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明海 王 方
有人曾经作过这样的发问:何谓教育家?谁可称为教育家?中国有没有在世的教育家?对此,好像没有人来作明确的回答。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有大批的正在成长的教育家。应该说,高万祥老师就是被视为有着教育大情怀和大智慧的正在成长的教育家。长期以来,他在语文的诗意世界里守护着一颗“教学大心”,勇于创新超越,不拘泥于规矩和权威,对新时期以来的语文教育和课程改革投注以生命的激情和理性的智慧,把自己的一颗“教学大心”交给课堂,把人格的自由发展还给学生。让学生“用语文走遍天下”,是高万祥老师倾全力追求的语文理想。这种语文追求与理想敞亮了他超功利的语文情怀和抗世俗的语文诗意世界。实际上,“让语文富有诗意”是他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中坚定执著、不忍割舍也割舍不下的痴心追求。因此,他毫不遮掩地抗拒着语文教育的“急功近利”,痴情地追求语文的诗意,把充满热情的青春情怀还给学生,是他教育生活的主旋律。
在语文教育的诗意沉醉中找到自我的存在和获得语文精神享受的同时,高万祥老师压根儿也不是一个现实逃循者,不是一个满足于在语文的诗意世界里纯情徜徉的教育者,他呼唤语文课程意识,质疑语文教材的非语文化编制,主张教材“训练系统”的建构,倡导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期待语文教学中文学的回归。特别是高万祥老师立足于作文教学的现实,别开生面,在语文教育的殿堂里开创性地经营“作文餐厅”,在“作文餐厅”中烹饪全程性的“自助餐”。经过苦心“经营”,“作文餐厅”启开了学生的生命活动,使作文成为学生展示生命个性的过程,让真情的血液在作文中欢腾地流动,学生的自由个性得到充分发挥,真情之水浇灌出真理之花。“作文餐厅”变成了学生放飞创造和想象的天地,也成为教师体验生活、挖掘生活矿藏的场所。在“作文餐厅”里,教师和学生共同体验着智慧的生命活动,体验着生命的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高万祥老师这种立足于现实的创造性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是以整个心灵去开拓教学生活,品咂人生况味,对教学人生的内在意蕴进行整体性的开发和悟彻,并由此生发通达语文教育真义的深层思考。有人说,“语文的诗意”即“人生的诗意”,这话对于高万祥老师的这种教学实践来说,真是一点儿也不错,可以说他是在语文的诗意世界中谱写着人生的诗意境界。在他直面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最富有韵律的便是他从学生的学习境遇和生活实际中领悟教学之真义、生成教学之大心。“作文餐厅”就是这种“教学真义”和“教学大心”的制作物①。
一、 语文教师新的课程观建构
做一名语文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和时代相通的新教育理念,有无新教育理念是“教书匠”和“教育家”的根本区别。高万祥老师认为,新时代语文教师必须要建构新的课程观。
高万祥老师指出,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课程意识,课程观能带动教学观。能对“教什么”进行选择才是教师“优秀”和成熟的标志。具体体现在:
第一,要有强烈的教材意识。高万祥老师强调,教材是中国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封建时代的古文教育,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以《四书》、《五经》为主要教材,文、史、哲不分,属大语文教育。至近代现代,语文才真正有了自己的教材。而直到当代,教材篇目的选择、教材体系的安排,以及汉语和文学、阅读和写作是分是合等仍一直存有争议。同时,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奉“教材仅仅是个例子”为金科玉律,因此教得太死、读得太少成了语文教学的一大弊端。古人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而现在的中学生呢?读二本书(课本和练习册),走三里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往返在学校家庭的道路上)这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语文的!
