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使用新课程标准教材

2008-09-20 03:58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8年8期
关键词:课标课程标准教材

新课改问题与对策(二)

编者按:

新课程标准教材使用以来,赞扬者有之,批驳者有之,不适应者更有之。这里,我们从三个方面特约三位作者——参与新教材编写的编写者、指导教师教学的教研员、身体力行新课程教学的一线教师,针对教材的使用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与体会。其中有宏观的对教材的整体认识,有中观的教材使用的实践策略,还有微观的教材使用的案例谈,这里辑录下面三篇文章,希望能为读者展示相对全面的相关新教材使用的体会与认识。

编写者声音——

把握课标 领会新教材特点

◆王旭刚

自北京市进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以来,我们陆续对北京市的一些区县教师就新教材的使用进行了培训、听课与回访。在这些活动中,区县教研员和一线教师们提出了很多关于课改和使用教材方面的困惑。这里我们想通过几个典型问题来说明如何用好课标教材,帮助教师做好教学工作。

一、认真学习课标,领会教材的深层变化依据

在教材回访的座谈会上,经常会有教师提出关于教材内容设置与编排的问题。例如,原大纲教材中关于不等式的内容是放在第一册集合与简易逻辑、函数的内容后面的,而新课标教材数学1模块的内容为集合、函数,数学5模块的内容是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为什么要把不等式的内容从原来的集合、函数中择出来,放在数学5模块的解三角形、数列之后呢?还如,平面解析几何为什么要分为平面解析几何初步(在必修模块中)和圆锥曲线(在选修模块中)两部分呢?

我们知道,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或者课程标准来编写的。教师们拿到教材后,发现内容和原有教材不一致,感到很不适应,这很正常。

事实上,每一次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调整,都会相应地带来教材的修订或重新编写,从而会改变很多教师已经习惯了的教学方式。这时教师就要有一个重新学习教材、认识教材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把握教材调整的潜在教学意图。比如,上述新课标教材之所以把不等式放在数学5模块中,目的就是要淡化过去解不等式的技巧性要求,强调不等式的工具和数学模型功能,突出不等式的实际背景及其应用;平面解析几何要分为平面解析几何初步(在必修模块中)和圆锥曲线(在选修模块中)两部分,其目的就是要充分体现课标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的基本理念。

课标规定了课程的目标、内容、设计思路,这些都是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要想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内容的编排,首先就要认真学习课标,领会课标的精神,明确课标规定的内容。在每一部分课程内容的后面,课标都给出了详细的说明和建议,帮助教师把握教学内容,并对一些教学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最后一部分,课标还专门从实施课标的角度提供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以及教材编写建议。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标更为具体、清晰地阐述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的思路,详细地规定了课程目标要求的不同行为与多种层次;对课程的内容还给出了参考案例;对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方面的学习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师只有认真学习课标,才能充分理解课程改革的内容、要求、活动安排,也才能更好地完成课改教学任务,更好地贯彻课改精神。

二、重视基础概念、抓住学科本质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还参加了很多公开课、评优课随堂课等活动。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教学语言随意性较大,或问题不明确,或自问自答,或学生群答现象较多,课堂教学平均用力,不能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和主要教育功能之一。课堂上,教师语言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养成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所以,数学教学要尽量避免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教学语言。教师应当严格从定义和基本概念出发,把握数学概念本质,提高自身的数学修养,避免语义不清或逻辑错误,同时,还要特别注意不要循环论证。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在数学课堂上,一个合格的问题应该是使学生有所思考、能够具体回答的问题,而不是“是吗”、“对吗”、“怎么样了”这些没有多少信息含量的问题。在设计问题时,教师既要能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位置来考虑提问的内容和方式,还要充分准备学生可能的回答,做好学生答不出问题时,所需的启发和引导的准备工作。

