形态产生更强烈的认同感并予以强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反向适应”。后者对文化变迁的研究更加侧重于不同文化接触过程中的个人认知、适应途径、行为方式以及人际关系等范畴的定量分析,并且采用心理测定法对文化变迁的程度进行测定。同时提出,变迁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文化变迁的过程中往往出现程度上的差异性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行为进行类型的划分。

(二)文化同化论

其核心理论是以帕克和巴杰斯为代表的研究者提出的“民族同化周期说”,也称为“接触理论”。该理论认为,民族同化的周期一般包括接触、竞争、冲突、调整、同化等几个阶段,最终被支配集团的文化所同化。

(三)文化融合论

“融合”与“同化”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其核心思想是主张不完全排除各少数民族固有的宗教及文化背景,提出在相互吸收其他民族,包括非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的同时,部分地放弃或修正本民族的文化,将各民族文化相融合,从而共同创造一种综合的、创新的第三文化。

(四)跨文化适应论

该理论主要从个体的角度,研究在对待异文化适应中的心理反应和变化过程。其中包括个人的文化态度、思维方式、信念、动机、民族归属感意识、文化摩擦、人际关系、文化调整、文化交际能力等诸多因素。心理学家博瑞根据该理论,在跨文化适应方面将人群划分为4种类型,即文化迁移型、拒绝型、平衡型和放弃型等等。

(五)跨文化交流论

文化与交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甚至从某种意义上看,文化即交流,交流即文化。以此为基础,研究者提出跨文化交流是在某种文化的信息输出者和不同文化的信息接受者之间进行的,是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当中通过信息传达所进行的一种文化交流过程。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分为3种类型:一是不发达民族向发达民族之间的交流,有“文明开化”的特征;二是发达民族向不发达民族的文化输出,有“文化侵略”的特征;三是平等看待不同民族的文化,即所谓“文化相对主义”。第三种类型的文化交流是目前世界所倡导的文化交流形式。

(六)跨文化理解教育

此观点不是一种简单的对对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尊重,而是作为一种完整和可操作的教育过程,包括知、情、意等各个方面。首先,必须了解不同文化的异同,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来增加有关的知识和信息,即所谓文化的认知过程;其次,是情感的转变及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逐步学会心胸宽广和平等对待不同文化;最后,将这些知识和情感在跨文化交流中付诸实践。

(七)多元文化论与多元文化教育

两种观点均属于“文化的多元主义”范畴,伴随着反对文化同化和文化融合的运动逐渐发展。两种理论的核心是重新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尊重各民族的独自特征和民族感情,实现社会的多样一体,逐渐成为多元文化主义和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理念。后者,在强调文化的多元性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在多民族国家中,如何保障少数民族和移民子女的平等教育,以及如何在平等教育中保持多种多样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属性。

六、中外合作办学跨文化教育

分析上述跨文化教育理论,跨文化教育理论研究从关注外化行为到注重内部心理,从部分理解到整体把握,从结果取向到过程取向,从静态分析到动态分析,充分反映了跨文化教育理论不断走向成熟、日趋完善的过程。但是这些理论的产生、发展和逐渐成熟的过程有着本身深刻的社会变革背景,这些社会变革背景中所蕴涵的文化因素并不完全符合目前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现实需求。因而,深刻反思和全面总结跨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对于正确解决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中的跨文化教育问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基本原则

人类的跨文化实践告诉我们,各种积极的文化心态观念,有利于跨文化交往。因此,跨文化教育必须坚持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客观、谨慎等基本原则,消解固步自封、妄自尊大、歧视、偏见、狭隘等消极的跨文化态度。因此,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实施跨文化教育,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开放的原则

开放即敞开,是双向的敞开,既是主动地走出去的敞开,也是欢迎走进来的敞开。开放性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形态和人的本质特性,同时,也是人的生存需要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外合作办学是世界不同文化广泛接触的过程,对异文化的开放就是对世界的开放。同时,对世界的开放也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广泛的选择空间。

2.平等的原则

尽管人类不同群体的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形态与特征,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历史与成就,但任何文化都是人类某一群体的生存方式。人类不同群体在人本本质上的平等诉求,决定了人类不同文化在本质上的平等诉求。在跨文化教育过程中,平等是走向人道交往的伦理前提。缺乏平等就会滋生各种形态的文化沙文主义,必然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形成文化冲突。

3.尊重的原则

对其他文化的尊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长期倡导的跨文化态度,因为这是和谐的跨文化教育的基础。对文化的尊重,首先是对呈现这一文化的人的尊重,包括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价值取向的尊重等。文化尊重的表现形式是对民族文化的充分关注,特别是与本民族文化有着巨大差异的异文化的尊重。进一步讲,真正的尊重还包括对与本民族文化相对立、甚至试图消灭本民族文化的异文化的尊重。当然,尊重不是放弃与妥协,而是强调多样性的存在。

4.宽容的原则

宽容是基本的文化态度,是跨文化尊重的必然结果,宽容的本质是对于不同于本民族文化以及所认同的异文化的公正的容许,特别是对与本民族截然相反的异文化形态的公正的许可,以及对这种对立性、否定性的接受。其基本要求是在尊重本民族文化的逻辑前提下,克服文化偏见、消解任何形态的文化冲突。在中外合作办学中,要通过行之有效的跨文化教育,将宽容内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思维和行为,同时,要提倡双向、多向以及互动的宽容,宽大为怀、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5.客观的原则

