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毅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影响。因此,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学反思,认真总结,积累教学中的所得、所思、所感,不断拓宽视野,才能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在教学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在实践中反思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教师获得成就感、增强教育信念的孵化器。在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努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朝着“新、精、活、实”发展。例如:在文言文教学中,重在“读”上下功夫,以读激趣,以读促学,读出古文的古色古香的味道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我采用了“教师示范读,初步感知——学生反复读,疏通文意——学生放声读,探究文理——师生欣赏读,品味意境”四步教学法,在教师或朗诵者一字不苟地吟咏中,学生好像是刚刚聆听了一位钢琴大师的精彩演奏,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不读不以为快的感觉;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诵读,学生带着自己的独特个性体验,以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语言,从课文中读出形象,读出意境,从而跨越时空,与古人进行心灵的对话,便如临其境,如睹其人,构成鲜活的生活画面。教师也参与其中,用自己成熟的人格、能力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琅琅读书声中,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浓浓的人文情感得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便得以唤醒。
二、在成功处反思
成功的教学体现了教师鲜活的教学思想,它是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和一定的深度把握教材,以恰当的方法设计教学,并把自己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行动的实践。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坚持把感受深、效果好的教学细节记录下来,写成教后记、案例评析等,通过相互交流与研讨,增长了见识,开阔了思路,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例如:教学《乡愁》时,我进一步引导,我们也有过离家在外的时候,我们能不能运用一些意象表达乡愁呢?有学生说:乡愁是记忆的相册,是离别的泪水;有学生说:乡愁是一曲悲伤的骊歌,是母亲挥手时在空中划过的美丽的弧线;有学生说:乡愁是一弯月,是一根细细的电话线;有学生说:乡愁是一曲委婉的歌,是模糊的童谣……课堂教学中,这些“智慧的火花”都可以作为教研的第一手素材,稍作整理和分析,便是一个鲜活生动的案例。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三、在失败处反思
从教师的角度看,不论一堂课有多么精彩,多么成功,疏漏与缺憾在所难免,在教学中通过同科教师以及学生的评议、自身的总结中反思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由于当时自己紧张所致,语言表达失误还是讲解不清不透?是自己这方面知识欠缺还是自己在教学设计中本身出了问题,而自己当初并未曾意识到?是自己的教学理念滞后,未能很好地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还是教学方法、手段落后?从学生的学习方面看,更是对教学状况的很好折射,及时与学生对话、沟通、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调整和改进教学十分必要。在课堂上,从学生茫然、无助的表情中反思自己教学方式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行为。从学生的语文作业或试卷上的错误可以发现:有的可能是一时疏忽,那么就有必要进一步追问:是什么导致了他的“失误”?认真剖析学生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寻求问题的根源,使之成为今后教学的教训,并在今后加以弥补,从而减少教学中的失误。这不论是从知识掌握方面或是思维方式的优化方面所进行认真细致的反思,都是对自己教学工作的一种很好地促进。
四、探究和剖析反思,再回归实践
一节课下来,教法有何创新、知识有何发现、组织教学有何新招、启迪是否得当等,及时记下这些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写出“再教设计”的二次教案,这样可以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例如: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一直采用介绍写作背景、介绍作者及时代,然后教师范读课文、串讲课文、学生记笔记。一节课下来,教师口干舌燥,而学生的参与性不强,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回来后我反思如何变枯燥的说讲为学生乐于接受的乐事,在与同事的探讨交流后,我做了如下尝试:
1.运用多媒体,调动兴趣:在教学《三峡》时,我让学生看了一段有关三峡的录像,比较课文和录像所表现出的三峡的不同特点。这样既可以借用录像的形象资料帮助理解文本,又可以在比较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那优美的三峡风光令学生陶醉,其学习兴趣高涨,可谓一石三鸟。
2.激情辩论,促进兴趣:文言文教学可采用辩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如《愚公移山》一文的教学,可引导学生就“愚公应该移山还是应该搬家”展开辩论。通过辩论活动,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了自主合作、积极探究的学习方式,拓展了思维空间,训练了思维能力。
3.激情表演,发展兴趣:把文言文编排成课本剧,学生参与编剧、表演,不仅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加入了学生的想象与再创造,并且参与者和观看者的情绪得到极大的调动。例如,我曾把《狼》编排成课本剧,同学们通过表情、动作、语言把两狼和屠户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这个课本剧曾获我校文化艺术节特殊奖。
总之,反思中我逐渐成长,是反思促进了我成长,使我逐步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追求更远大的理想,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反思……
(作者单位:河北唐山市第四十九中学)