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多思考,勤问“为什么”。教师要教会学生从最基本的概念出发,学会主动思维,而不是想当然地通过机械记背来学习数学。提问形式也可以由老师向学生提问转换为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并思考答案,逐步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考虑的是“精简实用,返璞归真,深入浅出,通性通法”,就是紧紧抓住那些最精简、最有用的基础知识,以及那些普遍适用的通性、通法,把编写的着力点放在基础知识部分,力求通过基础例题、习题的训练学习给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教材还特别重视揭示数学知识的内在发展过程和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使学生不仅能知道概念、定义、公式,还能理解概念、定义、公式形成的过程,体会蕴含在这些知识中的一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上面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与特点,注意领会教材中渗透的课标理念和思想,抓住最重要的内容来进行重点教学,切忌平均用力,面面俱到,使学生无法分清重难点所在。同时,要注意反复强调重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在学生易错和易混淆的地方多加用力,帮助学生清晰辨析。

三、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

在培训教材的使用时,还有一个教师们比较关注的问题,就是初高中学习衔接过渡的问题。

由于初中部分属于义务教育内容,所以在课程设置中,初中数学内容和高中数学内容分别列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初、高中教育分属于不同的学段,相应地,学生的学习习惯、方式方法也有很大不同。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学习,各方面都需要有一个适应和熟悉的过程。

在编写教材时,我们特别考虑了初中到高中知识的衔接,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及深浅的把握上,努力使教材内容做到加强基础,温故知新。例如,在学生初中已有的“集合”的认识上引入“集合”概念;注意复习初中学过的一些简单重要的函数,通过复习和回顾,引领学生自然地过渡到高中学习,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为学生提供较好的预备知识平台。当然,这种复习并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初中的知识,而是对原有认识的升华,是在更高的层次中重新认识、学习这些内容。

另外,教材在一般内容的编写上也注意循序渐进,将比较难于理解的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生动的实例,并辅以平易近人的说理,深入浅出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从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出发,理解数学结论的来龙去脉。这样设计,最大的好处是从最简单、最基本的内容讲起,逐步加大难度,让最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跟上节奏,不掉队。所学的概念、知识在不同层面上往复循环,螺旋式上升,最终形成一个知识系统,便于学生掌握与巩固,遵循了高中学生的基本认识规律。

四、重视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的教育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规定,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是贯穿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并明确提出要在高中阶段至少进行一次较为完整的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活动。这也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色。

根据课标精神,在教材编写中,我们也着重设置了一些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活动的小栏目,题目都不大,但个别题目可能有一些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完成,达到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与别人合作交流能力的目的。

这部分内容比较灵活,教材所设置的题目也不一定适合所有学校的所有学生。因此,教师既可以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软硬件条件的题目来完成(有些题目需要用到计算机),也可以发挥自己学校和学生的优势条件,主动和学生一起来创造一些探究、建模活动。

另外,教材在每一章的后面,都安排了介绍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例如,在数学1第一章的后面是“聪明在于学习,天才由于积累——自学成才的华罗庚”。许多教师告诉我们,通过借用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再收集一些相关的素材,给学生讲述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的故事,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给枯燥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增加了不少有趣的色彩,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方面有着很好的教育功能。

作为教材的编者,我们一方面尽力贯彻好新课标的理念,注意把课标的先进思想落实在教材的细微之处,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新旧教材之间的衔接,以帮助教师顺利实现由大纲教材向课标教材的平稳过渡,使教师能尽快适应新课标教材的教学。在此,我们也希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能围绕教材,又能不拘泥于教材,更好地利用好教材这个教学工具,提高教学实效。□

(作者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研员声音——

深化认识

发挥教材的教学工具功能

◆李立华

高中课程改革过程中,通过各种培训和学习,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和困惑,如如何使用教材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如何使用教材的问题,就必须从认识与实践两方面入手,帮助教师深化对教材的认识,充分发挥教材的教学工具功能。

一、认识新教材,关键在认识新课标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教材常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将新的课程标准当作原来的教学大纲,课标中要求什么就教什么,忽视了课标的关键性目标,即知识的获得过程和在学习中学会学习的方法;二是由于同一学科出现了多种版本的教材,不同版本的教材所选取的教学案例又不同,教师害怕使用一个版本会有知识的遗漏,便将不同版本的相应内容都作为教学的内容,只要是教材上有的都讲给学生,以防将来的高考大纲出台,有知识点的遗漏。

