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吴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有万亩柿林,每年的深秋初冬,柿子大量上市,红岩的果农却把摘下来的柿子像宝贝一样捂在手里,不急着出售,他们是想把柿子留着卖大价钱。
红岩村的这条生财之道,全是市场给逼出来的。
2002年,柿子的市场价格降到了低谷,一毛钱一斤都没人要。于是,干部们利用自然优势,搞起了农家乐休闲游。
大量的柿饼被村民晾晒到村里的各个角落,一下子吸引了游客的目光。但毕竟游客购买数量有限,村子里几十万斤的柿饼,没有因此改变滞销的命运。就在大家为农家乐感到失望的时候,几位游客的到来改变了柿子的命运。
2005年9月,几位韩国客人来到村里,他们一味地品尝柿饼,可之后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就离开了。细心的党支部书记朱培明跑到了县城,找到同行的中方代表,打听出这几位韩国游客本来准备收购柿饼出口,可红岩的柿饼却不符合他们的要求。
原来韩国人比较喜欢吃甜柿饼,越甜越好,而且他们在颜色上要求又红又亮,不能出现偏黄或者淡黄。
经过反复试验,他们发现,霜降之后的柿子逐渐完全成熟,不但大大增加了甜度,而且颜色也从黄转红。一个月过后,一批晶莹透亮的柿饼制作了出来。在村委的邀请下,韩国客商第二次来到了红岩村,这次品尝之后,他们马上签订了供销协议。红岩的柿饼,大的能卖5元到6元,中饼是3元到4元,小饼2元多。几毛钱一斤的新鲜的柿子在他们的手里摇身一变,就多赚了几倍的钱。整个村一年的出口量达到15万到20万斤,占总产量的一半。
红岩村的柿饼出口到了韩国和东南亚,周边的果农都纷纷效仿。2007年的春天,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红岩人又一次挖掘出了新的商机。
春天,很多日本游客来游玩时,村里人发现他们的兴趣集中在新鲜柿子叶上面。经过询问,他们了解到,日本有一种寿司,就像中国的粽子,需要用柿子叶来包饭团。也就是说,新鲜的柿子叶是做寿司的原料,在日本有很大的需求空间。
这一信息又让红岩的村民有了生财之道。怎么样才能既赚到这笔额外的财富,还能不耽误柿子的生产呢?村党委又组织村民在5月和6月柿子树修剪的时候,收集起不要的叶子,按照规格进行加工,以每张3分钱的价格出售。
如今,红岩村的万亩柿林都是一树三卖,秋季卖鲜果,冬季卖柿饼,夏季卖叶子,三头并进,每年都能为村民带来600多万元的收入。
niushujuan@sina.com
(编辑:牛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