第二,要敢于反对伪科学、伪圣化的教学方法。高万祥老师认为,和教材有关的是教法问题(两者有一定的交叉),一定程度上,教材决定教法。在语文教学方法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情况,一种是“知识——训练——技能”的工具论体系,一种是“积累——感悟——创造”的人文性系统。新课程改革对前者的批评较多,社会上对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大量繁琐分析和单项练习,批评也比较尖锐。有人甚至说,如此教学,把聪明的教笨了,把笨的教傻了,把傻的教死了。技术主义倾向搞教学目标分解,把语文教学引入了歧途。我们要勇于否定技术主义这种伪科学、伪圣化的方法,没有怀疑和批判就没有语文教育的发展进步。
第三,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最伟大的方法。高万祥老师指出,多读多写特别是古诗文扩展阅读是语文课程建设中值得大力提倡的重要举措。诗歌是最优美的文学作品,也是最好的语文教材。诗歌语言文字优美的背后是人性的优美。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一个诗教最为发达的文明礼仪之邦。孔子时代,不读诗无以言,唐朝设科举取士,官员均由科考出身,必须通晓诗律。民间也以读诗懂诗为荣,自庙堂至市井,到处是诗,到处是诗人,也到处是诗歌,诗濡溉了伟大的民族和辉煌的历史,热爱诗歌,阅读诗歌,使千百代炎黄子孙一直沐浴在中华文明的温馨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些诗句,抛开文字韵律的美育功能不说,古诗中散发的正义感、报国情、英雄志,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一定能让学生得高分,不一定能帮助学生出国留学,但是,我们能说它不重要吗?现在正处于转型社会,浮躁的东西多了,表象的东西多了,情感的陶冶少了,精神的追求少了,我们的语文教育面临着一种尴尬局面。让学生诵读古代经典诗文,让他们在全面接受现代文明教育的同时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应该是语文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一剂行之有效的药方。
高万祥老师真情的呼唤:追求语文的诗意吧!把充满热情的青春情怀还给学生,把健全人格的自由发展还给学生应该成为每个语文教师的教学追求。
二、感受生活与生命情感的培养
高万祥老师认为,写作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素质教育活动,也是一种最富有个性特征和生命特征的创造活动。然而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注重知识传授和章法训练的写作教学模式误导了几十年,以致见文不见人成了作文教学的最大弊端。因此,他强调作文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以生活为中心拓宽学生的观察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作文成为集知识、智慧、思维、道德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实践活动,即为生活而写、为人生而写、为创新而写,注重感受生活和热爱生命的情感培养,注重创造自我的创新人格培养。
(一)让学生欣赏自己
高万祥老师指出,写作的过程往往是学生心理和情感体验的过程。没有对自我心理和情感的主动积累和积极审视,就不能写好作文。而培养学生欣赏自我、热爱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则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如高万祥老师在一次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用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进行自我介绍,以实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并且奠定为生活而写,为人生而写的高中作文教学基础。
有个学生这样写道:
我叫童艳,父母给我起这个名字就是希望我像夏天一样充满生机活力。
我的座右铭是:“天行健,君
子以自强不息。”
我善于改变自己,以前我太冲动、太浮躁了,现在已多了几分沉稳。我渐渐明白,生活中只有更加接近完美,而没有真正的完美。
我喜欢的歌曲是国歌。每次奏响国歌,我就感到浑身是劲……
这些美好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特别是他们鲜明的个性和高尚的品格,会使老师感到无比的欣慰。在作文讲评中,他将每一个学生作文中闪光的内容都进行了介绍。这既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是一种很好地的自我感受、自我教育活动,这样可以使学生沉浸在自我的欣赏的喜悦之中。
为了生活而写,作文变成了人际交往和生命感受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良好的个人素质,美好的人性人格,只有在与人相处和友好的交往的过程中,才能得以锤炼和淬火。要使每个人从少年和青年时期就对人的高尚精神深怀赞美之情,产生敬爱之心,这实际上决定着对人,对人性美的信任。如果缺少这种信任,那么人的内心将是空虚的。”②这种以自我为题材的交流和写作,是为生活而写,能够满足人自身发展的需求。教学实践使高万祥老师深切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我欣赏和自我完善的本能,这是学生身上最可贵的亮点,教师的任务就是发现这些美丽的亮点。犹如矿藏,没有发现和开采是永远不会变成财富的。
(二)关注生命的质量
高万祥老师指出,在语文和作文教学中,师生往往用一定的模式去阅读和写作。摒弃个性语言和多元解读的结果是:学生不敢关注自己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不敢大胆张扬个性,挥洒青春。因此,在生活化、创造性作文教学中,注重感受生活和热爱生命的情感培养,便应把关注生命质量这一命题放在突出位置上。如高万祥老师在高一年级安排学生写个人情况调查报告。调查的内容是:①在你成长的历程中,对你影响最大的老师、长辈、朋友是哪一位?哪一方面?②在课外读物中,你最喜欢哪一类或哪几类读物?③你崇拜的偶像是谁?或哪一类人物?为什么?④你最信任的是谁?有无与之无话不谈者?⑤在你认为社会上所缺乏的东西中,最缺乏的是什么?⑥期终考试进场前,如果你的亲友前来告知,你的母亲生病住院了。请问,你该怎么办?⑦在晚自习回家的路上,你发现路上有一个迷路的小学生在哭个不停。请问,此时你该怎么办?