出现上述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清楚地把握“课程改革到底改什么”这个问题,因而不能正确认识教材的作用。

高中课改制定的课程标准不同于过去的教学大纲,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表述。原来的教学大纲是以知识点、认知目标(识记、理解、应用)、基本训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的,而现在的课程标准则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构成的,三者缺一不可。其中,“知识与技能”是课程的基础目标,“过程与方法”是课程的关键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程的必要目标。由此不难看出,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仍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这是学生进一步参与学习的基础,但是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对一个人的能力培养起着关键性作用。正因如此,教材可以是多版本的,教材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素材,是学生通过对教材中提供的知识与案例的学习获得知识和提升能力的素材。

新教材虽然由于版本不同,知识的编排顺序、所选案例不同,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方面也不如老教材,但都体现了学科教学所要求的根本性的、基础性的、本质性的知识。学生可以借助这些精选的基础性知识,通过对典型案例的主动学习、探究和归纳推理,获得独立思考的探究能力。这样,学生学到的将不是学科系统的知识,而是体现学科本质的系统思想以及相关应用、实践、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师的职责应是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通过必要的讲解帮助学生发现矛盾论点,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解决疑惑,而不是拿出现成的真理教给学生。

多年来,中国的基础教育习惯于传授知识,教师的作用就是向学生讲明白教材上的知识,教材上有什么,教师上课就讲什么。而新教材发生了从内容的“事无巨细,填满空间” 到“择要而论,留有余地”的变化,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怎么讲?教师要怎样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师要怎样处理不同版本中同一个内容标题下选取的不同案例?教师要如何处理课程标准要求与模块考试、高中会考和高考的关系?这些都是摆在我们广大教师面前的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充分发挥教材的教学工具功能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怎样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教学工具功能,真正落实课程标准的三维教学目标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对照新、旧教材,统揽高中阶段包括必修和选修的所有教材,了解学科知识的编排状况,明确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的内容

新的课标教材对旧教材的内容进行了重新安排,有些旧教材的内容在新教材中变成了选修课的内容,如果对此不了解,有可能会在必修课时间内花费许多无谓的时间,将必修内容拓宽、挖深。

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图版)第二章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中的“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所讲述的内容在选修一中的第四章第一节《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中也有讲述,但是必修与选修在讲述同一个问题时的内容多少不同、深度也不同,必修教材只是对外力作用的形式、概念、主要分布地区进行了初步介绍,而每种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对地貌形成的作用则放在了选修一中进行更进一步的讲解,如果教师在备课时不了解相应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就有可能按照过去的旧教材的内容,讲述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全过程,进而占用过多的课时。

2.理解课程标准对相应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以逐一落实“内容标准”为基本要求,以落实学科模块考试的要求为基本标准,但在学科能力培养上可以适当提高要求,要理解目标中的行为化表达的含义,如“结合……,分析/了解……”、“举例说明……”、“以……为例,说明/分析……”等。

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表述的变化是新《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的突出不同。教师只有在认真解读课程标准之后,才能根据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制定出自己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并利用其他版本教材的相应内容进行教学活动,以进一步强化教材的“学材”功能,完成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课程标准对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的要求是“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课标提出的要求是基本要求,相应的内容在教材中也能够找到,但是教材不可能涵盖世界上所有的农业地域类型,不同版本的教材所选取的农业地域类型也不相同,如何让学生掌握分析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形成条件的方法,而不是记住所有的农业地域类型,这属于高于模块考试的学习要求。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中关于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及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得出划分农业地域类型的必要条件,然后利用其他版本教材中的例子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形成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条件,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掌握用已有的知识分析问题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整合教材,合理取舍教材

教师不能照本宣科、机械地把教材内容灌输给学生,而应该灵活地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新的高中地理教材提倡范例式教学,不强调学科的系统性,这就有可能把具有逻辑性的学科知识分散在不同的章节进行讲述。这给习惯于系统教学的教师和倾向于把握学科知识联系的学生带来了很大障碍,这就需要教师在全面把握教材后,对教材进行整合,理出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给出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消除学习障碍。