客观对于实现跨文化教育中准确的认知和理性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客观就是在跨文化教育中能够摒弃自身的主观观点,而从异文化的观点,或者是从第三者的视角、全人类的视角,分析跨文化教育的实践,总结跨文化教育的经验教训,把握跨文化教育的方向。客观的原则要求在跨文化交流中不歧视、不偏见,不只是从自己的本位立场出发认知、反思和处理与异文化的差异。简而言之,客观要求跨文化教育的主客体在教育实施过程中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克服本位主义的思维。

6.谨慎的原则

文化是极其纷繁复杂的系统,因而,在跨文化教育中必须非常认真、细致、周全而不是简单、贸然地处理各种问题。对异文化的认识必然存在不准确的现象,想当然的态度往往会造成对异文化的不尊重。谨慎是以充分认知、深入思考为基础的。谨慎不是封闭,而是对跨文化教育过程的警示。

(二)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和素质培养,并使其能达到预期培养标准的一种相对固定的组织框架和运行方式。以此为依据,从跨文化教育的观点,笔者认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具有以下4个特征。

1.国际化的培养目标

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能力,主动参与全球竞争已经成为现代人才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封闭的本土型人才培养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全球人才竞争的格局。而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外合作办学,为人的成长提供了国际化培养的平台。国际化的培养平台必须要有国际化的培养目标与之相适应,同时,也只有清晰明确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

2.人性化的培养理念

现代教育要求以人为本,要求施教者必须满足受教育者个体的实际需要。中外合作办学的受教育者在跨文化教育的环境下,呈现出文化、思维、语言、环境的多元化特征。在此情况之下,要求施教者遵循人性化的培养理念,必须把受教育者作为整个教育实施过程的核心,围绕受教育者的需求展开教育过程。

3.科学化的培养方法

各国、各地区教育水平的差异性是勿庸置疑的。在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即是在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培养方法的科学性,努力将世界范围内所认可的现代教育手段实施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比如,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深入开展心理认知学领域的研究、拓宽信息技术的运用领域等等。

4.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人的个性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在其接受教育的认知过程中,受人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约束,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亦千差万别。施教者必须根据受教育者个体的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设计和实施更加符合个体实际的培养方案,甚至采取订单式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受教育者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潜能,为实现人的个性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

(三)实践路径

遵循以上的基本原则和人才培养模式,针对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跨文化教育实际,笔者提出如下实践路径。

1.专业教育传授跨文化知识

丰富的跨文化知识是跨文化教育的基础。然而,当前中国大学生的跨文化知识不管是从量的储备,还是从知识的系统性、广泛性、深刻性等层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这种不系统、不广泛、不深刻的跨文化知识储备,使得受教育者不能准确、敏锐地把握文化交流中的内因、外因以及决定因素。因此。必须在专业教育的传授过程中提升受教育者跨文化知识的储备,并进一步增强其知识储备的系统性、广泛性和深刻性。比如,可以通过加强针对跨文化理论的研究,建立有效的指导纲要,逐步形成自觉的教育实践规范;可以通过对课程体系的跨文化建设,把跨文化教育贯穿于社会、政治、经济、历史、语言甚至是工程类学科的教学之中,扩大跨文化教育的覆盖面;可以通过进一步提升教育者自身的跨文化素质,把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结合,将跨文化素质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本质特征。

2.德育教育培养跨文化意识

合理的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教育的核心。养成跨文化意识就是要帮助受教育者养成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客观、谨慎的跨文化心态和跨文化观念。笔者认为,尽管所有学科都必须承担跨文化素质培养的责任,但无疑德育教育是完成此项任务的最主要渠道。从跨文化的视角看,当前中国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比较严重的针对国外的泛民族主义情绪,这与德育教育的价值取向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跨文化视野下,高校德育教育内容的选择,一是要把握自己的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伦理文化;二是对异域、异质、异民族伦理道德的认知,应着眼于吸收可以同构的部分;三是对于与主导价值完全对立的伦理道德,应采取抵制的态度;四是对于不适应中国国情、具有特殊性质的异文化,则应当采取理解与宽容的态度。

3.综合实践提高跨文化能力

卓越的跨文化能力是跨文化教育的重点。跨文化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受教育者学会与外来文化的交往,并学习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跨文化能力包括跨文化认知能力、跨文化选择能力和跨文化传播能力。要实现跨文化能力的有效提升,一是立足课堂实践,充分挖掘跨文化教育资源。尤其是在语言教学中,跨文化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同时,语言教学的实践性特征也为跨文化能力提高提供了实践平台。二是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开展积极有益的跨文化体验活动。教育者应积极引导受教育者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各种渠道来增加跨文化交流活动。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受教育者自主体验来提高跨文化交流的实践能力。三是运用网络教育技术,拓展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领域。网络文化具有人、信息、文化三位一体特征,形成一个全新的文化领域。在这个领域中,网络文化克服主客观的分离,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相兼容,在实现文化信息全球一体化的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保持各种文化的个性特征,使文化个性更加鲜明。同时,基于互联网的文化交流是全球性的,实现了传统意义上跨文化交流的时空跨越。因此,通过网络途径,受教育者能够直面多元伦理文化,为跨文化能力的实践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七、结语

高等教育国际化、开放式发展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外合作办学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路径,并越来越显示出宽广的发展前景。在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水平和质量的过程中,应针对其跨文化的特征,以跨文化教育为主导,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道路,不断提升受教育者的跨文化素质,增强其跨文化能力,进一步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

责任编辑彭建国

猜你喜欢
跨文化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高等教育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产业与教育交互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服装人才培养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