调查结果和学生的作文内容使高万祥老师发现,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是生活感受能力和生活情感的培养。比如,根据一个班级的调查,在课外阅读方面,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已不再热门,校园文学已占有主导地位,科普小说有很看好的市场,喜爱者分别占75﹪和48﹪;而喜欢武侠小说的只占35﹪,喜欢言情小说的人只占6﹪。这种变化应该是可喜的。相对来说,校园文学贴近学生的生活,讲得是学生的事,是学生生活的艺术再现。这不仅表明了学生求知的选择和阅读的走向,而且表明了学生对自我、对校园生活、对青春时光、对生活和生命质量的关注。
苏霍姆林斯基说:“信仰神圣的东西,信仰理想,这是刚毅、勇敢、不屈不挠、生活充实、真正幸福的最深的根源之一。”③这话对于作文教学也是十分贴切的。
(三)没有比真实更美丽的了
“圣诞、元旦、春节,在辞旧迎新的日子里,寄托着美好祝愿的贺年卡犹如朵朵春花,绽开在充满友情和温馨的冬天的校园。”有次在圣诞前一天的作文课上,高万祥老师说了这样的话,并让学生写贺卡,题目是《贺卡》。
第一步是阅读。高万祥老师精选了《学习的革命》、《刘墉名言选》和魏书生的有关名句。阅读是为随后的写作准备“原料”的,也是为写作提供感情基础的。
第二步是指导。除了讲解一般性的写作要求外,他又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写作提示:第一,不要吝啬这份新年礼物。不仅要送给同学、友人、亲戚,更应送给父母。因为祝福他人,期待幸福,是一个人健康乐观的精神面貌和高尚丰富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也是一个人具有现代意识和文明素养的标志。第二,不要忽视这份美好的祝愿。人人都向往节日、热爱生活、渴望交流、害怕孤独;友谊的需要是人的天性和本能。认真制作准备,在给他人祝愿的同时,也能给自己留下快乐和幸福。第三,不要淡忘那些精美的语言。小小贺卡,片片贺辞,展现的是人情美和人性美的广阔世界。
作为一种特殊的问题,贺辞的第一特点是真情实感,富于个性。“人用以说话的语言就是一把了解他的性格的钥匙。”(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语)“对话是人物性格的声音。”(老舍语)贺辞的第二个特点便是简练,是一种惜墨如金、精炼简洁的特殊文体。
在指导写作和讲评时,高万祥老师把重点放在“真情实感”这一要求上。真情实感是中国散文最值得称道和继承的优良传统。贺辞最贵情真意切、质朴自然、言简意赅;最忌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空话套话。同时,贺辞没有绝对固定的格式和要求,最讲究个性。翻开贺卡,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作者应该跃然纸上。因此,真的故事、真的细节、真的情感,实实在在流露于字里行间,便成了这次作文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另外,真情实感更是一个做人问题。由于时代、社会、教育等各方面的原因,当代中学生的情感世界里还远未出现这道美丽而闪亮的风景线。作文中的空话、假话、套话之风,便是这种为人处世和情感人格的折射。因此,高万祥老师强调,作文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对他人、对集体、对自然和社会、对真理和信仰的忠诚与真情。相应地,作文评价的标准便是生活化、平民化、个性化,以及率直、朴实、真切。生活中,生命中,没有比真实更美丽的了。要培养真正的人,培养顶天立地的中国人,必须从培养真实和忠诚做起。
美好的生活,丰富的情感世界,为作文素质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强大的内容动力。
三、“作文餐厅”:以生活的方式写生活
(一)“作文餐厅”:社会——学校——生活
高万祥老师指出,作文教学中有不少与当前的素质教育不相适应的地方,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片面地传授写作应试技巧,把活生生的作文教学变成死板的程式训练、套路训练。