例如,对于课标要求的“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的内容,中图版教材是以“气候要素”为例来进行讲述的,该内容安排在教材的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中进行讲述,这样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即认为气候要素是形成地域差异的因素,而实际上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是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将“气候在地理环境的中的作用”这一内容放到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的运动”中讲授,更能体现知识的完整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调整教材顺序,理顺知识结构和递进关系。

4.正确理解用教材“教”

有许多专家强调:教材不是“教”的材料,而是“学”的材料,教师不应该“教”教材,而应该用教材“教”,等等。有些教师由此对“教材”与“学材”的关系产生了偏差,在教学中降低教科书的地位和作用,而是大量搜集课外资料来补充、替代教材。实际上大量搜集教科书以外的素材作为“学材”,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案例,利用案例的可迁移性进行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例如,关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的问题,中图版教材是以“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为案例进行讲述的,人教版是以“我国的西气东输”为案例进行讲述的。不论教材举哪个案例,目的都是要说明我国资源的生产和消费地区不均衡,需要通过适当的调配来达到供需平衡,从而实现能源的输出、输入地域的双赢。虽然各个区域都有自身的特点,但同一类问题都带有共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充分分析教材案例的基础上,收集一些其他的案例,让学生能从分析一个典型的实例中,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研究的方法,再通过学生独立完成对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验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正确地认识教材、科学地使用教材,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是落实课程标准的前提。虽然我们使用的教材可能有其不完善之处,但是我们只要能够理解课标与教材的关系、教材与教学的关系,就能够很好地利用教材,挖掘教材,利用有限的课时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一线教师的声音——

形成科学的教材观

与教材使用策略

◆乐进军孔 瑛

高中课程改革使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给教师提供了很大的创造空间,但同时也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面对教材分为必修、选修模块的变化,师生都需要一个适应期,尤其是习惯了旧教材的教师们。对于如何使用好新教材,这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儿浅见。

一、 提升教学理念,转变教材观

在以往的教学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教师往往过分依赖教材,把它当成唯一的教学依据,不敢越雷池半步,教学很大程度上就是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以致形成了教师离开了教科书不知教什么、离开了教参不知怎样上课、离开了练习册和习题不知怎样检测的局面。

南师大课程与教学专家杨启亮教授就教材功能提出了新的解释:“教材不是供传授的经典,不是供掌握的目的,不是供记忆的知识仓库,而是供教学使用的材料。面对新课程标准,教师和学生不是‘材料员而是‘建筑师,他们是材料的主人,更是新材料和新教学智慧创生的主体。”这是一种大而开放的教材观。的确,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本和教参,而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合理地把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信息纳入教学之中。

但目前,也存在着走另一个极端的情况,一些教师过于轻视教材,尤其是在当前多种教材并存的情况下,认为教材不过是一种教学思路和示范,于是在教学中随意脱离教材或改编教材,这种做法造成的危害可能更大。因为虽然没有一套教材是十全十美的,但是凡是一套成形的教材,都是很多教育专家依据课程标准、经过大量总结思考、呕心沥血研究出来的,那是他们智慧的结晶,融合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们的知识、经验和教学理念都有限,比起教材编写者来说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果不理解教材的设计,而只是一味地用挑剔反感的眼光看待教材,结果肯定使用不好教材,进而造成资源浪费,甚至造成教学方向上的偏差。

二、 加强研究,把握新课程教材的特点和思想内涵

这里,笔者以化学学科为例,谈谈如何把握新教材的特点和思想内涵。

新课程化学教材体现出了鲜明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理念,以培养学生素质为核心,以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为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刻领会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新课程有效实施的必要前提。

基于这些理念,新课程教材在内容的选取和编排上有了很大调整,以目前北京市统一使用的人教版化学必修教材为例:无机化合物内容不按族的体系排列,只是突出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将零散知识点集中处理,从中发现共性,恰当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规律性。如果教师不能把握其编写思想,只是按旧的套路盲目增删调整,就容易使教学步入误区。

另外,在栏目设置上,新课程教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充分利用这些栏目,合理选取教学方式,能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像人教版化学教材设置的栏目有:“学与问”,教学时可作为问题导入或教学环节间的过渡;“资料卡片、科学视野”,教学时可尽量留给学生自学,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也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科学史话”,教学时可用作教学情景,导入新课程;“思考与交流”,教学时可把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做小组合作式的讨论交流;“实践活动”,教学时可让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精神;“科学探究”,教学时可让学生对某些问题或小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可结合实验)。

要把握好新教材的思想内涵,教师还应加强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新教材融入了很多新的内容,有些知识教师也不熟悉,因此,教师只有自己先加强学习,理解掌握,才能指导学生学习掌握好这些内容。

三、 对教材进行整合

如何“用教材教”?教师要从整体把握教材,着眼长远,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结合自身风格特点对教材进行科学的整合。

1.将同一模块中的不同内容进行整合

在同一模块中,教师可依据教学方法、对教材的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加强知识的整体性。有效的整合能使学生的高层次认知得以满足,使教学分段螺旋形上升的层次性在单元时间中高效地完成。

例如,人教版必修二中“化学键”的内容,是学生理解“有机化合物”中化学反应过程的强有力工具。每一种新物质的生成都是旧键断裂、新键生成的过程,“化学键”的知识对学生理解有机基本反应类型的含义、物质的性质,学会从官能团角度研究物质的实质,把握有机物的结构对化学反应的影响等都很有帮助。

2.将一套教材中的不同模块进行整合

对于求知欲和学习能力都很强的学生,必修模块的内容对他们来说显得肤浅,不如引导其自学对应的选修模块,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体现了分层教学,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其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内容的教学中,将其中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与“化学与生活”模块的“玻璃、陶瓷和水泥”结合,既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联系实际,还可以使联系实际的内容寻找到理论的根基,两者相互丰富,相互支撑,使得知识内容更立体化,有利于形成科学的认知体系。

再如,在必修一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中,教师讲授其特点是有电子转移,可是缺少实例,可将必修二中电池的实验结合进来,通过反应产生的电能使电流指针偏转证明发生了电子转移的事实,这样,既能促进学生把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又能使学生获得对电池的直观印象。

当然,在整合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合适的度,避免一挖到底,变相地把分成模块的教材又变成以前的教材。这个度如何把握?应因时、因地、因生、因需而异。

3.将多套教材进行整合

目前,北京市化学课程统一使用人教版教材,尽管如此,教师们也应多了解苏教版、鲁科版两套教材,甚至国外的相关教材,相互比较,取长补短,使课堂内容更精彩丰富。

像对于必修模块中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人教版的这部分内容为教材的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其中,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二氧化硅和硅酸、硅酸盐、硅单质);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氯离子的检验);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等,共4节;鲁科版的这部分内容为教材的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其中,第一节,“碳的多样性”(多种多样的碳单质、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第二节,“氮的循环”(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及其变化、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第三节,“硫的转化”(自然界中的硫、实验室里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酸雨及其防治)等,共4节。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两套教材都注重联系自然、环境、材料,但在内容选择和组织上有一定的差异,人教版侧重于主族元素的知识体系,鲁科版侧重于知识在自然生活中的应用,并对碳元素的知识进行了拓展和加深。差异就是资源,在以一套教材为主的前提下,把另一套教材中独到的设计思路、实验等借鉴过来,合理整合,为我所用,教学效果肯定会更加理想。

从教学资源来说,多种版本教材为教师提供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素材,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对不同版本教材中的相应内容进行取舍重组,丰富自己的教学素材库,给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同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能盲目做“加法”,否则必然导致学生吃不消,也会因课时不足而顾此失彼,教学内容难以完成。

四、 丰富和完善教材

目前的新课程教材仍处在修订完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够理想的地方,教材编者也通过各种途径向一线教师征集使用感受和修改建议,因此,教师在使用中除了不能迷信教材外,还应科学地审视、分析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把使用的感受和建议反馈给编写者,和编写者共同把教材修订得更好。教师和学生作为教材的使用者,也最有权力发表其看法。

在新课程全面推开的今天,教师不仅要会“教”书, 还要会“编”书,只会“教”书是很难真正把书教好的。□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编辑 杜 锐

猜你喜欢
课标课程标准教材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