程式训练和套路训练是从戏曲和武术的基础训练中移植过来的。高万祥老师认为,写作和戏曲、武术和学习都有个基础训练问题,但后者的初学阶段,着眼点在模仿继承,即一招一式一点不走样,追求酷似,而写作文开始就有主题独立活动的介入,即使是学步阶段,小学低年级的造句、写片断,各个学生也是不相同的。每个写作者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都有着自己独立的贮存、独特的运用构思方式。写作活动就是他面对外部世界的召唤,用自己的心去拥抱外部世界,是内宇宙(写作主体的内部思想、情感和材料积累)与外宇宙(客观世界)的重合,是双元宇宙的重合。“套路”和“程式”训练,往往难以顾及外部世界的召唤和写作主体的内部感应,它所要求写作者的是一步步地掌握各种写作“套路”。 按“套路”或“程序”训练走下去,在某一个时期可能立竿见影,明白什么题目该怎么做,怎样迅速构思、迅速开头。但是,这样做的结果会导致写作内容上的假话、空话、套话,文风乃至人品上的弄虚作假或矫揉造作,思维品质上的迟缓、滞涩、僵化和消极定势,从而戕杀了青少年的灵气。
高万祥老师强调,作文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以内容为主体,以精神训练为中心,拓宽其视野、丰富其积累、活跃其思维。应该有个大而化之的综合性作文教学设想,使作文教学成为集知识智慧、思维品格、心理行为和人格道德于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活动。这种综合性的作文教学是以写作者(学生)为主体,以训练者(教师)为主导,以生活为基础,以教材(作文课本和作文知识)为借鉴。要实现这种综合的作文教学设想,第一是解决认识问题;第二是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一体化的大课堂。
(二)“作文餐厅”是一种全过程的自助餐
高万祥老师认为,生活与作文的关系是个老话题,似乎没有再谈的必要,其实那是在一般意义上就客观世界有各式各样的材料,等着写作者摭拾而言的。从更深一层的意义上来说,就是营建“作文餐厅”。“餐厅”不是“菜场”、“超级市场”,不是“菜篮子工程”的基地。作文餐厅提供的是经过厨师精心配料和烹饪加工的菜肴。这种“餐厅”不只是单纯向学生提供菜肴,还要向学生提供半成品和原料,让学生们自己动手。
这种“作文餐厅”是由教师精心筹划经营的,要考虑到作文训练的各个方面,供料要全,要使学生有选择精炼材料的余地。
这种“作文餐厅”的原料是不断更新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生活总是在前进,在生活矿藏中采撷素材、题材,自然也得不断变化。比如“通俗艺术”该怎么认识,社会上的大多数人从不承认到接受,直到喜欢迷恋。如果要求学生评论这一社会现象,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既看到通俗艺术的不足之处:媚俗、艺术水平较低,又要帮助学生分析它可取和成功的一面: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等。
这种“作文餐厅”是有导向性的。教师不仅是向学生推出材料,还要帮助学生选择材料、分析材料、组织材料。如写《街道见闻》一题,教师指导学生既要看到方方面面,又不能把什么都扯上;既要形象地把握,有立体感,又不能停留在表面;既要看到进步的方面,又要看到不足的地方,发动学生去观察搜集材料,拟题写作。从后来新拟出的题目中可以看出学生视野的广度和看问题的深度,如《车流滚滚》、《无阻碍骑车》、《缩地有术——骑车到校少了三分钟》、《唉!堵车!》、《几乎无事的纠纷》、《晒着太阳的“黄金地块”》、《鞭炮鸣放后——冷清的商场》、《破屋——新厦》等等。
高万祥老师打了一个比方,“作文餐厅”是一种全程性自助餐,而且要从做饭做菜开始就让学生自己动手、积极参与。
————————
注释:
① 本文是根据高万祥老师的几篇文章编写而成的。
②③《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通联:曹明海: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王方:山东济南开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